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华创真情告白


>>> 唐 俊 [常董办研究部]

“华创定可重复过去的成就。”


月满则溢,月缺即圆,三数十日,对已拥有百年历史的本港资本市场,不过增添一次月移星换。红筹热潮,金融风暴,科网狂飚,让见惯大阵势的香江股民,感到今年寂静的四月异常沉闷。就在这平淡无奇的日子里,华创的管理层拧紧了发条,誓要让全港的基金经理和证券分析员共同旋转,力图通过真情告白,给市场一个较为清晰的公司形象,从而有效提升投资者的信心。种瓜得瓜,让人欣慰的是市场正逐渐处于良性回应的势头之中。

华润创业怎么了?

曾几何时,金融风暴让“红筹之父”走上破产之路,广信清盘将红筹神话彻底打碎。疾风劲草,岁寒松柏,稳健的华创被机构投资者选为香港最佳管理公司。获得市场青睐后,华创成为屈指可数的仍能得到香港银行信赖的中资企业,其股价亦率先在熊市低谷中反弹,受到基金的追捧,给欲哭无泪的股民带来一线生机。

当灿烂归于平淡后,也许股市最易患的恰恰就是健忘症。近年来,华创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企业在理性化和市场化的道路上迅速成长。可能是缺乏炒作概念(如昨日之IT,今日之生化),资本市场和生性嗜赌的香江股民,对华创的评价却出现背驰现象。特别是去年中期业绩公布以后,其股价更是拾级而下,真让人不得要领。

从今年4月13日(业绩公布日前收市)情况分析,完全可用令人沮丧来形容。华创收市价为7.25港元,市盈率仅为8.73倍,而恒生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则为17.31倍。华创的市盈率在33家蓝筹公司中排倒数笫二,如同标杆企业和黄以及利丰、德昌电机相比,竟然有3—5倍的差距;就是摆在同类的中资企业中,也十分逊色。面对如此的评价,看来唤回市场的信心,已属刻不容缓之举。

华润创业怎么样?

作为华润集团在资本市场上的旗舰,华创拥有一支相对成熟、富于活力而又颇具专业质素的管理团队。一些主要话事者在相关行业里浸润已超过10载,同本港具代表性的蓝筹公司相比,管治班子则相对年轻10岁以上,且拥有最多数量(6位MBA)的专业管理人士。

进入资本市场十年来,通过不懈的辛勤耕耘,华创在香港的业务逐步做开做大,一直赢得稳定的现金流,给股东带来可观的回报。受经济逆转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以本港为基地的恒指公司,去年经营业绩普遍欠佳,约八成业务摆在香江的华创也很难独善其身。尽管适逢经济循环的谷底,华创仍然挣回了12亿港元,若不计出售华银的特殊亏损,经常性净利润同比下降为8.1%,其表现在恒指公司里仍可说是中规中矩,不过不失。

在理性思索的抉择下,把握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发展的机遇,凭借已具备的盈利能力,华创有步骤的在内地进行着战略拓展,不断积聚自身的发展能量。近年来,在市场扩张和经营运作中,华创屡屡显露出大手笔,特别是在啤酒业务的扩张方面,曾给内地的经济生活掀起轩然大波,引起业界人士和传媒的高度关注,被冠以“华润现象”。举动虽未在本港股市带来直接回应,但在内地的经济理论探索、商业运作模式以及企业发展的战略布局等方面,势必留下华润创业浓彩的一笔。

失之交臂为哪桩?

今日,希冀有抱负的企业大都首先要面对与时俱进。深具活力的华创也一直处于求变图新之中,从直观上可见,本港和内地两大区域业务此消彼长,发展的路向在审时度势下不断修正。作为一家理性的企业,即使今日有了清晰的发展脉络,但公司的专注性和柔韧性等特质尚在形成之中,这必然造成资本市场对华创把握上的困惑。

全球化和现代化使经济生活内容日臻丰富多彩,导致股市近年来转势频率加速,对证券业人士相继带来冲击,令其暴露出比以往时代更多的令人诟病的盲点和误区,自身尚处于调整适应阶段。而对刚进入WTO的中国经济运行模式的判断,对成长中的内地资本市场的评估,特别是这种环境中对成功企业标志的界定,证券业人士又都绝非马上能进入状况,展其所长,误读与错判可说是在所难免。

毋庸讳言,在企业重组和业务整合的过程中,华创将更多的关注放到了公司内功的修练上,力图构建一个具充实感的发展平台。崇尚实干并不是缺陷,不足的是多少有些忽略了适时向资本市场“解画”。正是沟通管道上的些微遗憾,导致了华创与市场逐步失之交臂。

向市场真情告白

正视公司发展与市场评价背驰的现状,构建更加有效的沟通管道,成为近来华创领导层的重头戏。为成功演绎这一目标,首先从执行董事层面上专人专责入手,由其组织了精兵猛将,挟公司最高层的亲力亲为,华创对各基金经理和证券行进行了全面的工作,力图尽可能快地重整企业形象,唤回市场信心。

从2月18日到4月30日,在短短的两个多月中,华创相继组织了47场沟通会议,由公司主席宁高宁以及部分执行董事为代表,分别出面向57位基金经理和70个分析员不厌其详的解析业务现状,竭智尽力的予以释疑解惑,希冀用坦诚相见的姿态,换取外界的倾听,以求得理解和认同。

4月15日的业绩公布会,成为华创借助传媒推销企业的良辰吉日,40页的平面资料,巨细无遗地陈述了公司的每项业务,大增透明度之余,再辅以对历史的简析后,公司主席宁高宁宣布:“华创从未像今天般清楚和肯定自己的路向。”在描述其鸿图大计和管理能力后,他向市场庄严承诺:“华创定可重复过去的成就。”

5月9至11日,由公司部分执行董事出面,邀请并分别带领本港20名分析员和基金经理,参观了华创在北京、天津及深圳的啤酒、超市及纺织业务。这是华创买壳上市10年来,首次举行这类活动,通过零距离的现场考察,向资本市场进一步展示了团队的管理能力,以及公司内地业务的坚实基础和盈利前景。

当您正在阅读此文时,可能公司主席宁高宁已登上欧洲路演的征途,继续落力向外资大行描绘华创的今天和明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

华创近年来大刀阔斧的整合,日见清晰的发展脉络,不俗的管理能力,在公司增加透明度和与投资者加强沟通后,种种努力终于得到市场的好评如潮,正如一位分析员所言:“这个破天荒的活动,不是一夜间令大家相信它可以变成中国的Wal-Mart,但能够与前线管理人员接触,亲身观察其业务,增加了认识,亦消除不少疑虑。”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表示:“华创积极参与各项业务之管理和增值,而不是纯粹的被动投资,令我们印象深刻,大大减低了我们对其中国业务扩展计划风险之关注。”所罗门美邦认定,“该公司在经营层面的管理能力令人欣慰。”

出色的团队,扎实的基础,良好的预期加之有效的沟通——在逐步改变人们观感的同时,华创赢得了证券界的再度垂青,其投资评级不断得以提升。继4月中下旬,所罗门美邦将华创调高至中性、荷银调高至持有和德意志调高至与大市一致后,5月中旬,华创在投资评级方面再下一城,荷银一个月内再度调高至增持、DBS唯高达调高至跑赢大市,而第一波士顿则调高至吸纳。

水可覆舟,水亦载舟,华创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旋即在股市中得以直接反映。负重的日子悄然离开,5月17日收市显示,华创股价已达8.80港元,在业绩公布后的24个交易日里,上升21.38%,而同期恒生指数上升为11.80%,一举扭转了自去年底以来华创一直跑输于大市的局面。华创往绩市盈率增加到14.67倍,在蓝筹公司中由第32位上升到24位。

公司的实绩是企业有效运作的坚实平台,而资本市场的合理介入则可令企业的运作更为有效。如今,华创在再次调校确定了前进路向的同时,又重新整理平衡了发展的两翼,衷心祝福华创一路走好。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