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点缀着喜怒哀乐的丝,穿插着酸甜苦辣的线,而感动仿佛那袍上的珍珠,令生命流光溢彩,熠熠生辉……感动是一种心情,它透露出我们心灵深处对某种精神力量的崇敬,对某种纯洁感情的呼应,激起了我们用心灵来回应的隽永,让我们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感恩之情。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感觉到了一种继续向前走的力量。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本刊】
一个企业就意味着一种理念,一个好的企业总要代表一种特殊的意义。理念有两种价值:一是感动自己,使我们保持高昂的激情,使我们的工作具有了现实之上的意义;二是感动顾客,使他们成为我们企业的忠实拥护者。在华润,数十万同事,大江南北,各行各业,无数鲜活的身影,无数温润的心灵,无数动人的故事。从华润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不经意间传达出我们这个企业的理念。当华润电力的同事挥汗如雨地专注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节,当置地项目的同事为雨中的客人送来一把伞……当这些镜头汇聚在一起,就具有了一种深厚而宽广的意境,所有人都会觉得在接受心灵的拥抱,一种真诚的情愫弥满内心,让我们感觉到踏实和充盈。

鲤鱼江边的诗人
在google搜寻栏中输入“鲤鱼江”三个字,会得到二十六万多条的结果,但大部分的网页都是在说“华润电力鲤鱼江电厂”。就像很多“地以人名”的名胜,风物其实很平常,只是因为某一位历史名人来过,就将这地方载入历史,出了名。一个企业比它所在的地方知名度要高,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像想象中的一样,华润电力鲤鱼江电厂果然就建在那条鲤鱼江边。穿过江上的一座桥,向左一转,走过一段笔直平整的水泥马路,就到了。办公楼前有一棵粗大得几人才能合抱的大槐树,枝繁叶茂,一片苍翠。同事们告诉我说,这棵树建厂的时候就有了,而这电厂已经建了四十七年了,也就是说,电厂建好的时候,厂里的许多同事都还没有出生呢。

正好碰上了“凤凰卫视”的一群工作人员,他们是特地为采访鲤鱼江B厂一期2×600MW燃煤机组工程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而来的。自2005年11月30日主厂房正式浇注第一罐混凝土,至2007年8月19日2#机组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鲤鱼江B厂建设工期仅“18.7+2”个月(即1#机组18.7个月,2#机组20.7个月),创造了600MW火电机组国内建设先进工期。至此华润电力鲤鱼江B厂一期2×600MW亚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建成投产。这座国家“一五”计划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湖南电网的骨干发电企业,半个世纪的时间凝炼了它的历史厚重感,而鲤电人一次次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转型发展让它焕发出新的青春。

在和同事们的交流中,我认识了他们中的一位诗人。当我手中捧着他的诗集《飞翔的重量》,心里充满了惊讶和兴奋。“稍纵即逝的电/从煤的火焰和水的落差中走出来/穿越现代文明的经脉/向这个时代的心脏注入阳光”。我读着这样灵性丰沛的诗句,从那富于想象的意象中,体会到了他们对生活深刻的洞察力,赋予了生活以一种超越现实的光辉。

站在老槐树下,厂区外是南方的稻田,已经成熟的中稻一片金黄,栽种不久的晚稻青翠欲滴,一块块饱满的色彩,组成一幅漂亮的地毯,衬托着身后电厂冷动塔和厂房在夕阳余晖下更显高大壮丽。稻花、鲤鱼、发电厂——在远离都市尘嚣的一个湘南小镇上,田园风光与现代工业这样奇妙而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鲤鱼江电厂同事们生活的意象,平实而又带着诗意。面前就是静静流淌的鲤鱼江,让我想起了“鲤鱼跳龙门”的传说。无疑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也是一个充满传说的地方。大槐树见证了几代华润鲤鱼江电厂人的故事。


好汉吴劲松
吴劲松这个人,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有一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他是公司燃料管理部经理助理。煤炭是火电厂最重要的燃料,这几年,煤炭资源紧俏,一些煤老板又故意囤煤,挟资源以令电厂,一度搞得风声很紧。如何与他们打好交道,为公司争取煤源,老吴在行走江湖的经历中练就了一身本领。

话说有一次老吴与北方某大煤矿老板去谈合同。那老板一见老吴气宇轩昂、英风凛凛,好一条汉子,心中顿生惺惺相惜之意,便想试试他是否豪爽大气之人,是否值得信赖。我们的老吴也如同上了威虎山的杨子荣,浑身是胆。当下这老板没说一句话,只叫小的们端来两海碗东北老烧,对老吴笑道:“你如果把这两碗酒喝了,我跟你立马签合同,否则免谈。”这一招直奔老吴的要害而去,很具杀伤力。因为老吴虽是一条好汉,奈何南方人酒量不大,三杯即倒,喝酒不是他的强项。这两碗酒少说也有一斤多,喝下去起码醉三天,说不定还要打吊针,不喝吧,那老板翻脸不认人,合同签不成,就意味着公司半年缺煤。老吴心下略加权衡,顿时主意已定,豪气顿生。只见他端起海碗,饮如巨鲸吸长川,一口气喝完。喝完之后面不改色心不慌,再风度优雅地把碗放下。那老板一见:“果然是条好汉。好,好!我信得过你,合同立刻跟你签。”老吴签完合同,再硬挺着回到住处,大醉三天,却为公司拉来了半年的煤源。那老板经历此事,对老吴的胆略和气魄打心眼里佩服,从此对公司优先供煤。老吴就是这样凭着这种执着和真情,有时甚至是拼命的精神,两年来把所有煤老板都搞定,真所谓无往而不克,为公司稳定的煤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老吴发现有些狡猾的煤老板在装运时以假充好,立即来到这些煤场,亲自监督装车。烈日下,汗水淋漓,皮都晒掉一层;寒冬里,北风刺骨,入骨三分还是寒;风雨中,全身湿透,三碗姜汤不解寒。煤老板使花样巴结老吴,请抽烟,“不抽,谢谢。”请吃饭,“谢谢,我们订了盒饭。”请娱乐,“谢谢,我们任务在身。”吴劲松就是用这种温和的态度谢绝煤老板的“好意”,也以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震撼了煤老板,使他们不得不对老吴刮目相看,再不敢弄虚作假了。公司煤质大大提高了。据燃料运行人员评价:原来每天发同样多的电需上煤近万吨,而现在每天只上7千多吨就够了,每天少上近2千多吨,这样每天可为公司节约近百多万元。


词典中对“感动”一词的诠释是这样的: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羡慕。在鲤鱼江的感受或许与我们在置地看到的不尽相同,但同是华润人,他们对感动的理解几乎惊人的一致。

橡树湾里的创意早餐会

在北京橡树湾的院落里,一个令人难忘的创意早餐会就一直在延续着这种感动……

那个早上,橡树湾的草地上异常热闹,一张长长的餐台上摆满了食物。设计管理、销售、策划、物业等几乎所有的部门,百十个人聚集在这里,忙碌在一起,为自己最想感谢的人做一顿早餐。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在人群中格外显眼,老人70有余,是外聘监理公司的一位老工程师。他特别喜欢跟橡树湾的人一起工作,平时跟项目部、工程部打交道最多。那天,他非常专注地准备了一份早餐,把它送给了项目部的石英,并说了一句他一直想说的话“你辛苦了!”在老人的眼里,这个年轻的妈妈像个“铁人”。作为连接项目部、设计管理部、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的一个纽带,石英经常周转在几个部门之间协调,也许是因为整天“泡”在工地上的缘故,风吹日晒的,显得有点黑,但她好像不怎么在意,每个周末都还主动往工地跑。家里自然是照顾不上了,不得已还得经常带着儿子来上班,为此,儿子还专门画了一幅妈妈在加班的画,配上了一个最简单的英文单词“Good”,石英为这一个简单的认可而深深感动,如果家属也能参加创意早餐会的话,她一定会做一份早餐送给她的儿子。事实上,橡树湾的队伍里,有不少年轻妈妈,尤其是设计管理部,几乎就是一支娘子军,孩子只有两三岁,甚至才几个月大的母亲有好几个,王瑄、韩丽萍……在她们的身上,都能看到石英的影子。无法照顾家庭、孩子让她们一直心存愧疚,但在与工程一起前行的路上,为了自己,也是为别人圆一个橡树湾的梦想,她们不能放慢脚步。于是,有一天要为家人做一份感谢的早餐,也是那个早上大家暗许的愿望。

在橡树湾人的记忆里,那天,每个人都显得有些兴奋。而策划经理崔永平,作为这个活动的组织策划者之一,从头到尾最为积极,他要感谢的人也是特别的多。只做一份早餐对小崔而言,似乎远远不够。同事马赟和马明军,就是他还来不及送上早餐的人。就在橡树湾一期开盘的前一天,这两位同事忙完自己的工作已是凌晨2点,在下班的路上,他们不经意间发现橡树湾的花园水池里淤积了很多泥土。由于北京扬尘大,尽管不久前同事刚清理过,但两天的时间,池底还是被覆盖上了厚厚的尘土。他俩见了,二话不说,卷起裤腿下了水就去清扫。此时正值北京的深秋,没及小腿的池水泛着阵阵凉意,他们就这样一直泡在水里干到凌晨4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第二天一早又匆匆赶来上班,但却因此而受凉感冒了。小崔一直记得这件事,在他和他的同事眼里,橡树湾就像是自己的一件人生作品,容不下一点的瑕疵,不管谁来完美它,都是值得被感谢的人。

和小崔一样,感谢的早餐对于项目经理张歆而言,在那个短暂的早晨,似乎是无法完全实现的一个愿望,虽然为一个20多人的大团队做一份特别早餐是他力所不能及的,但是那一个珍贵的日子却是他用一句真心的感谢所能被大家忆起的……

2006年11月3日上午11点18分,对张歆,对所有的橡树湾人而言,都是极具纪念意义的一刻。 随着最后一套房的交易成功,橡树湾一期800多套房已经全部售罄,3天的时间,销售额过7亿元。 那一刻,尽管售楼现场还是人头攒动,客服、销售员仍然在忙碌着,但大家内心深处的欢呼声已经响彻了整个售楼处。特别是对于20多位销售人员来说,这一刻他们等了很久。

由于橡树湾地处北五环北侧,地理位置偏远,目前交通还不是特别方便,而这些销售员大多住得很远,每天上下班需要往返100多公里。上班高峰时,遇上堵车,得1个多小时才能到单位,住得更远一些的销售员需要转好几趟车,花上2个多小时都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每天早上7点半,售楼处销售员的办公室里,灯早就已经亮了,直到晚上12点多,这个依然明亮的办公室里总还是有人与黑夜相伴工作。从06年3月橡树湾一期放盘到10月开盘,天天如此。一旦遇到晚上签约的顾客多,随之要处理的后续工作也就增加了,狭小的办公室就成了销售员们的临时卧室,沙发就是睡床。而准点吃饭和按时休息,他们也好久没有享受过了,接待和维护客户不仅是每天的工作,也成了他们追求的“乐趣”。“过了这个阶段,我肯定病,但我相信能挺过去。”是那段时间,每一位销售员的心声。

张歆非常骄傲于这支由销售总监王简带领的销售队伍,在具有较强流动性特点的销售行业里,橡树湾的销售队伍却始终稳定、团结,在北京市场上非常罕见。事实上,他们拿到的酬劳并不多,愿意留在橡树湾是因为什么?王简和她的销售员们非常肯定地说“就是橡树湾,这是一个足以让人引以为豪的项目。”

一个小小的创意早餐会,简单却又显得有些隆重,在彼此感谢、互相勉励的过程中,许多“秘密”第一次在餐桌上公开,越来越多“爱与热情”的故事在那个清新的早晨,在橡树湾里蔓延开来……刘工,光着膀子抗电缆,和工人们一起连夜抢修电力设备;娇小瘦弱的小谭,工作的“份量”早已超过了她的体重,却还在不停地找活干;物业的徐副总,嘴里经常念叨着“有事找物业”,每天顶着太阳奔走,硬是把自己晒成了“非洲人”;“彼岸行动”的主持人第一次面对那么多业主,过于紧张,大家宽慰她的都是同一句话“你不是一个人,你后面还有整个大团队。”


虽然,橡树湾的早餐会早已结束,但至今,在橡树湾的每个人心里都还留有一丝甜蜜和温馨,每每经过那片草地,眼前都能还原那个纯净、感人的早晨。而远在鲤鱼江的老张或许永远没机会参加这样的早餐会,但老张本年命的生日会却让他永世难忘。而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老张生日会上,也溢满了和橡树园里一样浓浓的清香。

老张的生日
正月初三是老张的第三个本命年的生日,家里人对此很重视。元旦刚过,母亲和妻子就开始张罗起来,为他买来了辟邪的红裤头儿,还有新的西装和皮鞋,说本命年生日穿新的能带来好运。母亲天天盘算着过生日的酒菜,准备请一些亲戚来吃生日酒……他却笑她们“瞎操心”,离生日还有一个多月,说不定到那时又要加班呢。

老张的担心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他是鲤鱼江电厂的一名检修班长,自从公司改革后,检修分公司承接了公司全部机组的维修和机组的一部分大小修,并且承包了几个对外项目的检修、运行工作,人员相对紧张了,任务也就更重了。他当班长以来,周末总是加班,就是逢年过节也难得休息。

果然,他接到了通知,因#1、2号机大修要跨年度,各班组员工春节期间除特殊情况外一律不允许请假。这是他意料之中的,但他不忍心告诉母亲,他想也许生日那天能请一天假。
新年终于在家家贴春联、户户放鞭炮的热闹喜庆中来到了,新年的大修现场更是一片紧张繁忙。吊车在指挥员的哨声中有节奏在移动,焊工挥动着焊枪,绚丽的火花像是检修员工向新年献上最美丽的礼花。在这个合家欢聚的日子里,我们的检修员工舍弃了与家人吃团圆饭、守年夜的快乐时光。他们身为儿子、丈夫、父亲也许不算合格,但他们是真正的好员工。看着他的工友们都这样任劳任怨地工作,作为一班之长的他,根本开不了口说请假。

初三生日那天,他起了个大早,穿上了母亲为他买的新衣服。然而到了上班时间,他又换上了工作服出去了。今天的任务是吊装汽轮机转子,这可一点也马虎不得,稍有一点差错就直接影响机组的启动。时间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等到吃中饭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盒饭,他徒弟说:“今天是我师傅三十六的生日,他家里都为他准备好了生日酒,可今天事太多,师傅的生日宴就只好在这里吃了。来!我们以水代酒敬他一杯!”同事们纷纷举起水杯,祝他“生日快乐”,并把自己碗里的荷包蛋夹给了他,说生日吃蛋平安吉祥。看着堆在碗里的荷包蛋,看着同事们黝黑却真诚的脸,那一刻他很感动,为他的同事们,也为自己。

生日年年有,年年有不同。老张的本命年生日就是这样过的,虽然没吃上母亲、妻子精心准备的饭菜,却得到了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最真诚、最朴实的祝福。这个特殊的生日,他深深地珍藏在记忆里。


当我们避开那种华而不实的宏大叙事,选择把镜头对准那些工作生活在企业一线基层的华润人,试图用一种平实温暖的笔触,去描摹那些平凡,却最具生活本真色彩的华润人的真实情感感觉的时候,无论是在橡树湾,还是在鲤鱼江,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令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了一个企业充满活力的生活气息和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一座梦想照进现实的家园
在北京橡树湾那个雅致清新的庭院里,放眼望去,一片葱翠绿荫,却始终难觅橡树的影子,这似乎和想象中满园的橡树景象不太一样。我们得到的解答是“其实,橡树湾里没有橡树,那只是惦念学府生涯的一群人共同的梦想”。这是一座为梦想而打造的家园。

带着无限的遐想,站在售楼处前的空地上,呼吸着拂面而过的清爽空气,眼前红砖砌面的小楼典雅而又复古,与四周粗壮、挺拔的原生古树相映成趣,辉映着斯坦福式的拱卷连廊,不时地唤起我们的校园回忆,而墙外略显破旧的街道,不远处堆满荒土废石的工地,与这一块儒雅、惬意之地仿若两个世界。这种感觉如此真实却又有些不真切,究竟脚下这一片渗透着学府气质的土地以前是个什么模样?历史的画卷让我们看到了曾经的清河毛纺厂,它在百年的沧桑中经历了辛亥革命、北伐战争、解放战争……,风雨飘摇令这片土地斑斑驳驳。而今,尽管物是人非,橡树湾却在繁华浮世之中承载了历史的厚重,用一座学院式的住宅群延续着未曾泯灭的人文精神,绘制出一幅浮凹有致的画面。

为这幅画添笔加色的有很多人,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张歆。他,高高的个儿,说话极为爽快,尤其爱笑,爽朗的笑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而这个特点似乎在我们遇见的每一位橡树湾人身上都能看见.张歆一边热情地引领着我们参观,一边津津乐道于橡树湾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清河镇这一带一直都缺少规划超前、设施齐全的花园小区,橡树湾算是为附近居民们圆一个梦吧……尽管我自己本身就是做项目的,见过、经历过很多工程,但我还是被橡树湾给感动了,我都很想在这里买一间房……” 随意的交谈中,骄傲和喜爱的神情不时地在他的眉宇间闪过,似乎这里真是他的家。而他记忆里所有有关橡树湾的片段也因为我们的到来,全部整合到了一起……

正是一群怀抱着学院梦想的人,用他们自己美好的愿景构建了一座散发着真朴本色的建筑群落,也为这个项目印记上了鲜明的风格。

与在大都市的橡树湾相比,鲤鱼江电厂只是一个小镇的一部分;与那些闻名遐迩的名胜相比,鲤鱼江风物淳美,却地处偏僻。然而,鲤鱼江电厂却让鲤鱼江人魂牵梦绕,无论走出多远都不由自主地牵挂。

在鲤鱼江电厂同事们自己编辑的一本刊物里,员工们写道:是鲤鱼江的什么让人为它如此倾情奉献,如此魂牵梦绕?是心的依托,是家的感觉,也是对华润鲤电这个团队的依恋。亲人和朋友的不可或缺自不必说,企业更是给了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在鲤鱼江电厂,我们处处都感受着他们的这种情怀,正如我们听到了、看到了、感受到的许多许多华润人的故事。从鲤鱼江这样的湘南小镇,到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大都会,再到雪域高原,到塞北草原;从数百位鲤鱼江电厂同事,到二十多万华润人,到处都有华润人的故事在发生,在流传,无法穷尽。正是他们朴实的言行,赋予了“感动”鲜活的质感。当我们在心里把身边这些或许平凡的人平凡的事汇聚在一起,就凝聚成了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真切地打动着我们,成为华润发展的不竭动力。

橡树湾、鲤鱼江,两个诗意的镜象,连系着许多鲜活生动的故事和人,让我们的心,充满了期待和想象。在这里,或者在华润其他的更多地方,我们也都感受到了华润人最平凡的故事,但是其中所蕴藏的那种质朴和善良,那种人性的芬芳,以及对生活的追求,却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这是最平实的生活,本身一代又一代人用他们的成长和付出,用选择,用坚持,用信念,演绎着企业发展的历史,凝聚成年年增长的业绩数字,构筑了企业内在的品质和价值,升华为可以传承久远激励后世的精神。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想起了中学时代曾经朗诵过的这首舒婷的《致橡树》,我们感受了橡树湾,也同样感受了鲤鱼江。
[采访:王增利、宋贵斌、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