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华润置地的一名普通员工,
能经历企业这样的一个发展历程,应是一种幸运。


一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谢一威【华润置地】
某日,与几个万科朋友聊天,他们都在万科多年,有负责市场实务的,有从事项目发展的,也有研究企业文化和战略的。当时,我已在华润与新鸿基合作的无锡项目公司工作。大家不禁聊起万科和新地的印象。

A说:我在万科呆了很多年,感觉这几年万科少了一些以前的人文和活跃,多了一些外企的理性规范,更强调业绩,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最近还通过裁员等方式调整人力结构。我们很多老万科都有些不适应了。

B说:万科从学习新鸿基,到学习美国普地(Pulte),从这个轨迹可以看出,万科一直在调整自身企业的定位。

C说:万科有若干年的管理层激励计划,对目前发展速度,经营规模等要求很高,因此,万科走上住宅产业之路,通过产品标准化,提高资金周转率等来变革传统的开发模式。

我说:从企业治理角度,万科的这些举措都代表着国内地产企业的探索方向。但这其中也隐藏了一个弱点,就是万科成为一个成熟的企业,却可能难以创造高品质的单个项目。新鸿基跟现在的万科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比如,新鸿基可以用三、四年去精雕细琢一个项目,而万科单个项目拿地到开盘不超过一年,两者的速度不可同日而语;比如,新鸿基每个项目都十分个性化,有诸多原创的亮点,而万科在全国各地都采用统一的产品标准;比如,新鸿基团队依靠一批核心的、阅历丰富的经理人,他们能力极强,通过他们事必躬亲来操作项目,这样牺牲了效率,但保证了项目品质,而万科则依靠年轻的团队体系,一个万科地区老总的年龄可能小于新鸿基的一个部门经理。尤其在高端产品市场上,这些差异可能会让万科难有作为。

因此,万科企业固然很成熟,但当万科的具体项目与类似新鸿基、中海、仁恒这类企业的项目直接竞争时,很难说不会居于下风。

ABC三位听我说罢,反应不一。有的是万科线路的忠实拥趸,便反对说万科标准化一样包括了高端的产品线,并断言,不出三年万科一定会研发出成熟的高端产品线;有的列举出万科这几年的业绩成长数字,对万科成为一个巨型航母充满信心。有的却赞同我说,万科什么都标准化,连广告的平面设计都规定了版式,难免有所脱离行业的实际,项目团队也没有足够的空间根据具体市场进行调整。更有人开玩笑说:万科现在工作压力太大,天天加班,跟前几年的顺驰几乎一样了。

这些对话内容,就与对话的这几位年龄一样,还比较稚嫩。但相关的话题却也值得思考。就好象人与人总有不同,无所谓好还是坏,只是个性的差异。万科的发展之路与新鸿基的道路也大有不同,但他们一样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

自2006年海南会议以来,华润置地进入一个既高速发展又大胆创新的阶段,在集团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华润置地也在探索自己的路。我们能感受到总部支持的愈发强大,如同万科这类企业,从预算管理、产品线建设、资源联动都越来越成熟;我们也能感受到华润置地对项目差异化和创新的重视,如同新鸿基这类企业,坚持抓住中高端市场,坚持品质为上,鼓励城市公司深入本土,以客户为导向。身为华润置地的一名普通员工,能经历企业这样的一个发展历程,应是一种幸运。

上面的那些谈话发生在2007年,如今一年过去了。在上海、苏州、无锡等城市,同样区域内,万科的项目也出现了卖不过竞争对手的情况,过去万科常常是区域内价格的制高点,而现在或许正因为其“批量”式的开发,因此也变成了“批发”式的销售。在上海、成都等地,新鸿基启动了多个内地项目,与其在香港个性、严谨的开发方式不同,新鸿基也开始采用了“复制”的方式(起码在名称上),比如上海的IFC和凯旋门等,而部分住宅项目从拿地到开盘要求不超过2年,这也超出其在香港的速度。

看到今天的这些变化,再来回想那日大家闲聊的话语,却也颇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