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窗外依然是烟波浩淼、云雾滃郁,平静而又素然,但会议室内早已激情迸发、火花四溅……

文化,走进青山绿水间

 
文/魏娜【本刊】
说起杭州,人们的话题总离不开西湖。这一潭湖水的美早在马可波罗的日记里,在苏轼的诗句里流传久远。而西湖的魅力远不仅于山水间的轻柔秀丽,这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娴静湖色只是一角,那些荡气回肠的爱情传唱、才子文人的妙语诗文让这一美景空间更显意蕴深厚。在青山绿水、奇文典故的背后,融合的是多少年来积淀而成的人文历史。也正是这一份浑然天成的精神盛宴,引得众多爱好舞文弄墨的人们流连忘返,浸淫其中。

在这个秋雨微风的季节,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华润人,因为华润杂志而聚首杭州。西子湖畔,近40位《华润》的特约联系人、重要作者和杂志编辑部的成员,在烟雨空朦的景致中,一起品茗畅谈,尽享文人的情趣,为2008年华润杂志的年会添上了几分醉意。

一幅“荷花”的开篇

窗外的早晨,山间云雾缭绕,湖面碧波荡漾,目及长堤台榭、画坊楼阁,一片江南美景,让人不禁想起“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西湖佳句。会议室内,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幻灯片将一幅清丽的荷花图案在众人面前徐徐展开。这是华润杂志的创刊封面,已经拥有了十六年的历史,见证了《华润》的成长历程。集团助理总经理,同时也是《华润》创始人的朱金坤以这幅荷花的独特开场,开启了一次《文化创造价值》的精彩发言。

听朱总娓娓道来《华润》十六年来发展变革的背景和故事,伴随华润集团成长的往期杂志如电影般从眼前划过。从定位于面向员工,到聚焦核心管理层,《华润》与华润发展同步,为我们展示了一部华润近二十年来的历史。我们坐享一座文化名城,紧邻历史名湖,听一段华润文化发展史,此景此意交织糅合,不免联想翩翩,许多有关华润,有关华润杂志的历史画面仿佛在脑海中还原重现,其间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人感怀和自豪。

文化虽无形,也没有衡量的标准,但《华润》不断锤炼培养的却是能创造无形价值的企业文化。朱总以一扇展示华润文化、传播内部信息的窗口,一座连接管理层和员工、上通下达集团管理理念的桥梁,将华润杂志的定位进行了提炼和诠释。深入浅出地道出了杂志以文化的穿透力和凝聚力,打造企业生产力,创造无形价值的涵义所在。

会议室里的这一群“文人”凝听一位长者对于一本企业内刊的独到见解,竟有些飘飘然起来,顿觉自己的工作因为与《华润》相关而拥有了创造力。回想会议开篇的那一幅荷花,远眺湖中挺立于淤泥之中的荷叶,一种清新、澄澈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

尽享灵秀之美
年会尽管只有短短的两天,美景美义却始终萦绕不绝。湖光山色之美自然不在话下,而由王增利主编带领的编辑部与大家分享的办刊工作体会,也展现了《华润》从创刊至今所积聚的灵秀、素雅气质,让大家尽览企业文化的内秀之美。在王主编的引领下,我们看到了多年来,杂志顺应集团的发展需要,进行了数次调整和改版,才有了今天的意韵和内涵。特别是08年,重新提炼的“真实?共享?价值”的办刊指引,令《华润》进行了一次全新的调整,使杂志更加贴近业务、贴近核心管理层,加强了对华润产品品牌的宣传,突显浓郁的华润文化特色。

在这一道华润杂志所呈现的风景线面前,大家的热情也受到了激发。尽管窗外依然是烟波浩淼、云雾滃郁,平静而又素然,但会议室内早已激情迸发、火花四溅,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热烈,每个人都对《华润》有所寄语,令这一届杂志年会收获了众多的祝福,也收纳了许多的建议。

然而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一晃眼,我们已经把对企业文化的讨论、对华润杂志的“争议”留在了会议室里;把与华润在杭州的五丰行、万象城、万家超市以及啤酒企业的相识,留在了参观途中;把对西湖风光、人文遗迹的留恋留在了杭州;但大家的友情早已因为《华润》而维系在了一起,“和风熏,杨柳轻,郁郁青山江水平,笑语满香径”,我们把两天来对华润文化的品析珍藏在欢声笑语中一起从杭州带了回来。

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一次特殊的文化聚会总是让人带有些回味。杭州之于我,是我最喜欢的城市,不仅因为那是我的家乡,更因为它总有让我探寻不尽的美;《华润》之于我,是我最忠实的朋友,不仅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更因为它承载的是华润七十年厚重、温和的文化。两者的融合,让我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欣喜,其中的意境情趣很是奇妙。正如那一句被广为引用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的美源自景中的神韵、人文的积淀,任何时间任何角度都给人一种美不胜收的感觉,那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气场。而《华润》一直在打造的气质不也正似那湖水宽如胸怀、美自神韵的质素嘛。在博大深远的华润文化依托下,“素描重墨总相宜”恐怕也是《华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