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相 聚 四 川
——首届《华润》杂志年会散记



2002年11月6—10日,以《华润》的十周年生日为媒,来自华润旗下数个企业的近30名代表相约四川成都。

十年一聚,这样的相聚等得也太长了,十年来,许多熟悉的名字在杂志上已换了几匝,不变的只有“华润”两个潇洒大气的书法字。

我们这一拨人有幸聚首。前来机场接应的人手举的大牌子上,是集团新鲜出炉的四个重叠的人字形标识;会场背景图案,也是同样的琥珀黄底白色人形字,

活泼而亲切,短短四天多的时间就是在这种活泼而亲切的氛围里一晃而过。

序幕:好大一个家

(华润万佳杨娟:几天开心相聚,真的有点乐不知返了,戴谦主编及时把任务给派了下来——把这几天的会议写写吧,你,还有张葵。回深圳后一直忙着打理堆积的工作,没敢忘了有任务在身,提笔写下“相聚四川”几个字的一刻,很多难忘的小片段又拾掇起来)

3:25分深圳飞往成都的前两个小时内,分别与华润深圳的陈伟刚、华润电力的胡金林、微电子的晏晶碰面,一起登机。原来都是未曾谋面的人,一句“华润的”,感觉就是一个战壕的了。

随意聊聊天,就拉出不少亲近的关系。特别说明,我的一位好友的未婚夫,竟然是华润励致李书文的亲兄弟。滨州华润张葵说,在山东,弟媳妇称呼老公的大哥应叫“大伯哥”,经大家一重复,口音不太标准,成了“大白鸽”。于是,“大白鸽”的光荣称号就授予了李书文;人大的、清华的、南开的、武大的等等有校友关系的就更多了。不禁感慨一句:“世界真小!”一旁有人马上接话:“是华润太大了!”

身在华润,走到哪里都容易碰上“沾亲带故”的人,这个家够大!

战 双 高

(滨州华润张葵:手机响了,“0755”一看区号,我知道这是深圳的杨娟来电话催稿了,那甜美的声音传过来,果真是她。有点心虚,从成都开《华润》杂志年会回来已经好几天了,戴谦约的稿还没写呢!赶紧告诉她现在正忙着出本月的厂报,年会报道当然上头版,还有宣传华润新标志新形象的任务,报一出,便集中精力“交卷”。)

“战双高”乃纺织厂员工在暑天大战高温、高湿的简用语,毕竟是纺织战线出来的,一下笔就来个“专业用语”。在本次会议上,大家也体会了一回“战双高”——会议室里噪音不高温度高,湿度不大热情高。

此次进川,不少参会者预测失误,穿的带的都是冬天的厚衣服,谁料到成都的秋天也温暖如春,第一天的会议,集体围坐在一起,经中央空调暖风一吹,真有些头脑发热。戴谦主编换上了昨晚刚买的那件墨绿色中式衬衣,给我们介绍《华润》杂志创刊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上台第一句话就说:“我第一次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话。”看她的额头都热出汗来了。但随着对《华润》的回顾,一张张幻灯展示了《华润》十年来的变化与发展,一张张封面的主题也留下了华润集团发展的足迹,倾注了编排者的心血。戴主编如数家珍,越说越有劲。我的思想开小差了:做了5年多的报纸,期间企业也经历了由衰败到加盟华润后一步步的发展,怎么就没想到把以前的报纸找出来总结一下呢?

过把领导瘾

众参会代表们多来自华润属下各利润中心宣传口,思维本来就活跃,加上人事部冯毅副总“头脑风暴”方法的激励外加语言煽动,在第二天下午的讨论中,每个话题都超了时间,整个会议室里“温度”继续提升。

第一个议题:《华润》杂志的读者群,在一片争议中明确了定位:《华润》是集团内部管理型刊物,面向集团利润中心管理层和全体员工。

接着进入第二议题找问题,参会人员分成四个小组,第一组代表利润中心管理层,第二组代表内地员工,第三组代表香港员工,第四组沾了常董办王春城副总的光,代表集团高层领导讨论对杂志的看法,这可不容易呀!谁知道领导们在想啥呢?“大白鸽”李书文不失时机地给大家讲上一段笑话:有两个农民谈论当了皇帝后要干什么,一个说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吃十个大包子,另一个说我要一大筐包子,还要加一盘咸蛋。显然让我们去臆断是很冒险的。

冯毅副总提示大家用“团队列名”的方法,调动所有人的情绪,不用怕出错,尽可能地提出所有的问题。到小组发言时,备受大家瞩目的第四组隆重推出华润电力胡金林——“胡董”(现场封的)代表集团领导发表意见(在没征得集团领导同意的情况下)。他昂首走上台,讲话前先挺胸环顾一下四周,清清嗓:“嗯!嗯!"(王春城副总教的),开始发表讲话,语气措词还真有些高层领导人的风范。正像模像样地讲着,冯毅忍不住上前纠正动作:“哎,宁总讲话可不是满头大汗,老用手摸着肚子干啥?背起手来才像!”我们的胡领导只好乖乖地把一只手别在身后,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坐在第一组旁听的真正高层头儿——集团常务董事刘湖也听乐了。不过,总算圆满完成了这个任务!下来胡金林还回味着:“不错!过了把领导瘾!”

麻辣有理

宁总在致年会的一封信中曾提醒我们:到了蜀地要多吸收点灵气。不知是吃了辣子的缘故,还是通过深入企业一线考察真的悟通了那么点。在给杂志找差距寻不足的讨论时,各小组都毫不客气地罗列了一大串问题,一本档次不低,无论内容、版式、图片都反映不错的《华润》杂志,硬是让这些“自己人”品出了许多的“不足”。前面几个组的发言人轮流讲下来,戴谦主编忍不住抗议:“你们发言的时候要看着大家嘛,不要总是盯着我呀!办好《华润》杂志是在座的每个人都不可推卸的责任。”

戴主编所在的第一组最后发言,把大家所讲的问题高度概括为几个“不够”:引领性不够,怎么办?上级要重视,抽空写写稿,再给编辑加点“知情权”才能正确无误的传达上层指示;沟通和交流不够,各利润中心经理人得承担责任,既然定位是内部管理型刊物,自然少不了经理人的支持,可是就数他们约稿难。给人事部的领导提个建议,能不能把经理人对杂志的支持力度列入年终业绩考评(可列入“学习能力”这项,按发稿量把这项考核量化)。第三个“不够”是说宣传报道的深度和创新力度不够(要加点辣子),挖掘深层的东西就要贴近一线,倾听真实的声音,百家争鸣才有看头。第四个“不够”就是我们的文笔不够轻松、活泼、幽默。宁总的文章就不讲大道理,一个比喻,一段故事却总让人回味。在座的编辑可以带个好头改变一下文笔,让文章也像川菜那样有滋有味。这个总结搏得一阵掌声,看来四川的辣油没白吃。 把酒都“甩了”

成都新都啤酒厂是我们参观企业的第一站,现在正是啤酒生产的淡季,但是装瓶车间里,仍然是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华润蓝剑啤酒集团丁小兵副总在给我们介绍啤酒公司的情况时,特别提到两个数字,华润与蓝剑整合前,过度竞争令双方损失一个亿,整合一年来,已经实现盈利1个多亿。令在座的我们都感觉很振奋!

晚餐共设了三桌,喝的是新都厂当天生产出来的绿叶啤酒,主人端着酒杯来敬酒,很豪气地用四川话喊:把酒都“甩了”!就是“干杯”的意思,我们也跟着喊:甩了!甩了!在振奋人心的氛围中,大家伙“甩了”不少酒!一位啤酒厂的领导在我身旁感慨道:“你看,多么感人的喝酒场面呀!喝得好热闹呀!”他的表情很是陶醉,就像面对着流水线上士兵一样整齐排列的啤酒大军。只有真正把啤酒当成事业的人才会有如此感受吧!在后来去遂宁时,席间没有华润产的啤酒,我们的丁小兵副总都改喝奶了。


生活是怎样改变的

华润置地成都公司新成立不久,就如同公司总经理唐勇一样,年轻朝气、又谦和有礼。在公司装修一新的办公楼里,唐总给我们演示幻灯,印象最深的就是对成都置地目前进行的东湖地产项目的介绍。先是东湖一带的现实照片,比较脏乱,画面一换,变成现代小区,时尚、优雅。我们正啧啧称赞,唐总补上一句:“这是在加拿大、新加坡拍摄的。”大家笑,唐总又补了一句:“这是我们将来的意向图。”

随后大家前往东湖现场参观,眼前是一片陈旧的工业小区,大排挡,临时窝棚,狭窄街巷,荒滩,杂草堆,垃圾场,远远的,府河与沙河在灰暗的天色中淌过。众人边走边聊,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改变生活”,我想到了成都置地对东湖项目的定位:水、绿色、生态、健康、梦想!听唐总说,明年就可完成一期工程,真想到时候再来看看这里的改变!

与时俱进

本次《华润》年会也“与时俱进”,选了个好日子,11月8日正值党的十六大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党进入新世纪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一天年会的会议讨论进入白热化阶段,刘湖常董亲临会场,听了我们对《华润》定位及今后发展方向的激烈探讨。第二天参观遂宁锦华纺织厂后,刘湖常董给本次年会作了总结性讲话,要求我们的杂志也能与时俱进,真正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刘常董还说:这样的会议很有意义,深入基层,加强沟通,十年一次太长了,建议一年开一次!(全场报以非常热烈的掌声!)

“与您携手,改变生活”,这是华润的全新标语,想想宁总在来信中所讲的:《华润》杂志这些年来成功推动了华润管理理念的传播,要在未来华润的进步中扮演重要角色,反映出并积极地推动华润的进步!

(滨州华润张葵:响应年会精神,我在本月《滨州华润报》上关于年会的报道就取题为:创新思路办刊、推动华润进步。)

尾声:一句话表白

在四川的最后一天,一早已经有几位同仁先走了,下午还有一批人会陆续踏上返程。

华润蓝剑的危莱几天来既是总后勤,又是保镖、又是秘书,偶尔还客串一下导游,配合《华润》年会的日程安排,跑前跑后地费了不少心,最后陪同我们共进一次午餐。席间少了不少人,也可能是离别在即,气氛不似前几日那样热烈,危莱提议:每个人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自己这几天的感受吧!

第一个问“就只说一句呀?”“就一句”,“好吧,四川菜真辣呀,但是真好吃呀!”

接下来,有人小声逗了一句:“往返机票钱给谁报?”

大家哄然一笑。

到我了,千言万语不知怎么说,到口边,羞羞涩涩冒出一句:“我很喜欢四川,地方美,菜好吃,文化多,希望能再来!”

一个一个轮下去,大家的情绪都调动起来了。

“身为特编,很惭愧没有为杂志做多少事,以后一定全力以赴补上。”胡金林这次不用代表集团领导了,代表自己说了句真心话。

“下次年会欢迎到上海来,参观一下上海的企业,我也会给大家尽地主之谊”说这话的是来自上海时代广场的姚歌曦。

“感谢《华润》杂志提供了这个平台认识这么多兄弟企业的同事。”

“这次年会让我们更多地了解了集团的主要业务。”

“年会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讨论杂志的事,这样与集团各行业各企业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太难得了!”

“希望大家保持联系,都是华润一家人,以后在工作中合作的机会多着呢!”

……

已经记不清楚所有的表白,大家最后举杯,饮的是蓝剑啤酒。

(华润万佳杨娟:想想自己在一句话表白时,说的高度和觉悟都不够,藉着此刻撰文的机会,再说一句:我们因华润而相识,因《华润》而相聚,让我们一起见证华润,见证彼此的成长吧!)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