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 象
 
王增利【本刊】
一个城市总有一些特色让人感怀或者想象。在没去澳门之前,我觉得澳门就是遍大街的赌场,澳门著名的形象标志-——大三巴牌坊是专门在海边建设的一个标志,等亲眼看到,才知道是一个教堂残存的门脸,也不在海边。大三巴牌坊的确不错,可没以前想象中那么美仑美奂。后来我查了一下资料,原来大三巴牌坊是一个叫圣保罗教堂的前壁遗迹,圣保罗教堂建于十七世纪,是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形起台至现时仅存的前壁,先后经历3次大火,屡焚屡建,见证了澳门的历史。因为它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当地人称之为“大三巴碑坊”。这样的教堂建筑在欧洲比比皆是,即使在香港或者北京、上海这样的特色建筑也很多,但在这个位置,它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和一个城市的标志。或许是因为残缺带给人们更多的想象,因为今天没人再见过它当年的英姿,人们的想象赋予了大三巴更多的魅力。

实际上这种不完美带来的震撼又何止大三巴牌坊,很多去过巴黎罗浮宫的人都知道,那里的镇宫三宝就是三个“残疾人”,没头的胜利女神、没臂的维纳斯、“没腿”的蒙娜丽莎。特别是维纳斯,它已经成为赞颂女性人体美的代名词,人们对她倾注了不计其数的溢美之词。当一个农民在翻挖菜地时,他发现了这尊雕像,后来在法国人和米罗人的争夺中,塑像被摔断了双臂。尽管维纳斯雕像残缺了双臂,但体态之优美,神情之柔和,不论观者从何种角度看,都让人同样获得这种感受:庄重的妩媚。曾经有人试图探索她的原形,依照各自的推测补塑了她的双臂,但总觉不协调。今天看来,维纳斯雕像之魅力,也许就在于她残缺了的双臂,正是因为这种残缺,才激发了人们无限的艺术遐想和审美情趣,使人们在观赏的同时,不自觉地参与到艺术创造的想象之中。

想象看来真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很多没有亲身体验的情景都要靠想象来完成。我记得童年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广场,其恢宏气势让我想象它的规模之大,等有机会第一次去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去天安门广场,虽然还是宏伟气魄,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当时也去了另外一个思慕已久的建筑——圆明园。圆明园在很多资料上看过,据说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造园艺术,精美的建筑和丰富的文化收藏闻名于世。我没有看到“万园之园”的壮美,只看到圆明园精美的标志性残垣——“大水法”,慨叹之余,留下来的便是更多的想象了。
看事物如此,看人或者其他事情也诸如此类罢了。人的思维是很有意思的,物件就像一扇窗,视野就是想象,就如同看大三巴牌坊、维纳斯雕像、圆明园,不是因为它们不完美,因为它们的残存敞开了一扇窗,让人们通过想象参与了其余空间的艺术创造,才成就它们今天的价值地位。看来,有多大的想象就能创造出多大空间和多完美的艺术价值,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伟大的视野永远孕育于无尽的想象中。但完美永远停留在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