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陈玮:今天我们的对话非常轻松,是教练和学员之间的对话。开学伊始,70班的同学一定非常想知道,过去两年里,60班学员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学到了些什么。有没有那么一瞬间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内心为之一振?

陈朗:说到两年的学习,一定是流眼泪的时候最让人感动。在毕业典礼上,我们一起唱着班歌去领毕业证,在拿到毕业证的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一个强大的公司和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强大的民族没什么两样。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我感到自己必须要好好干,必须要为这个组织添砖加瓦。

王佩辉:过去两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智模式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换位思考,比如同理心。记得项目刚开始不久,我和洪杰因为某些意见针锋相对,朗总也常常一碰到我就一起探讨两个钟头。但两年下来,大家在争论中渐渐形成了许多共同的东西。

王维勇:“无边界沟通”是60班的班规之一,我这人挺较真,咱们班有朗总、福祚总、杜总这样的集团领导,也有各利润中心的一把手,尤其是董事长的全程参与,大家能不能真的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能不能真正做到“无边界”?事实证明,我们36位学员真的做到了。虽然大家以前就是同事,见了面会寒暄,坐在一桌会相互敬酒,但与现在和“同学”打交道的感觉真的有很大不同。这种心态上的改变带来了整个组织的提升。五丰能很快跟置地、跟零售产生协同,也就是源于同学之间的几个电话。

穆宏:以前我们习惯于从生意的角度看待企业,但在60班的历练之后,我们更能够超越这个层面去看待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包括看待自己。这期间我从啤酒来到压缩机,从一个非常市场化的消费品业务B2C转到了B2B,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从更高的层面看,B2B本身就镶嵌在所有B2C业务里面,只不过取决于你自己是能够看到末端,还是只看到企业本身。这种经历时常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以前,我们习惯于从业务问题中寻找解决方式,再看组织匹配程度。但实际上,我们在面对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时,常常需要倒过来看。先看组织能力到底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再看如何改变才能解决问题。

邓茂松:60班给我最大最大的收获,是让我从一个专业的半导体人变成了一个华润人;也让我看到,一个大气、有社会责任感、有基业长青理念的企业集团,可以成为我精神层面、事业层面一个伟大的发展平台。这些年的经历让我懂得,世上做任何事情想要成功都要坚持,都要忍辱负重。可能在座各位比较难体会,我看到了台湾企业的轻薄短小,他们灵活、反应速度快,但是只有在祖国的大格局下才能培养出华润这样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央企,这是在商业因素之外,另一个看不到的竞争力,也使得我们拥有更多的东西保持基业长青。

吴向东:60班刚开班时,我可能是班上为数不多心存疑虑的人。十七八年在华润的工作生涯,我听说过、也经历过一些轰轰烈烈了一阵就戛然而止、甚至消失得无影无踪的项目。我担心,这个所谓的60班,是否也会流于形式。但两年下来,我发现这个班设计和运行得非常好,紧密联系了华润发展和团队建设的实际,有的放矢,而且还经常能对下一模块作必要的修正。华润置地过去五六年靠着天时、地利、人和,业务发展非常之快,但管理和管控实际并没有跟上,一些比较简单的制度流程也还没有。我们置地四位同学在60班的一个重要收获就是学以致用,去年,我们用整整一年时间把一个相对科学、系统、完善的管控体系建立起来,现在这个系统已经正式在华润置地开始实施了。

陈玮:我相信当时对这个事情有质疑的人不止向东一个,但最重要的是,你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到底有没有收获?你的眼界、心智模式、看问题的角度、跟人互动的方式是否发生了变化?

孟扬:说心里话,我想留级,毕业时很多同学也都表达了这样的愿望。60班对我而言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对我自己,二是对华润信托。早上看到70班“启航”,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去的时候,各小队竞赛走,时间肯定会比返回时结成航母走得快。这说明什么,一个小组织发展成大组织,如果仍想达到高速、安全、持续,难度绝非一般,对个人也是如此。就是说,你从一个高层业务员变成总经理,要学会十只手指弹钢琴,这是我在60班一个很大的收获。另一方面,在60班,不同利润中心在业务模式上建立起了深刻的了解。例如,地产金融是华润信托非常重要的一个配置,当我们进行小组讨论时,我从没把它仅仅当成作业,而是在思考:什么样的地产融资方式能够服务类似华润置地这样的地产公司?什么是华润信托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王传栋:几位同学的讲话让我感受到了60班的高度,我想借助高局长刚才讲的一句话,再“拔”一下。应该说向老师学习、向书本学习非常重要,但我觉得向同学学习同样重要,也就是高局长说的“学学相长”。今天在座各位都是华润万里挑一的精英,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他的闪光点。比如我们班长,他在课堂上非常善于思考,善于挑战老师的想法。平时大家忙于工作、忙于学习,时常忽略了从同学身上发现更多的闪光点,现在回忆起来还觉得是个小小的遗憾。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发现,肯定有所收获。我们70班有48个人,如果两年时间在每一个同学身上找到并学到一个闪光点,那么两年以后你就拥有了47个闪光点,你就成了一个星光四射的华润人。

陈硕:60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失败的经历。那是我们最大的一次作业,给几个业务单元做组织能力诊断。我们小组积极规划参与,但最后的成绩却非常不好。我一直在反思问题所在,现在可以把心里话讲出来了,是错在最后赶工作的时候,丧失了团队工作的基本原则。临到交作业的前几天,我记得很清楚,我跟魏斌总、传栋总、晋清总通电话,三位老总都说我们是不是再碰一下,晋清总还特别建议,说除了碰一下之外,是不是再跟啤酒的同事沟通一次?但我觉得时间太紧已经来不及碰头了。现在想来,这是个非常深刻的教训,一个团队开展工作,在任何紧张的情况下,都应该耐心、虚心地听取每个人的意见,因为不同的视角,能够让你把一件事情看得更清楚。

陈玮:我们让60班学员去做70班学员的教练,这样的互动对70班来说是非常宝贵的。我建议,这个过程的主动权应该在70班学员,一定要把自己的发展当成最重要的事情,主动驱动教练。洪杰有什么和大家分享的吗?

洪杰:跟佩辉的话题已在60班讲过多次,我们“针锋相对”的起因是在09年集团信息化工作启动会议上,佩辉作的报告开篇有这么个逻辑,做IT是因为我们跟世界500强的差距,是因为国家的要求。零售在五六年前做IT,走了很多弯路,所以再谈IT都特别谨慎,我认为做IT是出于各个公司的需要。因为这个原因,在具体项目的落实上,大家始终谈不到一块。后来怎么改变的呢?我逐渐感受到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层面,职责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还是一个同理心的问题,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背景不同,未必就只有一种走法。很多时候咱们换位思考,退一步,妥协一下,可能对多方都是一个共赢的结局。

陈玮:再次感谢台上的嘉宾,感谢他们的真情流露,感谢他们真诚地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接下来的时间我想留给70班的同学们。不知道你们的心情现在是什么样的,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多的期待。

吴秉琪:在华润这样一个多元化的集团,每个经理人都有机会去面对不同岗位的挑战。实际上换一份工作难度很大,但我们60班的很多师兄上手快,成绩也非常好,我想请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哪方面的素质?通过60班、70班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和提高哪些新的东西?

穆宏:实际上人一辈子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专业,但是我们审视一个企业或者一担生意的时候,主要看两条,生意逻辑和组织能力。一个人到了一定层面以后也就两个能力最重要,一是适应环境的能力,二是自知之明。不管是哪个行当,都需要我们站在生意逻辑的角度去观察,去体会,包括对组织能力匹配度的一个判断。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如何提升超越自身专业以外的视野,提高观察识别能力,是对你适应新工作最有力的帮助。

陈玮:70班跟60班相比,人员组成上更加多元化了。有很多来自国际大型咨询公司的代表,像麦肯锡的张海鹏、美世的刘文涛。我非常想问问你们这样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参与70班有什么期待?
刘文涛:谈期待之前我想问邓总一个问题,邓总以前是华润上华的总经理,微电子重组后成为微电子的总经理。华润上华是一家外资企业,微电子是一家国有企业,请问邓总您认为,外企的总经理和国企的总经理主要反差表现在哪些方面?在转变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哪?

邓茂松:反差主要表现在你的团队对你的期待是不一样的。同样是总经理,你要面临一个抉择,是世界上有一个现成的总经理标准,还是你要去主动匹配?在不同的事情上会有不同的选择,主要是环境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大家在会议上吵架是家常便饭,把吵架当成达成决定的过程,现在不同的文化中,吵架可能会伤感情,你怎样能做到吵了架又不伤感情?这很考验人。

张海鹏:虽然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确实在念书、培训上花了太多的时间,但这次来70班还是很兴奋。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是需要反反复复螺旋式地多次学习,才有可能真正明白。你觉得会做PPT了,会沟通了,会跟人坦诚了,但世界很大,能有一个机会进一步学习,是我最大的期待。有一个问题,刚才有好几位师兄师姐都表达了要蹲班的强烈愿望,我想问,如果各位要蹲班,重来这18个月,有哪些东西会做得不一样?

魏斌:重要的一条,向其他学员多学习。尽管有那么十几次的课,但毕竟在一起的时间还是很少。同学们身上有很多积淀,很多的见解,我始终觉得挖掘得不够。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会有意识地去找不同利润中心的同学学习,比如我想了解地产方面的知识,就会找置地的同学多聊天,了解地产的基本模式、价值创造的基本动因动向,怎样适应环境,怎样领导团队,等等。

陈玮:有计划地主动找一些同学,了解他们的优点和业务,这对我们多元化的华润来说,意义是巨大的。非常感谢台上台下60班、70班的同学们,在结束之前,我们请60班代表们讲一句话寄语70班。

王维勇:开放心态。

王传栋:我们的课程设计是一个改良版的MBA,但是我认为它将来的主产品是华润文化丰富、发展和传承的平台。

孟扬:学无止境,学以致用。

邓茂松:让自己先归零,再重新出发。

穆宏:珍惜学习的机会,更要珍惜向别人学习的机会。

陈硕:坦诚、阳光是你学到东西的一个最基本的开始。

吴向东:既来之,则安之,不虚此行。

王佩辉:学会欣赏别人,自己会走得更远。

陈朗:别浪费别人对你的信任和你的幸运。

[喻丰根据现场对话录音整理,内容未经本人审核]
回到目录      下一页
 
©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京ICP备05045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