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创新就是要在以往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务实性和有效性。

审计创新与风险控制
 
朱金坤【华润励致主席、集团战略与风险管委会成员】
今年以来,集团领导在多次内部会议和对外讲话中都谈到了加强风险控制的问题。陈新华董事长明确指出,要跳出许多中国企业生命周期不过二十年的怪圈。这个告诫发人深省。我理解,随着“再造一个华润”发展目标的顺利完成,集团的资产规模已见庞大,多元化业务快速扩张,在横向管理跨度加大的同时,纵向管理链条不断延长,内部控制的幅度和难度增加,容易形成管理缺失或不到位,因而企业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了。在集团处于良好发展势头的情况下,集团主要领导强调要重视风险控制,是一个企业成熟、稳健的表现。事实上,企业风险无处不在,关键在于有没有风险意识和识别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如果让潜在的风险成为了事实的风险,企业经营发展必然受到阻滞。因此,企业要基业常青,就不能没有风险控制。

华润集团是一家多元化控股企业,6S管理体系是集团实行多元化控股管理的基础。在6S管理体系中,审计管理同业务战略管理、全面预算管理、财务报告管理、业绩评价管理、经理人考核管理,还有投资管理,构成了华润集团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而内部审计管理则在集团的风险控制方面发挥重要职能。毫无疑问,每一家企业在经营发展活动中都会面临风险,风险既是客观存在,也有主观诱因。经常性的风险包括战略风险、财务风险、投资风险、营运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人才风险。内部审计对于风险控制的职能发挥,主要是通过审计发现和审计评价,帮助各利润中心增强风险意识,及时识别潜在风险,有效防范风险发生,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对潜在风险和已发生的风险向集团董事会提出评估、改善建议。但需要指出的是,内审部门在风险控制方面的职能作用,并不能代替利润中心自我完善的风险控制行为,利润中心应当是风险控制的主体。

基于加强审计在风险控制中的职能作用,陈新华董事长在集团第八次高层培训会议上对审计工作提出了“创新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水平,增强对风险敏感性”的要求。集团主要领导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和期望,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审计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华润集团早在1992年就成立了审计部,对强化内部审计监督的管理意识,要先于大多数国有企业。当时审计部成立后,主要强调对二级公司(今一级利润中心)要进行经常性审计和对经理人进行离任审计,审计内容的侧重点,则主要放在财务安全性方面。十几年过去了,华润集团的业务组合、业务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经营活动和经营理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审计工作要适应这些变化,无论是审计方法和审计内容都需要有所创新。

审计工作创新,必须对集团的业务发展战略有深刻的认识,必须对集团的组织架构、管理体系有深刻的认识,必须对集团多元化业务的行业特征和区域特征有深刻的认识,必须对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认识,当然还必须学习、运用符合专业化要求的审计方法、审计语言。

审计工作创新,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审计必须服务于集团的使命与发展战略,服务于集团的中心管理工作要求,对利润中心的风险管理进行有效的监督、检查,总结最佳实践,从而真正在6S管理中发挥应有作用。具体来说,审计创新就是要在以往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务实性和有效性。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例行审计以外,要有更加鲜明的审计方向和审计内容,要针对企业比较容易产生风险的领域和经营环节,突出加强以下几方面的专题审计。

一、战略一致性审计。战略一致性审计的目的,是要帮助利润中心规避战略制定和战略执行的风险,推动战略的有效执行。战略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直接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影响行业地位和市场占有效的提升,影响经营效益的改善和企业扩张。在集团6S管理体系中,业务战略管理体系是6S的核心。企业的发展战略,包括企业使命、发展目标、市场定位、产品细分、竞争战略、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系统,系统内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又相互支持。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能否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更重要的在于能否有效地执行所制定的战略。战略管理的过程,从战略制定,到战略执行、战略评估、战略反思、战略修正,是一个不断循环优化的过程。所谓战略一致性审计,就是要通过审计的方法,对战略管理的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其重点,是战略制定的正确性与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二、管理流程审计。管理流程是一个企业运作的程序和方式,也是一个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和风险控制的过程。管理流程的合理、科学、健全和规范,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运作是否顺畅和有效率,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规避企业的各种风险。比如,完善的财务操作管理流程能够规避一定的金融风险,完善的投资决策流程能够规避一定的投资失误风险,完善的生产管理流程得以规避一定的产品质量风险。对管理流程进行审计,重点是要检查利润中心管理流程是否健全规范,特别是要检查各项重大决策是否经过了必要的讨论和审批程序。走程序,就是守规则,只有守规则,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风险的发生。

三、营运质量审计。营运质量标志企业经营活动的健康程度,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内涵。各项量化和非量化的考核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经营效益,但不一定能完全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内在质量,或者说不一定能真实反映企业经营效益的内在质量,而质量不高的经营效益,无疑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成危险。例如,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能够使企业的资产规模发生变化,但从资产的价值来考察,资产的质量其实更重要。质量好的资产,一定是流动性强、可变现的资产,同时也是产出效益高的资产。又辟如,经营活动和资本运作都能产生利润,利润同样也有质量问题,没有合理现金流入的经营利润显然不是高质量的利润,因为它不能支持企业的自我发展,而没有现金流入的特殊利润除了能够粉饰利润指标以外,对企业营运也没有太大的实质意义。对营运质量进行审计,除了要审计分析各项指标的真实性,还要准确地评价这些指标所包含的内在质量,并能揭示其质量不高的真实原因,从而推动利润中心改善营运活动,防范营运风险。

四、投资效益审计。投资扩张是企业发展的普遍模式,也是华润集团目前各主营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同时,投资失误也有可能给企业带来颠覆性危机,因而也是企业经营管理中最大的风险所在。不断总结投资活动的经验教训,避免出现重大投资失误,是企业风险控制的重点。对投资效益进行审计,就是要对投资活动进行全方位的事后跟踪,从投资并购项目的发现和选择,到评估论证,审批决策、建设投产、或者重组整合,以及产出效益与预期效益的比较差异,差异发生的原因等等。投资效益审计的着眼点不仅在于发现投资管理中的问题,还要重视总结和推广最佳实践,使集团投资管理的丰富实践可以成为共享的无形资产。

五、采购供应链审计。
采购供应链管理既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还是企业利益攸关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经营产品和流通服务的企业来说,采购供应链管理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企业经营的成本效益。而采购管理的缺失,则会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影响营运安全和破坏企业形象,导致企业发生重大经营风险。因此,重视和加强采购供应链的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节点。对采购供应链管理进行审计,目的在于推动利润中心完善采购供应链的管理制度,规范采购人员的行为准则,健全采购供应活动的文档记录,使采购供应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价值创造。

以上是我对集团审计工作和风险控制的一些思考,不一定都正确,期望引起大家对于审计工作的讨论、重视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