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宁高宁总经理接受新城财经台访问


3月23日宁高宁总经理应邀在新城财经台接受了梁伯韬先生主持的访谈节目,谈话内容涉及个人经历,业余生活,高科技、电贸、地产、分销业务的进展,北京置地和万科重组,华润未来的发展,当前经济形势,人才培养和使用,与当地员工沟通等方面。访谈录音在24日上午由该台播出。


梁伯韬(下简称梁):今天我同我的拍档郭艳明小姐请来了特别嘉宾,华润创业的主席宁高宁先生。Frank,可否先和听众打个招呼?

宁高宁(下简称宁):各位听众,早晨!

郭艳明(下简称郭):你的广东话讲得很好呀。

梁:今天宁生可以像我们一样讲广东话。你的广东话讲得那么好,一定来香港很久了吧?

宁:来了有13年了。

梁:怪不得讲得那么好。Frank,据我所知,你在内地大学毕业后,又去留学,在美国匹斯堡大学获MBA学位,毕业后直接加入华润。那么你当时本着一个什么想法离开美国,回香港加入中资企业的呢?

宁:当时很少人读MBA。毕业时有许多工作机会。美国公司非常愿意请中国大陆的留学生,我当时在美国就试过半年工。但总觉得不适合我,可能觉得那里的文化和我所做的事不同。但最主要的是当时(1986年)是中国最开放的时期,国内讨论许多改革开放的事情,很吸引我。我觉得回来工作更好些。这样我就来到香港,加入华润。

梁:来香港以前,你对华润熟悉吗?你曾经在内地工作过吗?大学毕业后是直接工作还是直接去美国继续深造?

宁:我其实大学一毕业就去了美国读书。但上大学之前也工作过,比如当过解放军。

梁:难怪你的体格那么强壮呢。那么加入华润的时候,刚接受了西方的教育,而工作的地方又是传统的中资,你当时遇到了什么挑战或困惑了没有,又是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从而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呢?

宁:当时的困惑真的不是很多。因为已经预料到了。至于挑战呢,中资其实也在变化,现在华润以及其他中资企业,与十几年前相比变化很大。几月前我在深圳遇到越秀的前任董事长梁尚立,他对我说:“十五年前我是第一个买香港上市公司的,但是那时我不敢说我买了上市公司,因为国内不允许”。现在中国最大的公司中国电讯、中国石油都在香港上市了,变化有多大。所以中资在慢慢转变。

郭:打破了许多框框。

梁:我记得在87年的时候,我曾经对中资企业解释上市的好处,他们对上市这个概念都不是很清晰。当时我同中旅等一大班人,包括政策研究人员,业务人员,一起研究上市有什么好处,有什么风险等等。连新华社都有经济研究员来参加,了解上市的过程、风险等等。那么当时华润是否因为做外贸的原因,比他们更开放些,同国际接轨更好些,因此才使你在华润工作并不觉得比其他港资和外国机构有很大的分别?

宁:有这些感觉。这些我在做路演的时候也都有讲过。华润以前一直是外经贸部的公司。文革时期,那时中国还没有开放,在香港就已经有华润了。在国内公司与外界很少有接触的时候,华润都有同那些国家和地区联络。

郭:可能这与华润的业务性质有关,比如华润是做外贸的原因吧。

宁:是的。可能是搞外贸,所以对外规格就高些。中国入世的几任首席谈判代表,都在华润任职,比如佟志广、沈觉人和谷永江等。因此华润更开放些。

梁:这么说,华润的眼光、见解与其他公司不同了?

宁:我觉得华润当时所从事的业务,逼得它要有眼光、要更开放些。

梁:所以华润在香港发展这么快,成为受投资者接受和欢迎的中资公司之一。

宁:华润较其他中资公司更本地化一些,华润的本地员工会有这种感觉,他们觉得在华润工作和在外面的公司工作相比没有很大的不同。

梁:Frank,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在海外完成学业,来到香港或内地工作。这几乎形成一股潮流。香港也在吸收这类人才。你是最早回流的学生之一,又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你可否对年轻人介绍一下你工作的成功经验。

宁:在外面读书,又在中资或大陆公司工作的人有很大的优势,就是学到、看到了西方的先进东西,这已经领先了其他人。公司也好,国家也好,都在进步。如果留在美国,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虽然受到先进的教育,但优势无法发挥。但是返回这里,就变的很宝贵。这里已经有了你做事的环境,来了以后,只要你慢慢适应,就会做出一些成绩,机会也将会越来越大。

梁:也就是说,第一要融入社会,适应环境,第二要创新意。

宁:对。其实在我之前,华润也从美国招了几个MBA,但都走了。我想,也许他们觉得太想使公司尽快变革,想尽快改变公司面貌,但当时公司的环境还不允许实现他们的要求的缘故。这样他们就走了。我来的时机比较好,正好遇到了想做事的机会。

梁:也就是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

宁:现在就不同了,都转变过来了。我们的电贸公司、高科技公司的CEO都是从美国学成回来的,他们的机遇和做事情的环境要好过当初我所处的环境。

郭:宁生其实30岁出头就做到华创的董事总经理。十几年前中资机构很少有这种情况出现。因为过往都习惯由上级,由中央安排管理层。宁生做总经理时,是不是华润已经很开放,可以请新秀来做领导呢?

宁:华润请年轻人,是从85年开始的。这与其他中资公司不同。当时中央给了华润一个权力,可以请中国和海外的大学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也可以。

梁:我还以为你原来在外经贸部工作过,然后由经贸部派到华润工作呢。原来你是从美国毕业直接被华润吸收的。

宁:是的。华润陆续请了500多大学毕业生,走掉了200多人,现在剩下一半。请的人有内地、香港和海外毕业的,基本都担任了华润中层及以上的领导。现在华润的业务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些人。

郭:人才筛选方面华润领先了许多,而且愿意起用新秀。

宁:华润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已经成立20多年了。我们与美国旧金山大学联合办学,每2年多就有30多位学员获取该校的MBA学位。这种学习虽然是函授,但美国教授也来定期面授,并且给我们设计课程,有许多案例教学。

郭:华润在人力资源投资方面确实是很有远见的。

梁:是啊,所以华润发展的这么快。Frank,你在华润服务十几年,已经是几朝元老了。你刚才讲了,华润请了500多学生,又流失了200多人。其实其他机构的流失率也很高。你认为企业,特别是中资企业在留住人才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工作呢?

宁:其实留住人,中资公司与其他机构没有什么不同。中资机构传统的问题,通常是人工低些。高层的人工不是很高,低层的又不低。这是受大陆传统做法的影响所致。现在留住人有不同的办法。其中,给人才一个市场化的人工很重要。现在中资已经改变了许多。华润也好,其他中资也好,给几百万的年薪也很普通。但5年前这可能是很让人吃惊的做法。比如请你梁先生过千万的人工,内地主管部门可能会说不行。现在这种情况就很普通了。

郭:会不会与国内机构对比太强烈了,这中间出现什么矛盾或情绪呢?

宁:有。但是最主要的是看请来的人是否做出了那么多事,做了低人工的人做不到的事。有时别人会说,你请来的人,没做出那么多事。我这么想,可能这个人一年没做事,但做了一件事,也许就赚了上千万、上亿回来。

梁: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啊。

宁:以前呢,大家认为勤力的标准是很早上班,很晚收工,这样的员工是好员工。勤奋当然对公司也很重要。现在请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工作也很勤奋,但同时他们可能要打高尔夫,要休假,还要去海外度假,拿上百万的年薪,他们的贡献要慢慢表现出来,公司也对他们期望很高,同时,他们对公司的贡献也包括能否改变公司现状。如果你用上百万人工请来的人,能给你带来新的文化,新的做事方法,能带动更多的人的转变,就是值得的。

郭:现在的观念是以成效和表现来评价人才,而不是以前那样,不迟到早退就是好员工了。

梁:你刚才讲请了500多人,走了200多人。你认为是否与年轻人缺乏耐性有关呢?比如好高骛远等等。香港经济发展很快,有很多机会促使他们离职。

宁:有这种情况。另一方面,我觉得也与公司留住人的政策不够好有关。年轻人在过往的十几年中确实有太多的选择机会。新公司多,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都造成了很多机会,使他们离开公司。因为经济发展快,所以人才流失得也快。如果是一个成熟经济的社会,可能人才流失得不会那么快。

梁:可能你们公司员工对国内很熟悉,许多公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他们有学历、经验和熟悉内地的优势。

宁:这些优势现在都存在。一些人也被很大的公司请去。

郭:听说你们办了份内部刊物《创业论语》,让员工分享管制的看法、意见,这份刊物对内部士气是否真有帮助?

宁:应该有。大家在这本刊物上什么都可以说,从公司的政策,到自己的家庭,没有限制。员工愿意将这些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这份刊物不仅香港的员工可以看到,内地投资企业的员工也可以看到,有几万人看。

梁:听说中资企业内派员工到港工作一定时期都要轮换,这对业务的连续性是否有影响?来到香港熟悉环境可能要2-3年,客户关系、业务熟悉没多久就要调回,你觉得是不是很浪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宁: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他们一般是头一、两年熟悉环境、学习东西。第3-4年开始做事,做1-2年就要走了,对公司真是个很大的问题。但现在政策就是这样。可是对于业务骨干,公司会有一个计划,有个安排,不影响公司业务。此外,公司也有一个办法,即使回内地,都不会让他们离开公司。我们会给他们在内地创造一个工作环境,使他们做的事以及收入,与香港相差不大。如果差距太大,人才就会流失。同时,我们希望他在内地工作一段时间后尽快再调回香港工作。在不同的地区、岗位工作对人才的培养也有好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自然轮换。

梁:Frnak,下面让我们谈谈华创吧。华创是蓝筹股,又是成分股,大家很想了解华创有何发展,计划是什么等等。我记得华创在1992年收购了永达利,从那以后短短几年,就从很小的上市公司发展到业务多元化的大型企业。这期间,你一直担任着华创的领导职务,亲自制定华创的发展计划。你在发展过程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事呢?

宁:记得在92-93年时,我们有个CB (Convertible Bonds,可换股债券),做两个星期的路演,要从资本市场上集资7000万美元。全世界都走遍了,结果就是没人买。当时主要的投资者不相信我们。我们一路对他们讲华创是怎样做的,华润是怎样做的,公司是怎样转变的,但人家就是不信。最后做了许多努力,集资额减到6000万美元,总算完成了。这在当时给了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投资者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投资价值,你如果做得不好,人家不会信你。当时是华创第一次在国际资本市场上集资,如果那次失败,就没可能做大了。

梁:这证明同投资者加强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华创现在在香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业务涉及地产、食品、分销、货仓、服装、啤酒、银行、基建等等,那么多业务与香港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最近几年华创在国内发展也很快,收购了许多啤酒厂,也在做房地产,也有许多产品投资。最近在同思捷、佐丹奴发展国内服装零售。华润以及华创在今后的发展中,会不会把业务由香港向国内转移呢?

宁:应该说不是转移,而是扩展到内地。我们目前在香港所做的业务,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了,卖猪肉能多卖多少呢?反而现在的人吃肉都吃得少了,吃蔬菜、吃鱼和吃其他的多了,再加上有些跑回国内饮茶消费,猪肉的销售量一路在慢慢减少,市场趋于饱和。这样,我们如果想要追求增长的话,就要开发大陆市场。希望把香港的管理和模式提供给大陆,在大陆建立一个差不多的公司,就像前面讲到过的Esprit,我们试过之后,认为这种模式很好。华润和大陆有种天然的联系,如果能像Esprit那样,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有自己的管理体系,我们应用到大陆的市场上,真的非常成功。我们与Esprit合作的公司,回报率约有50%,成长得非常快。 我们在其中主要是起一个桥梁作用,带其他人去大陆,在大陆找到更多的增长机会。

梁:啤酒业务方面是否也是采用这种模式?同国外有经验的公司一起开拓国内的市场。

宁:我觉得现在很多人都有疑问,去大陆投资是不是要找合资伙伴?是不是独资好?如果找合作伙伴,找什么样的好?可能以前的外资企业有过一些不太愉快的经历,很多都说在国内没赚过钱,但是,我们的啤酒是赚钱的,零售也是赚钱的,地产也在赚钱。我们主要是将国外和大陆一些好的东西结合在一起,比如啤酒方面,我们和南非啤酒厂建立合资企业有5、6年时间了,投资了近二十几亿,现在每年赚2亿多,大概是10%,不算太多,但市场一路在扩大,合资方有十几个外国专家,我们有当地的管理层,大家合在一起,他们主要负责技术、质量、财务方面,我们主要负责日常营运、市场销售、运输等问题,双方配合的非常好。几年前,全世界都到大陆来买啤酒厂,现在差不多都撤走了,或卖掉了,他们觉得大陆市场很难做,我们认为是他们方法不对。

郭:刚才我们谈到华润在很多方面业务投资多元化,包括零售、地产、电讯等,华润第一阶段的转型应该说已经完成,并且成效显著,现在能否请宁先生给我们谈谈华润下一步发展大计将集中在哪些方面?

宁:华创将集中在分销业务上,分销分两个方面:将国外的东西引进来和把国内的东西分销到国外,比如食品、化工、油品、纺织品、建筑材料,我们现在分销到香港;同时,我们把国外的商品分销到大陆,像香港的服装是其中一项,还有像家电、科技产品等。两边做分销,就好像以前讲过的进出口贸易,但现在的分销不同于以前的贸易,以前的贸易没有什么服务附加价值,纯粹是中间人角色,现在已经很难做了,一定要提供增值服务,至少在运输、仓储、服务、金融等方面。可能以前信息没有这么灵,简单的贸易能够存在,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这种形式已经不适应了。现在加上物流服务,汽车、火车、船运一条龙服务。

梁:Frank,中国即将加入WTO,加入之后,对你们是否机会更大、更多?有更多的公司要到大陆投资,你们担负桥梁的作用,对你们应该是更为有利。

宁:我认为是这样的,大家都应该感觉到这个趋势。很多公司已经在做准备,他们来香港或大陆找代理、找分销商或合作伙伴,而且有许多欧美公司。我认为加入WTO后,有更多的商品要进入大陆,对于分销商来说机会会更多 。

梁:但对华润集团来说,集团本身都有一些贸易,加入WTO后,华润集团原有的贸易特权会不会被取消?对华润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华创有没有类似的业务?

宁:华润集团已经完全没有特权了,那些特权差不多到85、86年开始就慢慢没有了,那时中国对外开放,外贸实行改革,香港可以做贸易的公司有几千家,一起竞争。现在,华润还有一点点特权,比如卖猪肉,完全没有竞争对手,但五丰行自己拥有屠宰场、客户网络,五丰行自己在市场中经营这么多年,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其他人想进入这个行业也不容易,投资需要很大,也不一定能做的这么好。以前那些配额、许可证特权已经完全没有了。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差不多所有业务都是有竞争性的,不再有政策保护。

梁:Frank,刚才你都提到物流方面。我们知道华润集团去年12月底推出一个电贸平台ChinaResources.com, 重组集团旗下的贸易业务,集团每年的营业额都有500-600亿,你打算如何利用电子商贸为集团带来利益?你对这方面的发展有什么展望?在物流方面如何去配合?

宁:电子商务方面,大家都在慢慢转变对电子商务的看法,以前大家在电子商务方面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提高效率,二是争取到更多的生意。现在,大家比较冷静下来,更为现实。认为想利用电子商务来开拓业务或开展新的业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采用电子商贸是为提高原有业务的效率,起辅助性作用,我个人认为是这样。我们的电子商贸平台,到目前为止做了6亿多业务,只有一单几百万的业务是新的,没有这个平台,可能就没有这单业务,其他都是我们自己有形的生意,我们的供应商也好,最终用户也好,都电子化了,大家在平台上交易,减少了以前的Paper work,提高了公司效率,增强了竞争力。所以我们转变是利用电子商贸推动公司传统业务ERP,让公司工作更有效率,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冀希望于电贸公司自己能找到生意,觉得电贸公司可以在两年内大过现在的公司。现在大家都没有这种憧憬了。

梁:如果传统业务不电子化,在将来的市场竞争中会不会大大降低竞争力,甚至会消失?

宁:我认为需要时间。现在来看,电子商贸并不是没用,以前大家热衷于做电子商务,都是资本市场驱使的,公司可以上市、发行股票。现在大家比较务实,注重怎样盈利。以前有这个资本市场,大家认为发股票很多,赚钱很快,现在没有这个市场了,不但赚不到钱,还会丧失很多钱,这就要有个底线。现在,不单是我们自己,就连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放慢了脚步,以前,你没有电子商贸,他们会说不能跟你做了:“不行啊,我们公司转型了,你们如果没有电子商贸,我们就没法跟你做了,因为我们公司是以电子商贸交易额来统计的。”所以我们就快点电子化。现在,他们反而都说,“不用了,我们现在怎么做都行。”因为现在来说,电子商务还不是很成熟,在L/C、海关等方面,好多国家配合不到。

郭:以前如果你不搞电子商贸或者不搞网,好像对不起股东,现在,大家会觉得没有搞,是件幸运的事。

梁:起码不用扔很多钱。Frank,前阵子华创准备增持万科B股,但遇到万科B股股东的反对,结果使那次行动受到阻止。最近我们听说华创与万科之间又有新的计划,这说明华创对内地房地产有着坚定的信心。你对中国房地产,特别是北京的房地产有什么看法,前景怎样呢?

宁:我是看好的啦。北京每个家庭住宅面积年均增长大约为10%,按目前人均居住9个多平米计算,每年人均新增住房面积就是1-2个平米,一年会多出不少需求。前几年住宅市场发展慢,是因为政策不够清晰所致,当时没有二手市场、楼宇按揭。现在这些都有了,而且政府也不再无偿分房了,这样市场就变得商业化了,造成一个很大的需求增长。按刚才提到有10%的增长,那么年开发70万平米的地产公司是可以存在的,这样就会有50亿元的销售额,应该赚不少钱。现在大陆的城市化过程发展很快,之中有许多机会。但是却缺少一间规模又大,又可以覆盖不同地区的地产公司。有这样的公司存在,可以增强买家的信心,觉得买你的楼质量有保证,可以按时收货,不烂尾。现在大家不敢买楼,怕质量不好,或者烂尾。其实现在谁的信誉好,谁就可以用不是很多的钱来开发,因为买家信你,你可以通过售楼花的资金来滚动发展。因此,重组我们在内地的地产公司,应该可以把市场做得很大。

梁:这方面香港地产公司会不会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地位呢?因为你刚才讲到信誉是很重要的。香港一些大地产公司信誉是很好的。

郭:他们建楼的质素也很有保证呀。

梁:还可以帮助打开内地市场。

宁:我觉得香港的地产公司在大陆很少做普通住宅。一般做的都是外销房、写字楼、酒店、商场等等。其实做内销房,房价在每平米7000元左右,加上楼宇按揭,卖给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的中产阶级家庭,这个市场其实是很大的,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香港的公司做得反而很少。

郭:是不是与以前内地在这方面没有对外开放,不允许外商做有关呢?没有理想的内地合作伙伴是不是也是一个原因呢?

宁:可是现在完全没有限制了,也不存在外销房这个概念了。比如我注意到和黄在深圳的黄埔雅园卖得很好,它旁边有另外一些地产商打着广告说要起楼,但讲了许多年也没盖起来呀。

梁:刚才提到中国入世后有许多赚钱的机会。最近有许多报章都在谈,上海会在不久的将来超越香港,许多人也在讨论这件事,忧虑上海甚至会代替香港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Frank,你对这些有什么看法,还有港人应该怎样面对这个挑战呢?

宁:最近是有许多人在谈论这些。其实我觉得你提到的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两地分工不同,经济运作环境不同,很难有一个直接的比较。上海在为大陆提供制造、分销等方面可能要好过香港,但是却无法取代香港区域金融中心的地位,因为上海没有香港那样的一个经济运作环境。

梁:你这么讲是不是有些客气,想罩住香港呢?

宁:不是的。因为几年前我写了篇文章给其他人看,主要讲你提到的这件事。我在里面讲,香港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应该和上海比。比如大家讲香港的高科技,讲了许多年了,但是香港还是没有什么从事高科技制造的公司,甚至连为高科技搞外发加工的公司也没有。这说明你虽然讲了,并不表示你能做到,因为做这些事对你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好处。可是去年香港就可以为内地的公司提供3000多亿的融资服务,这说明香港在这方面有优势,在这方面有国际地位,可以做到这些,但大陆就不如香港了。但是,你如果一定让香港做摩托罗拉手机,它肯定做不来。说些不客气的话,我觉得有些港人有小香港的心态。小香港就是我自己是香港,你别碰我,别同我接触,眼光不够远大。这样的心态,可能对香港今后的发展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吸引内地人才来港工作,你不要认为这是抢港人的饭碗,因为如果让他们来,他们能创造更高的价值。不让他们来,自己又不行,就会慢慢落伍了。以前讲过,香港是中国的曼哈顿,是中国的一部分,只要你发挥所长,就可以保持优势。

郭:所以香港人不应该固步自封,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去面对竞争,挑战其实是必然的。

宁:竞争、挑战一定会有。

梁:香港应该融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从中争取机会。

宁:对,应该考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发挥自身优势。香港金融服务水平很高,就是优势。内地A、B股市值虽然很高,但这是内部运作的缘故。如果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资本自由流动,我认为市盈率不可能高达50多倍。因此从长远看,这种情况不会持久。但是香港就不同了。香港是一个成熟的金融中心,这是内地许多年也未必能做到的。

梁:但讲到具体情况,这几年上海真是发展得好快。他们那里的规划,眼光真的是很远大。比如电子方面,最近要上马几个晶片制造中心,规模都好大。搞成了就成为上海的优势了。你刚才讲,香港主要是抓住自己的优势,把握新的时机,这样才能获取更高的增值。那么具体来讲,香港应该怎么发展呢?

宁:我刚去了上海。一般人看上海,看到的只是马路又拓宽了,楼又高了,餐厅又漂亮了。港人看到这些表面现象,就觉得上海真好呀,要超过香港啦。其实香港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和上海比。不单是上海,可能连山东,我的老家的马路也在变宽,整个内地都在变化。但是无论香港怎么转变,金融服务业、货柜处理业、旅游业都是领先于上海的,上海是无法与它争的。在这方面上海市政府不是不想做好,他们也想在金融服务领域好过香港,但是做不到,因为受客观条件所限。这也是为什么在某些方面上海能做到,比如IC,而香港却做不到的原因。大家分工不同,优势不同,香港还是应该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

梁:Frank,刚才也谈到国内的AB股市场,尤其是最近B股市场向内地居民开放后发展得很蓬勃。前些日子,上海和深圳的AB股市场的总交投量都大过香港。那么,你们华创、华润在这方面有没有计划利用A股和B股市场去集资呢?

宁:现在还没有。目前华润的主要业务在香港,没想过要到内地AB股市场去集资。因为内地集资的方法与这里是不同的,要经过批准,许多做法不是纯市场化的。前段时间香港联交所在北京开了会,我也参加了,在会上我做了讲演。演讲中也提到一些在香港上市的红筹公司到内地A股市场分拆上市的问题。在香港好象也有这样一间公司,5倍市盈率还集不到资,到内地却可以用20倍PE集资。这是因为内地的投资者计算方法不同,估值标准不同,供需不同的原因。我认为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拿到便宜的资金总归是好事。但从长远来讲,如果太多的公司在这里上市,在那里也上市,而且同一家公司的股价也不同,可能给市场混乱的感觉,并不见得有利。反而如果搞好自己的业务,保持业务稳定增长,对长远而言却是有利的,因为公司的价值最终会在市场上体现出来。

郭:问一条宏观一些的问题。现在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衰退状态,前景不太乐观,香港也受到很大影响,因为许多事与美国是挂住的,比如联系汇率。这种形势对华润部署未来业务发展,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宁:是有些影响。华润的货品出口美国就放慢了,成衣就有减单的情况。另外,对日本的出口价也不像以前那么好。但对华润总体影响就不是很大。因为华润主要的营业额和利润来自生活必需品,如食品、住房等等,这些下降得不是很大。今年我们的边际利润还好过去年。

梁:那么应对措施方面呢?

宁:主要还是做好自己的事。宏观层面的事看来就这样了,没办法控制的。

郭:再问个私人问题。你在中资机构做大老板,一定很忙。大家很想知道你在工作之余是如何娱乐自己,有什么爱好,如何减低工作压力,放松自己的?

宁:说真的,真是很少有时间娱乐。以前曾应承朋友打高尔夫、打网球等等,但到现在还不识打。有好几次答应过朋友去打球,可是都开了个头就坚持不下去了。抽不出时间。可能是现在公司管得不够好,管得好就可以抽时间了,希望以后会慢慢增多些休闲时间。

郭:是啊,管得好就可以放手了。

梁:没有私人时间可能与你们公司发展得快也有关系。其实这也是香港人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即便有时间都会找些新的事情来做,做到不放手。

宁:是的。现在我要想休1、2个月假,根本是没有可能的。

梁:港人很勤力的,有的老板即使长假也都不放,一年攒下许多假。其实你来港也有十几年了,广东话讲得那么好。但刚来时,学习广东话不是很容易吧?那时你完全没有接触过香港社会,在中资机构中许多人都讲国语。那么现在你的公司中有没有培训广东话的课程呢?

宁:有啊。我们公司差不多一年培训好几次,持续开设这类课程,教香港员工讲国语,教大陆员工讲广东话。刚来华润时,我自己也学了两遍广东话课程呢,很好用的。第一次学觉得还不够好,又学了一次,我从广东话班毕业了两次。讲广东话最主要的是面皮要够厚,够胆讲。现在公司中,你对当地员工不讲广东话,他就很少对你讲话,因为他不太知道讲国语,讲得会很吃力,同你的交流就少些。所以你不要理会讲得好不好,只要你尽量去讲,他对你就讲得多了。

郭:原来华润是通过这种方式打破语言障碍的呀。今天很开心请到宁生来这里同我们讲了许多关于他自己的事以及华润的事。多谢宁生!

(本刊 朱虹波整理)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