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豁达的心情,于是可以一切自在,生活因此可以充满快乐。

快乐工作 欢喜生活
 
盛昊苏【华润思捷实业有限公司】
一本一九八五年美国的畅销书《乐在工作》(The Joy of Working),作者之一Denis Waitley在序里说到:观察家和哲学家一致认为,亚洲,特别是中国人,将在全球的文化与经济上居于领先地位……..中国人凭着勤奋与决心,未来的成就指日可待。但最大的挑战在于成功以后,是否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一九八五年,那是中国改革开放不久,作者当年的担忧,会是现今中国成千上万工作者的困扰吗?中国人勤奋,《精英的阶梯》是一本分析中美教育差异的书籍,作者薛涌在文中提及近年来美国中小学教育发生了新的“白人群飞”(White Flight),即美国孩子尽量避免与亚裔尤其是中国孩子在同一街区就学,因为业余时间美国孩子大多在打球,而中国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学科补习班;学习亦然,工作亦然,失眠焦躁,工作着的人们几乎都在寻找着缓解工作压力的方法,服用缓解压力的保健药物,进行着各种缓解压力的宣泄行动,甚至连吸毒和犯罪,也归结为缓解工作和生活的高压。压力让人们不快乐,那么各种工作之所以让人不快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面对业务目标及烦琐的行政事物,经常会焦虑得无法成眠;为了缓解压力,夜里会跟着朋友一同在夜店里喝酒聊天,第二天面对工作更加焦虑;于是休假,但保鲜期大多在几周至一个月以内。日复一日,这样的情绪释放只是短暂的逃避,若要根本解决,必须面对自己个性上的弱点,那就是大多数的人不能够清晰地介定两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我喜欢我的工作吗?我可以做什么?

在上海无论是开公共Bus,还是Taxi的司机,发现他们大多都很擅长当众开骂,骂行人不守路规不得好死,骂开好车的人不是奸商就是腐败,骂开快车的司机车速超过自己,也骂开慢车的司机“娘娘腔”;骂交警乱开乱罚;骂上海的道路交通“一塌糊涂”…….司机个个象二十岁出头的“愤青”,在我眼里上海的司机绝不是个快乐的工作岗位。今年旅行的时候,司机是一位瑞典人,与他相处的十几个整天里,每天早晨西装革履,早早地端坐在司机座位上,与每一位睡眼惺忪的旅客微笑问早;每到一个景点快乐地与每个人合影或是帮大家拍照;一天12小时结束后,我们疲惫地拖着行李回房休息,他伺候Bus象伺候孩子,然后找一个街边店,一瓶啤酒观街景。每每大巴行进在陡峭山路间,偶尔会有妇孺惊叫,他会突发奇想地给车上所有的游客在狭窄的盘山公路上表演超长大巴“蛇形绕“,每绕过一个弯口,大家情不自禁为他的娴熟车技鼓掌,而他一定透过反光镜让大家看到他脸上的成就感,是那样地享受在他驾驶的每一个过程中。他太特别,尤其是与二十几个中国人在一起。我们着急上车,也着急下车,比较去过国家的多少,拍到照片的好坏,借着交换名片暗暗比较彼此的职业、地位、收入,甚至孩子,或许每个人其实都不知道为什么要与一群陌生的人进行比较,这算不算中国人的上进和进取心?!总之我们显得浮躁,他则平和闲适,他可以清晰地告诉大家最好的职业就是“司机”,比每天坐在人均三平方米office的任何一个人都自由。我们出钱旅行,他每天带着薪水旅行,这就是他的快乐。于是,梦想跟工作结合,落实于现实生活中,每天也就快乐地享受在自己的选择里。因为喜欢,所以欢喜。

中国人也曾经持有过这样一种谈泊平静快乐的生活,我一直很喜欢南宋文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们的人生观总是带着乐观与积极,以平静的心情看待世态炎凉,荣辱不惊,处世不乱,正是因为豁达的心情,于是可以一切自在,生活因此可以充满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情的平衡,一种用正面角度去思考事情的态度;当然在找到自己的定位前,会需要一段自我开发潜能的疼痛期,然而当穿越以后,一切便会海阔天空。或许从此以后,每当有人问起:“喜欢你的工作吗?”我们都应该以坚定的语气与开心的笑容回答:“喜欢!”我喜欢我的工作,所以我快乐地工作着。当一个人在工作中找到自己,找到那个可以发挥自我潜能的舞台时,他自然就能够快乐工作,更进一步地欢喜生活。

经济崛起的中国社会需要体验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美感与新的生活质量,当这一部分的灵魂被清楚意识到时,便会开始出现一个自己的清晰面貌,一旦找到自己,快乐工作与欢喜生活的态度,便在唾手可得之间了。在那之后的所有过程,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多不同的新挑战。《乐在工作》的作者说得好:“快乐应是日复一日的生命旅程,而非目的或终站。”

快乐是开放的,是可以选择的,这是你我可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