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格鲁希考虑了一秒钟,这一秒钟决定了他自己的命运,拿破仑的命运,世界的命运。”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空旷泥泞的山岗上,两支军队已经打得疲惫不堪,拿破仑在等待格鲁希,威灵顿在等待布吕歇尔,胜利将属于首先得到增援的人。然而可靠、忠诚、老实的格鲁希在统帅急需增援的迹象至为明显的情况之下,在一户农家的院子里思考了一秒钟之后,他作出了决定:继续忠实执行拿破仑早先交付给他的命令——追击普鲁士人。后来的历史众所周知,但是我想在格鲁希得知统帅已经战败的一刹那,他心里最想说的,一定是周星驰那句有名的台词“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在《命运攸关的时刻》中,茨威格的笔调略带怅惘。因为他相信命运无常。个人在瞬间的决策,与那不可捉摸的命运之间的互动,使历史显得至为吊诡。这是典型的文人在发思古之幽情时的浩叹,也是过去时代里的老人们常见的观念。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可不相信这一套,他们相信的是“我的地盘我作主”和“一切全在掌握之中”。读完沃顿商学院领导力大师迈克尔?尤西姆的新著《决策》,我相信他们的底气一定会更足。

显然,每个人都面临决策,这如同吃饭穿衣一样,无法躲避。虽然并不都是“活着,还是死去”这样的哈姆雷特式的终极问题,但“一失足成千古恨”也足以令人生畏。在《决策》这本书中,迈克?尤西姆对一百多位决策者进行了访谈,请他们对自己所作的决策进行了分析,列述了他们认为自己最英明的以及最糟糕的决策,描述了他们如何做出这些决定的过程,并请他们自我评价:如果有可能的话是否会改变之前的决策。这种情景式叙述的方式,很轻易地就把每一个经典决策现场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可以令人身临其境感受他人决策瞬间的思考过程。通过对高层决策幕后的探访,作者总结出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策的共同因素,并归纳出一整套的提升个人决策力的决策模板。

姑且不论尤西姆所归纳的决策模板是否真正有效,那毕竟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检验。我认为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他所提供的观念。也就是说,决策并不是刹那间的灵感乍现,也不是心灵的焦灼和煎熬的结果,而是有范式可循的。决策是一项可以靠后天学习的技能。决策作为一项技能而言,其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我们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各个决策,不仅要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而且确保我们不会再次犯相同的错误。你需要做出决定,然后时常进行回顾。长此以往,就会到达一种“不需思考的思考”境界。

小的时候我很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文化中,阴阳八卦这个图形的地位会那么高,不就是一个圆圈和一些象火柴棍一样的线段吗?很多书谈论这个图形都是玄之又玄,到底哪里伟大还是莫名其妙。后来我渐渐明白,它的伟大之处在于把世界抽象和概括到一个极简的模式之中,这是我们看世界和人生的一种范式,一种思路。如果你理解了这种范式,那么面对任何令人心乱如麻的局面,你起码可以找到一个行动的起点。The go point,行动点,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另一个译名。看完尤西姆的这本《决策》我获得了类似的启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决策这个话题,还有一本书也值得推荐,两者对照起来读,会非常有意思。与尤西姆不同的是,《纽约客》的著名专栏作家葛拉威尔(Malcolm Gladwell)在blink(港译:决断两秒间)这本书中宣扬一种似乎是反智主义的观念。他采用最尖端的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证实影响决策的关键,不在我们能快速处理多少资讯,而在于我们全神贯注的特定焦点。知识的多少并不重要,决策都是一眨眼之间的事情。

也就是说,无论你判断一个人,还是挑选一本书,其实最后的主意在你第一次眨眼的两秒钟之内就已经无意识地决定了,其后以思想者的姿态苦思冥想,本质上来讲都是多余的。一个人爱不爱另一个人,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七秒之内就注定了。相对而言,人类对待爱情比什么都慎重,他们甚至花了七秒钟。

在茨威格的小说中,他说,这就是命运。
[本刊 宋贵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