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在华润,十余万人,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故事:为了业务,有人抛妻别子,常年漂泊,我们感动;为了项目工期,有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我们感动;为了拓展业务,有人飞来飞去,宿兴夜寐,我们感动……感动让我们对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感恩之情。生命,因感动而生动。

谁曾经让您的心灵怦然一动,谁曾让您泪水盈盈,谁曾让您难以抒怀?《华润》愿与您携手,共同记录那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记录他们的欢声与歌声,他们的汗水与泪水,感受他们鲜活的个性、丰富的人生。

《华润》因您更精彩!

本栏目得到华润置地(成都)“二十四城”项目的大力支持,欢迎华润人踊跃投稿,一经刊用,将获得“二十四城”项目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年终评选出年度最佳征文,“二十四城”将提供特别奖励。


他们虽然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但他们也是艺术家

我们的装运工兄弟
 
王勇【华润纺织】
在内地比较大的纺织企业里,大都有一支被人们称为“装运工”的专业队伍。

或许是因为场地狭小的原因,或者出于防火的考虑,在纺织厂里装卸、运输原料和产品,目前靠的仍然是人力,机械化程度并不高,所以装运工从事的是重体力劳动。他们是清一色的男性,多数人是工厂附近的农民。

我们惠民华润从建厂开始一直到今天,虽然装运工们换了一茬又一茬,而这支队伍仍然存在着。他们像是一群不辞劳苦的蜜蜂,无论风吹日晒,还是雪打雨淋,他们终日奔忙于户外,往来于仓库与车间之间。

装运工们的劳动量是非常大的。他们每天要往车间里运送原棉,纱、布,下机后要入库,拉纱拉布的车辆不管来得早晚,还要及时装车,不到三十人的装运队伍,常常是被分成几个小组同时进行。他们没有时间坐在屋里喝水,而是把水桶放在工地上。渴了,舀一碗喝;饿了,买几个包子捏在手里,狼吞虎咽地吃进去。他们的工作是满负荷的,甚至是超负荷的,虽然能按时上班,而按时下班是经常保证不了的。

他们的工作过程可以说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全凭一身力气。他们的劳动工具,少而且原始,仅用一辆地排车和一把铁钩即可。然而他们的劳动对于工场的正常运作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工场所有原料和产品的进出掌握都与他们有关。他们的工作具有两极性,始于工场所有工序之前,每天要把足够的原料送入车间;终于工场所有工序之后,每天要把大量的产品送入仓库。

说起地排车,使我联想起陈毅元帅讲过的一句话。对于淮海战役的胜利,他曾动情地说,那是几十万民工用手推车推出来的!如果我说工场每年的良好效益是用地排车拉出来的,可能有些夸大,但至少也有他们的一份力量,因为没有装运工们的劳动,工场所有的生产活动都无从谈起。

他们的工作单调而枯燥,根本没有兴趣可言,但他们并不因此而麻木、而无精打采,反而从他们的身上会透露出一种血气方刚、生动活泼的气象来。特别是他们装车的时候,一个个脚下生风,你追我赶,干净利落。他们虽然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但他们也是艺术家。那一座座高大、整齐的棉垛,一辆辆装满纱、布的车辆就是他们的得意作品。每当望着这些得意作品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就会露出得意的微笑。

然而,让人感到美中不足的是,从建厂以来在每年的光荣榜上找不到他们的名字;在每年的表彰会上看不到他们的身影。这或许是纺织企业里的普遍现象,也可能是一种惯例。我想,随着观念的逐步改变,他们一定也会得到属于他们的那份荣耀的。

于是,我有些迫不及待了。既然他们也是华润人,那就挑选他们中的老中青三代人作为装运工们的代表,让他们在《华润》上上一次“光荣榜”吧。

石玉祥,五十九岁。他老当益壮,浑身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儿;

孙振一,四十三岁,装运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充分保障了原棉和产品的运进和运出;

李富贵,二十八岁,体重六十公斤。他能用地排车拉动超过他体重十倍的两包美国棉……

记得《华润》杂志曾经刊登过一篇名叫《华润大车我们拉》的文章,使我对“企业——大车”这样一组意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刻我又想起了这篇文章。或许在我们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貌不惊人,默默无闻,从茶水房的小姑娘,到浇花的园丁,从收发报纸文件的老大爷,到打扫卫生的阿姨……他们从事的工作大都是平凡的、简单的,甚至是枯燥的。然而,他们都是华润这辆大车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零件,一枚镙丝钉。今天,谨以此文,纪念我们身边的那些默默无闻的拉车人,以此表示对他们辛勤劳动的尊重。让我们一起把华润这辆大车拉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系山东惠民华润纺织有限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