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向“好人”致敬——读宁总《付洪炜》后---------  □ 郭佰兴【华润酒精】  

 

编者按:四月刊宁总专栏《付洪炜》一文登出之后,在读者之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里,本刊选登几位读者的读后感。三篇文章,或来自华润企业内部报刊,或来自专业杂志,或来自网络论坛,作者或是华润员工,或与华润并无关联,却都为此文此人此事所打动,情不自禁,感而为文。好的文章,就是能够把生活的点滴点化成珠华,让人们在鉴赏的同时,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沉思。这也是一本刊物的活力和价值所在。



一个好的公司、一片好的土壤,会让这“好人”的品质更加脱颖而出……

我是在心颤的一点点剧烈、泪花的一点点凝结的过程中读完宁总的《付洪炜》一文的,付洪炜和他的父亲,这对好人父子,让我的心在敬佩中升华,并得到共鸣和震撼。这篇文章,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的心扉再次激荡。

2002年,那时我还在车间工作,同事中有一位张姐,因岁数偏大,就安排她做些车间的清洁工作。车间在这项工作上曾安排过好几回人,没一个能像她这样认真到位,她每到一个地方,那里就会清洁透亮起来。我们都记得她常说过的话:我在家做梦都是自己的卫生,担心哪儿不合格又挨扣了而惊醒,到单位,我就一心扑到卫生上,不敢一丝的偷懒取巧。这是一种工作至上、多么可亲可敬的敬业精神啊,可疾病偏偏就是不长眼,让不幸降临到大家公认的这位“好人”身上。她是在连日渐感痛楚不忍的情况下才去做的体检,结果便一去再没有回来,尽管她还有许多的放不下,尽管大家殷切地盼她好转,肝癌还是让她在不舍中匆匆去了。曾经,我们有一篇《缅怀张姐》的文章深切地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道出了大家对“好人”的留恋和地敬业者的敬戴。她只是华润酒精普通又普通的一名员工,然而她把敬业的位置放得那么高,把“好人”表达得那么淋漓尽致,我们无法不敬佩这样的“好人”,无法不向他们致敬。

如果说这些“好人”的品质是天生的,我也拿不出充分的理由去推驳这种评定。然而,我却感受到,一个好的公司、一片好的土壤,会让这“好人”的品质更加脱颖而出,华润让我的这种认识更是在不断的深化和铭印。在华润,这样的“好人”很多,并会越来越多,华润一直关爱着这些“好人”,华润一直在培养着这样的“好人”,我会一直在心里,向他们、向这些“好人”致敬!


[摘自《华润酒精报》2004年第38期,有删减]


把道德作为一种信仰

人的品德,其实,也就是一种性格。一种能在下意识状态中,对待与处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的性格。人和人,确实是有着不同的。在做人处事的品德方面,这种差别,尤为体现鲜明。有的人天生就善良,坐公交车,一见老弱病残者,想都不用想,就会跳起来让座。在这个过程中,让座给别人,本质上是属无偿赠送自己的利益,而根本没有回报。然而,有的人,就偏偏乐此不疲,屡做不误。但,也有人,有时,夸张地说,虽只用他拔一毛,便能有益于天下,可是,他就是不干。这就是性格(这里表现为品德)所致。

宁总讲的本是一件普通不过了的日常事情,然而,事情中呈露的人性美,让他、也让我们吃惊,更使他,也使我们为之感动、钦敬!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象付洪炜品格中的那种积极、坚毅、乐观和高尚,付氏父子俩所表现得天衣无缝的那种高尚、善良、为他人着想的美德,都让我们受到鼓舞,从而,增添了我们对坚守道德的信心。


[摘自天涯论坛,5月12日,有删减。作者/青近军]


天生好人

《付洪炜》一文,再次证实了我的一个猜想:人的品德,很大程度上是先天的。宁高宁说,付洪炜不是华润教育出来的,他才加入华润几个月,就是时间长,华润也没有那么大本事。

认知与确信人的品德,存在某种先天性,这对我们与人相处,对企业的管理,无疑会带来一些帮助。据此观念,我们对待他人,用于管理,便不会犯“一视同仁”的错误了。

在这个世界上,不论是你平民百姓,还是高官老总CEO,实际上,我们经常要面对的,要与之打交道的人,也就是七、八个左右。他们各有什么性格与品德,只要我们稍稍留心与总结,一般都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的。在清楚了七、八个人中的每一个人的各自品性后,我们与对方相处,就可以根据对方不同的品性,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
法规制度,虽是针对所有的人,但品性不同者,对法规制度的理解,却常常会有差别。性善者,惩处制度中的下限(最低级),就能让他们明白什么是禁地雷区。而性恶者,他们则常常盯着的,是那惩处制度的上限(最高级),以便测定自己犯错犯法的“成本”。因此,能正常管理好性善者的法规制度,却不一定对性恶之人有效。因此,需要管理者或在制定规章时,便预设能避免性恶之人因低成本诱因而可能释恶的严限,或在实际管理实践中,以严管氛围,去压制性恶之人欲行释恶的冲动。这其中,有制度性方面的问题,也有管理艺术领域的作为,不可同视,也需分别对待。


[摘自《中国企业家》2004年第6期,有删减。 作者/陈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