转眼间,进入华润 这个大家庭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之前,我无论如何也无法预料到将来我会同华润结下不解之缘。那种感觉正如自己糊里糊涂同某个女子一见钟情,然后海誓山盟,匆忙订约,从此同她恩怨难消,厮守终身。不同的是对于华润我并非初次相识,而是早就有所好感的。只是当时由于事不关己的缘故,没有太在意而已。

1998年10月,我因为进行一个策划案的调查去南京市江宁县铜山镇,路上见到“华润城”,尽管那时对华润集团知之甚少,但华润城规模之大确实令我瞠目不已。后来又见到对青年学者王建国的介绍,他是澳籍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的高足,而后者正是我们这些对经济学充满热情的学生所认为的,目前唯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华人。这个王建国恰恰就是成长于华润这个大家庭。这样,华润因为她的藏龙卧虎又一次令我侧目。然而这仍然只是王建国的华润,同我还有很远的距离。

我走进华润纯属偶然。在读书期间迫于生计我常去一些企业打工。那天因为随一家广告公司老板去无锡、常州洽谈业务,回到学校已经是傍晚时分。本来这一天同往日毫无差别。巧的是,刚进校门就见到徐州华润电力公司的招聘启示。其中明确地告知了公司的要求和待遇,颇有公平待人之感,不像别的公司大提要求,大势压人。这种好感支持我匆忙来到招聘现场。不料我竟是最后一位应聘者,不仅递申请表的日期早过,连面试都已近尾声。

所幸工作人员并不拘泥,给我提供了一个成为华润人的机会。既至进入接待室填写表格,桌上的印有公司标志的纸杯又给我一种新鲜的感觉。我参加过许多公司的招聘,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细致的。大多数公司用一次性的塑料杯招待前来应聘者,仿佛不屑于以此来传递企业的形象。因而电力公司当时给我的印象是独特的,以致于到今天我仍能回忆起那时的感受。

后来这种感受又因亲临电力公司而有所加深。初选很快就有了结果,并随即收到了复试的通知和赴徐州的车票,足见公司的效率和对人才的渴求。当我们进入厂区时,洁净如新的建筑和厂前区宽阔的草坪改变了我以往建立起来的对电厂的全部认识。原来电厂并非必然同煤灰和粉尘联系在一起。而最不同、最醒目的仍然是公司的形象标志。整个公司的外观都用公司的标志和标准色进行了修饰,给人一种秩序井然,具有现代气息的印象,而这种感觉又往往同我对企业实力的预测联系在一起。这种实力是人才的实力。只有企业的上上下下,尤其是管理队伍具有远大理想,并且对现代企业有着深刻理解,才有可能为公司树立如此的同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形象,并使公司具有著名企业的风范。

如今我在华润电力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对公司和集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是印象还是当初的印象,只是更深刻一些罢了。我不知道公司是不是能够代表华润集团,但在我心里对公司和集团的印象却是统一的。因为徐州电力是华润集团的一分子,而我也是华润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当复试结束,我坐在返宁的列车上,脑中仍然印着公司的“朝阳”标志,同时反复回想着CIS手册中对它的阐释——追赶太阳的人……现代夸父的信念,在华润人的脚下,溢散出从昨天到永远的辉煌。 愿徐州华润电力公司与华润集团一起成长。

□徐州华润电力 胡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