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后天”的到来
 

看过电影《后天》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影片中飓风袭击美国洛杉矶、大雪掩没印度新德里、冰雹摧残日本东京的震撼画面,地球在一天之内气温骤降,各种灾难接踵而至,人类瞬间陷入了一场生死浩劫……一部电影的视觉冲击,让画面外的人们感到了恐慌和担忧。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会迎来地球的末日吗?

电影终归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气候突变,正在慢慢地侵扰我们的生活,其幕后的“推手”就是威胁着我们生存环境的温室效应。大量的煤、石油等燃料所产生的工业废气,特别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是温室效应的一大“元凶”。因而,在温室效应逐渐恶化的同时,世界的能源状况也令人堪忧。石油资源日渐稀少、北极冰川逐年融化的事实告诉人们,如果我们不能对能源问题、生态环境进行深刻的反思,或许一个想象中的“后天”离我们已不遥远。

人们该做些什么?作为废气、热能的制造者,能源的消耗者,企业又该做些什么?在对于“保护环境”经久不息的讨论声中,在广西,我们看到了华润水泥为之而守护的一方“净土”。

来到华润水泥贵港公司,我们很难将满眼绿草茵茵的厂区与一个水泥生产基地联系起来。在庞大的生产线旁,除了隆隆的机器声,却看不到想象中粉尘笼罩、烟气缭绕的场景。脑海中能想到的形容词无非是“绿色”、“洁净”,厂里的工人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环保型的企业,公司对于环境的保护措施,把落脚点放在了节能减排的工作上。”而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余热发电一直是贵港公司节能减排的主要工作之一。

也许很多人对于余热发电还并不了解,如果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表述,或许以一个带净化功能的热能转换器作比喻较为合适。作为耗能大户,水泥生产线在燃烧石灰石、粉煤灰等原料时,每天都会排放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烟气等,这些废气如果不加以处理会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其中过量的热能会被截留在大气层中,再反射到地球,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而华润水泥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将水泥生产线窑头和窑尾排放出去的废气通过多条管道收集起来,再通过低温锅炉产生蒸汽,运用汽轮机来推动发电,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供给电能。

贵港公司的这一套余热发电系统,每年大约可发电约1 亿度,这个数几乎是公司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在余热发电的过程中,生产所排放的多余热能,转换成了电能,减少了能源消耗,同时,废气通过余热锅炉降低了排放的温度,有效减轻了水泥生产对环境的热污染,1亿度电相当于每年减少约5万吨煤炭或200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使用量,实现减排约10万吨二氧化碳、782吨的二氧化硫。而余热发电减少的这种热污染正是导致电影“后天”景象的罪魁祸首。

其实,我们所看到的贵港公司,只是华润水泥生产基地的一个缩影,在华润水泥控股的战略管理下,各生产基地无一例外地将节能减排列入了企业的管理重点,而余热发电更是成为其持续推动此项工作的一大亮点,公司总体指标优于同行企业。

或许,对于华润水泥而言,余热发电就好像是一个节能减排的“潜力股”,自第一个余热发电系统于2007年在平南公司落户后,华润水泥通过技术改造和创新,不断地挖掘潜力,持续提高发电量,既有效减轻了社会购电量的负担,也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以贵港公司为例,经过一线余热发电窑头取风口的一次技改,余热发电平均每小时发电量就提高了2000多千瓦。

曾经有一位企业家说过,节能减排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要把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创新发展视为企业提高参与全球化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选择。华润水泥目前在做的,正是在“节约”和“清洁”的基础上,寻求创新。

当然,对于一个大型的水泥生产企业而言,把对社会责任的承诺,分解到节能减排的工作上,绝不仅仅只限于余热发电项目。通过提高生产线上的窑运转率,提高台时产量,降低煤耗电耗;通过系统漏风(管道、收尘器)治理,降低电耗;通过收尘效率高、设备运行可靠的电收尘器和布袋收尘器,处理生产线上的含尘烟气,减少粉尘污染;节能装置选型从规划设计开始,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优化工艺操作……这些都是华润水泥持续推进的节能减排工作。

负责贵港公司节能减排工作的钟信光,在向我们介绍余热发电系统运作原理的同时,总是将环保二字挂在嘴边“我们整个基地的生产经营倡导的是节能环保,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许他的简单表述恰恰浓缩了华润水泥人对“社会责任”的朴素理解。当能源危机、环境危机,步步为营地向我们走来时,我们无法改变别人,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一家有责任感的企业,该为其生存的环境贡献什么?华润水泥已经用行动回答了。

离开贵港公司的时候,回望“一尘不染”的厂区,蓝天白云之下,曾经深刻在心中的“后天”景象再度浮现在脑海中,这显然和眼前的“绿色”景致有些格格不入。让人感到幸运的是,“今天”的我们,仍然掌握着未来的命运。就水泥行业而言,中国就有数千家生产企业,每个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每迈出一小步,都能为我们这个世界远离噩梦般的“后天”多营造一份空间。

[魏娜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