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华现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上班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的水平也越来越好

赢的“捷径”
 
王智【华润纺织】
公司并不是厂房、设备和技术,公司就是人。除了把人管理好以外,还有什么更要紧的事情呢?——杰克?韦尔奇

1989年,我从偏远的甘孜州调入公司,亲身经历了由“遂宁棉纺厂→四川锦华股份有限公司→华润锦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变更,纱锭规模由“5万→8万→10万→13万→15万,乃至今后18万……”的扩展;我的双手也实现了“拿扳手→握笔杆→敲键盘”的跨越。十七年弹指一挥间,公司由一个曾经的二流纺织企业,成为如今西南最大的精梳纱生产基地,数度挤身全省工业企业百强之列,且排名不断向前靠。

十几年前,并非产棉区的川内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可谓狼烟四起、群雄割据;大浪淘沙、几经沉浮,今天,公司仿佛在不经意间就已成为西南纺织行业的盟主。锦华如何从前天的亏损边沿走到昨天的赢利,又是怎样从昨日的赢利又走向今日、明日的持续赢利?

是改制?是,可也不尽然,与公司一墙之隔的丝绢厂、中区棉纺厂从前不也搞得轰轰烈烈、热火朝天,可今天已是曲终人散、各自西东;是上市?是,可也不尽然,曾经在川内棉纺织企业座头把交椅的第一棉纺织厂今天依然是上市公司,可给人的感觉已是雄风不在、廉颇老矣;是重组?是,可也不尽然,原来近在咫尺的射洪棉纺织厂不也与华纺集团牵手联姻,但给人的印象还是身边的小弟。

山还是那座山,梁还是那道梁,员工依然还是那些员工,为何几年时间,公司与同行业相比较的结果却大相径庭——“赢”的捷径?如果也算的话,锦华人会如数家珍地向你娓娓道来:特吕茨勒清梳联合机、贝宁格整经机、津田驹喷气织机、5S管理、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但先进的生产设备加管理工具最多只能算是外因。源动力来自内部,来自深入人心的以“细节决定成败”为核心的理念。

一年前,一位客户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锦华现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上班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普通话的水平也越来越好。在“川普”的语言环境里,他那标准的普通话,恍然之中让我真正找到了“赢”的捷径。
[作者系华润锦华股份有限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