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媒体焦点  

 

华润的燃气战略构想

6月3日,华润集团在郑州签定了两个协议:与郑州燃气集团签定的燃气合作协议及华润集团和郑州市政府全面合作的协议。华润的经营方式是把一个行业作成产业,燃气也不例外,发展方向当然是上市。燃气协议仅是合作的第一步,因为河南的上游资源发展比较成熟,华润集团有意去河南发展。

华润高层认为国内燃气市场的空间巨大,所以决定进军燃气领域。华润的构想是选择有发展潜力、竞争激烈的大中城市合作,或在华润啤酒厂、超市的所在地发展,形成协同效应。对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是起点比较高的公司,有助于做强做大。

燃气的运营模式比较简单,上游和下游的市场价格波动不大。虽然进入的门槛比较高,但进入后能保持高现金流,经营风险很小。收购郑州燃气只是实现整个中国战略的一部分,收购的同时也和其他的城市在洽谈,主要有无锡、西安、成都等城市。华润为什么要选择郑州燃气? 有关人士介绍,郑州燃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企中唯一一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燃气公司,经营管理和效益都很好。华润主要是看中其管理和发展前景,对华润在其他地区的拓展有促进作用。

华润石化亦表示:我们当然希望选择起点高一点的燃气公司合作。我们也注意到其他的集团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入,华润的优势在于其是综合性企业,透过燃气也可能带来其他领域的投入,这种多元化投资是其他企业不具备的。比如,我们在郑州的电厂投资达20多个亿,以后陆续会将地产、超市等行业带入河南。我们将伴随著华创,以零售带动分销的战略,支持大集团的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6/10


华润价格竞争力胜哈啤

哈尔滨啤酒(0249)收购战中,表面看来SAB似被AB击退,但大赢家其实是赚取逾9亿元利润、兼且缓和东北啤酒市场的减价气氛的SAB。

当年外资在中国啤酒市场发展并不顺利,强如嘉士伯也损手离场,只有SAB倚仗熟悉内地市场文化的华润才得以生存下来。SAB同意华润持有华润啤酒51%控股权,就是为了让华润掌握管理大权。2001年10月,SAB更委任华创主席宁高宁入局成为该公司唯一的华人董事,华润啤酒的策略地位不言而喻。

5月初,AB宣布购入哈啤29%后,先行理顺与哈尔滨政府和哈啤管理层的关系,斥资800万美元为哈尔滨市设立城市发展信托基金,牌面上已赢了SAB。然后以每股5.58元增持哈啤7%股权,顺势提出全购。来自美国圣路易斯的AB,业务分布于北美、西欧等发达国家,以等同的市场标准来衡量哈啤的发展潜力,自然愿意付出超高溢价。对于惯于在发展中国家打收购战的SAB和华润来说,回报效益才是企业持续壮大的必胜之道。

华润啤酒付出仅40亿元便建立起年产能49亿升规模,每千升成本只需816元﹔AB花56亿元收购哈啤13亿升规模,成本高达4308元。

SAB把哈啤股份拱手让予AB,收回逾9亿元投资收益(回报率超过140%),假设这笔资金再投资内地啤酒市场,足够收购逾10亿升规模,比高价抢夺哈啤更划算。

更重要的是,中国有逾百家啤酒企业,市场仍要通过购并重组进一步整固,价格竞争乃必然动作。AB以高成本收购哈啤,自然不希望打价格战,过去哈啤就是抵受不了华润的威胁才引入SAB,换言之华润未来仍然有实力压倒哈啤。由此可见,SAB其实是胜了AB。

[明报]2004/06/07



华润万家启动新品牌战略

深圳零售企业龙头老大——华润万家,终于决定以全新的姿态冲击中国零售市场。昨天,华润万家正式对外宣布更换企业品牌标志,启动企业新品牌战略,并在6月份发动中国零售业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促销活动。与此同时,华润万家对全国零售业排名第10的江苏苏果的收购已进入尾声,收购完成后,华润万家将成为中国零售业的老二,这使华润万家有了进军中国零售业老大的实力。

目前,华润万家旗下拥有“万佳百货”、“华润超级广场”、“华润超市”三种不同规模的业态。作为零售业巨头之一的华润万家,缘何要推出新品牌?

华润万家实行新品牌是为了有一个统一的品牌形象领衔,集中力量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同时又明确和细分目标客户群,借差异化的子品牌,为特定客户提供更贴近的增值服务。

未来的华润万家定位为一家“致力改善大众生活品质的专业化的零售公司”,公司已经确定了品牌伞结构的品牌架构和太阳花概念的品牌标志,将以统一形象的公司品牌统领不同的业态名牌。目前三种业态的名字都将更换,具体名字未定,但在名字之前都会冠以“华润万家”这一统一的公司品牌。这项工作将于2005年前完成。

目前,随着以大卖场形式经营的家乐福、沃尔玛等国外商家在国内的迅速扩张,大卖场业态在大城市的竞争极其激烈。但在城乡差异非常大的二、三线城市,却还未纳入外资的扩张版图,华润万家必须抓住机会,在二、三线城市,业务侧重于综合超市和标准超市,则可避免与国外商业巨头直接交锋。

[深圳商报]2004/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