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文/ 吴庆庆 [集团董事办]

在很香的这个港工作,每天坐在水泥森林的一隅,埋头苦干以外,感受到的就是人群熙攘的街道,随处可见的茶餐厅,报纸八卦版明星们的新闻旧闻,茶余饭后的话题围绕着各种字母排列组合成的名牌,除了抬头看高楼头晕,看到女儿心跳之外,已经很久没有过感动,心潮澎湃的感觉了。

但最近,中午在饭堂吃饭,内派干部们都眉飞色舞地讨论一部长达50集的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一致认为,这部剧比前期热播的,引起万人空巷的那部《潜伏》要精彩。一姑娘,连夜看完,颈部僵硬,只能面朝右侧方向,仍如同京剧票友看到角儿一亮相便拍巴掌,高呼“好!好!”一小伙,激动地评论着情节,以至连续两次把嘴里的饭粒喷洒到我的碗里,还不忘说“好看,好看”。我用了周末2天的时间,挑灯夜战,等见到镜中的我眼袋比眼睛大的时候,看完了这部钩沉历史,排沙拣金的恢宏之作《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认为这是一部正剧,没有戏说,选用主席诗作的点睛之句为题目也恰如其分。它讲述的是1925年至1949年间辉煌壮阔的中国历史以及角色间令人难以释怀的感情纠葛。这部剧用宏观历史中的微观情节娓娓道出了社会变革中的必然规律,表现了个人的命运紧紧地和国家的命运相连。真实的历史脉络被忠实地表现,从黄埔军校、北伐战争、第一次土地革命,到国共合作抗日中的既团结又斗争,到最后决战的解放战争,虚构的人物天衣无缝地依附其上,令人感觉剧中情节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一部正剧能吸引到如此多面的观众也是奇迹了。

林娥、瞿恩、瞿霞、董建昌、杨立华、杨立仁、杨立青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禁感慨,没有人能在社会的变动中幸免或逃避,没有人能做闲云野鹤,他们经历了亘古未有的社会大变局和大变革;风雷激荡之甚,鼎新革故之深,如同星云大师所言“苦难的大时代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但苦难也能锤炼出更具韧性的生命力。”

芸芸众生的剧中人物,几乎是那个时期各种人物类型的代表,除了“亦正亦谐”的杨立青之外,我认为杨立仁最为可圈可点,瞿恩最为可歌可泣。

杨立仁的扮演者黄志忠现已成为了lady killer,备受广大中青年妇女的喜爱与崇拜,我亦未能幸免。剧中的杨立仁被设计成了选择另一种道路的代表性人物。他无疑是许多人物形象的结合体,代表了那个时代很能干但不幸走错人生道路的一批人。他自始至终也是一个为理想、为信仰而活的忠诚角色,也是一个矢志不渝的格瓦拉式的革命者,尽管他脸上经常挂着微笑,但他却有着朝圣者般的孤独,他认为革命与爱情一样,都需要狂热和迷恋。他对林娥的爱情也让我唏嘘不已,正所谓“天若有情天亦老”,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但假如它也有了感情,那么苍天也会衰老啊!沧海桑田之变中,任何人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历史,也不允许任何人置身于外,大潮两岸是没有可供攀缘而上的扶手的,即使是最终败退到台湾的杨立仁,在为信念而奋斗的时候也不乏熠熠生彩之处。

剧中另一个人物,具有浪漫的革命主义情怀的一位共产党人,瞿恩,我要向他表示深深的敬意,为他为理想而献身的执着!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爆发出的坚韧是如此,在“前程此去无多路”的黑暗中是如此。明朝可能身首异处,今日却不曾有丝毫动摇,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是对信念的执着和坚定。瞿恩说“理想有两种,一种,我实现了我的理想,另一种,理想通过我而实现,纵然牺牲我的生命”。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瞿恩“好收吾骨瘴江边”的视死如归的气概让我热血沸腾,泪流满面,仿佛小时候笔直地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董存瑞》,当董存瑞拉动炸药包的导火索,喊出“为了新中国,前进”这句话的时候,我的心灵曾被感动一样,若干年后再看到瞿恩就义的画面,我的心依然被深深地震撼着,灵魂也仿佛经受了一次洗涤。自己的生命随即消失,将无法再看到为之追求的目标,但是仍旧放弃自己的生命——为了信念而无怨无悔地追求。这种力量如此之强大,什么样的困难不能被克服,什么样的事业不能被完成?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特别是当逆境袭来的时候,最需要或是最缺乏的就是这种对理想,对信念的执着精神,可是现在还有多少这种意志留存于身处繁华世事中的我们的心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