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华润公司与第一届政协(续)--------- □ 雪仙【集团常董办】  

 

1948年8月, 钱之光抵达香港,任华润公司董事长,杨琳任经理。钱之光的到来为华润公司带来了另一个重要使命: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华润公司和“香港工作委员会”的方方、潘汉年等开始筹划如何秘密联系民主人士,如何避开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如何应付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何租船、船上装什么货,此外还要勘察地形、设计出海线路,等等。

8月下旬,准备工作就绪,决定9月初起航。航线是:从香港北上,经台湾海峡,至朝鲜的罗津,再到哈尔滨。

就在这个时候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冯玉祥在从美国归国途中因轮船失火不幸遇难。

为了确保民主人士的安全,大家一致认为:不能让这么多民主人士乘一条船,改为分批回国。

经过反复权衡,最后决定分四批运送,第一批人数要少,先走四位:蔡廷锴、谭平山、章伯钧、沈钧儒,由章汉夫护送。

“波尔塔瓦号”上装满了华润公司的货物,以上5位作货物押运员,问题是,这5个人无论如何不像货物押运员,而当时其他可靠的华润员工还走不开,后三批运送任务更加艰巨。

杨琳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和博古的儿子同船前往,跟大连“中华贸易公司”的祝华一起,作货物押运员。两个孩子会讲粤语。杨琳的儿子当时在香港读大学;博古的儿子高中刚毕业,自博古飞机失事以后,他就住在杨琳家里。

杨琳完全知道,这是一次极其危险的航行。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开始。

1948年9月13日傍晚,杨琳带着两个孩子先行上船,安排好以后就默默地下了船。过了一段时间,钱之光上了船,在船上迎接四位民主人士和章汉夫,并话别。夜深人静的时候,轮船驶出香港。

轮船在海上行驶了8天,有一天,美国的飞机飞到轮船上空侦察,飞机飞得很低,很久不肯离去,苏联船员拿出苏联国旗,在两个孩子的帮助下,把旗子铺在甲板上,飞机看到苏联国旗就飞走了。

轮船驶过台湾海峡遇到台风,那一夜,华润公司参与此项工作的人员彻夜不眠。

9月21日,刘昂从大连致电香港:货船已顺利到达朝鲜的罗津。

此时辽沈战役正如火如荼。

第一批民主人士在香港“消失”后引起舆论界种种猜测,所以,第二批民主人士直到11月初才成行。另外一个原因是,波尔塔瓦号在香港与一艘法国船相撞,华润公司不得不临时租船。第二批人数较多,其中包括:郭沫若、翦伯赞、许广平、周海婴、马叙伦、陈其尤、沙千里、宦乡、曹孟君、韩炼成、冯裕芳。王华生陪同并负责货品押运,他是广东人,会讲粤语。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他们在船上收听广播得知了这个消息。轮船改在长山群岛抛锚,再用小船把人员运上岸,送到安东(今丹东)。

为安全起见,也因为香港与东北的贸易需要,1948年底,华润公司购买了自己的轮船,命名“东方号”,组建了“华夏航运公司”,隶属于华润。为便于国际航运,也由于当时新中国还没有诞生,该船挂巴拿马国旗。

第三批民主人士于12月 26日夜出航。因为著名的李济深在这一批,所以整个过程充满了惊险,影片《李济深北上》记录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他同行的民主人士还有:朱蕴山、梅龚彬、邓初民、章乃器、施复亮、彭泽民、茅盾、王绍鏊、柳亚子、马寅初、洪深、孙起孟、吴茂荪、李民欣。此次乘坐的是苏联货轮“阿尔丹号”,徐德明陪同并负责押运货物,轮船在海上逆风行驶,坏了一个引擎,走了12天才到达大连。

第四批民主人士于1949年3月14日起航,这时平津战役已经结束,黄炎培、盛丕华、盛康年、俞震寰、杨延修等民主人士在华润公司财务经理刘恕陪同下,直驶天津。后来,华夏公司的“东方号”又多次航运天津,每次都有数十名乃至百余名著名人士回到北平。

就这样,在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隆隆炮火中,华润公司完成了这样一个伟大的历史使命,先后把三百五十多名民主人士运回大陆,保证了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顺利召开。

全国解放以后,华润公司为香港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祖国的外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九大行业、多家上市公司、近千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


[作者系集团常董办研究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