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陈威武谈华润零售


□本刊 戴谦

老国货与国际顶尖名牌特许经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这是事实,而且就发生在身边。这个“矛盾的结合体”就是华润零售。零售集团董事总经理陈威武这样看。


本刊:国货公司在香港经营了几十年,总是一副老面孔,丝绸、红木家具、工艺品、土特产一直是主要销售产品。在港人眼中,国货公司几乎成了老土的代名词,我们华润百货也难以幸免。华润百货到底应该如何确定自己的市场定位?

陈威武:现在红木家具已基本上不卖了,卖家具不是我们的强项。丝绸也是这样,在华润百货实际占的比重非常小。

在谈市场定位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百货公司是什么。百货公司有几种,可分为两极,还有一些位于中间。一个极端是像英国的马莎百货,自做自商,虽然品种有限,但其中超过90%是自产自销,马莎与ESPRIT、佐丹奴、POLO的做法没什么分别,区别是马莎是专门店,而其他几个都只是牌子。另一种就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进入香港的日本的百货公司,是卖百货的公司,引进很多品牌、商品入店,属于管理公司, consignment base。华百以前是偏向走马莎自营为主的路线,但又没有自己做的产品,不是自产自销,而是自买自销,自己采购。这些年来改了很多,四成是consignment,六成自营。为什么走中间路线呢?如果我们完全改为日本的consignment base,不见得更有竞争能力,完全自营也不行。我们定位要看自己的能力,长处在哪里,不是我们今天这么想,明天就能这么做。我们华润是做贸易为主的公司,不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公司,制造不是我们的强项,我们没有自己创造的品牌。

我们首先要看model,看看现有的Model哪个合适,才问自己model是什么,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去新创一个model。香港很多百货的模式都是有点走马莎路线,又加入consignment,但这样做的margin非常的低,做得很辛苦,比如永安、先施公司都是这样,账面看是有盈利的,但利润的主要来源已不是百货,而是其他业务。这不仅仅是香港,国内也是这样。美国百货业的model是这样,比如MACCI’S,有70%的consignment,30%自营。有了model以后,我们就该看marketing position——市场定位,就知道放什么货进去。在香港,如果你想买中高档的商品、买一般的国际名牌、买精品,就可以去连卡佛,连卡佛的定位很清楚,就是面对中产阶层。但像马莎百货目前就有个问题,在英国它是属于大众化偏低档的专门店,但到了香港,马莎开到了中环置地广场的对面或与连卡佛楼上楼下,由于店铺租金昂贵,地域变了,它就变成了中档的,定位偏高了,那它就有问题了。我们华百的定位就是面向香港的普通百姓,走大众化路线,以前华百卖的东西虽然普通、大众化、平民化,但价格又并不低,现在华百价格与定位已接近一致。华百的定位只能是大众化的,不论经营者自己品位如何,喜欢与否,我们只能这样做。我们要减价,就可以直截了当说我卖的便宜,不必像连卡佛那样低调地说是优惠。

有了定位,就可以看product。华百的source是正货、国货,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卖正货。人们买药、买滋补品、买珠宝首饰、买羊绒制品等等,当然都希望买真货、正品,所以华润堂的药品、华百卖的珠宝尤其是翡翠,都卖得很好,就是因为那是正货,没有假,这就是卖点。在每年华百的营业额中占的比重很大,是主要利润来源。产品本身老土不老土,不是我们考虑的问题,只要卖得好就行。

华百给人的感觉老土,产品的老土是有一点,但主要是土在陈列、表现,这才是致命伤。员工的服务、服装都没给人一个统一的model,有些产品与华百的定位、形象不符合,但因为好卖,我们也就一直在卖,比如“金莎”巧克力,一直有争议,照理讲不该卖,但我们做不到像太古城那样好,不合形象的,就是空着铺面也不租。这是我们正在着手改造的,逐渐会得到改善。

本刊:国内改革开放20多年了,新产品、新品牌不断产生,国货精品的概念是否也该改变一下?现在港人北上购物消费已成为一种潮流,因应这股潮流,零售集团有没有考虑过重新给国货精品下个定义,把真正的国货精品引入香港?

陈威武:引进新的国货精品,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过,但很多精品不符合我们的经营风格,比如瓷器,国内现在的很多瓷器做的很精美,但放在华百并不好卖,因为人家买精美瓷器不会到华百来。而有些国货精品,因为进入香港会附加各种税费,价格会变高,就没有了在国内卖时的优势。

本刊:现在零售集团拿下了好几个国际名牌的国内代理权,这是不是今后的经营发展方向?

陈威武:这还是要看Model。做代理无外乎分零售、批发两种。在香港,目前零售集团有走中档路线的中艺百货,还有走平民大众化路线的华润百货;在国内我们代理ESPIRT和RED EARTH ,都已分别超过250家门店。华润零售于2000年初开始于国内专营进口名牌时装,先后取得GIVENCHY、KENZO、LANVIN、BRUNO MAGLI、DUNHILL等国际顶尖名牌于国内指定城市的特许经营权。这些国际品牌为了保持一贯的形象,一般都愿意找香港的或国外的公司做代理。我们是香港的公司,这个背景再加上这几年在国内代理ESPIRT、RED EARTH的成功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做Marketing,不是我们的强项,所以避重就轻,选择做代理,就比较适合我们。什么生意都要看有没有投资回报,我们现在把钱全投在香港,可能没有什么利润,回报很小,但用来发展在国内的代理业务,投资回报要大得多。

本刊:做代理有没有个量的限制?是不是代理的品牌越多越赚钱?

陈威武:不是这样的。做代理要有个度,不可以代理的太多,要懂得自然生态。代理几家品牌,你可以有精力、用心思做好每一个细节,但是一旦代理得多了,别人会担心你照顾不了那么细致,他就不让你代理了。就好像吃多了会不消化,会闹肚子,所以一定要自己把握好分寸,掌握好限度,代理一个品牌就要真正做好一个,决不可以贪多。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