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2010年3月17日,一纸调令,我离开了位于黄土高原的兰州,来到令人神往的藏东明珠——昌都,一场感悟之旅就此拉开了序幕……

热情

除了美丽的景色外,昌都的藏族同胞们待客热情无比。第一次到藏族同胞家做客是同事家的小孩满月请客,他们把桌子排成一长条,让所有的客人都能同桌而坐、同桌而食。美丽的藏族姑娘们为每一位客人倒上香醇可口的酥油茶,这茶可是西藏的一大特产,有取暖、强身健体的功效。同时,藏族阿爹还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酥油茶的美丽传说。据说藏区曾经有两个部落,因发生械斗,结下冤仇。辖部落土司的女儿美梅措在劳动中与怒部落土司的儿子文顿巴相爱,但由于两个部落历史结下的冤仇,辖部落土司派人杀害了文顿巴。当为文顿巴举行火葬仪式时,美梅措跳进了火海殉情。之后,美梅措变成了茶树上的茶叶,文顿巴则变成了盐,每当族人们打酥油茶时,就是茶和盐相遇之时。这个美丽的故事更加增添了我对酥油茶的喜爱。在吃饭的时候,我们还尝到了藏胞们亲自酿造的青稞酒,口感纯正美味,这是我喝过的最具特色的酒。接着藏族阿妈还给我们献上了哈达,感觉很温暖、很亲切,很有家的感觉。

虔诚

藏族人是佛教最忠实的信众,一次次地跪下,磕长头。虔诚的信众,毕生必定会有一次,不计路途的遥远,到一处心向神往的地方,寄托今生,祈福来世,种下新的希望。磕长头先是一步一磕,再三步一磕,接着是七步一磕,依次循环,一直向前。出发时是一家人,途中汇聚成一群人,归来时往往就是一族人。

感动

今年六月初,昌都工厂设备部电工小王的父亲因病住院,小王正准备请假回家看望住院的父亲,不幸的事发生了,来昌都探亲的小王爱人摔成重伤,若不及时手术将有可能终生瘫痪。昌都工厂向全厂员工发出了捐款倡议书,短短几天时间,这个仅有100多号员工的小工厂就募集了一万五千多元。当然,小王的爱人及时进行了手术,避免了终生残疾。而这仅是工厂员工互助互爱的一个缩影,用一位员工的话说,“一个人有困难,大家来帮助。”

艰险

由于昌都和成都之间一周只有六个航班,每个航班只有一百多个座位,因此常常一票难求,我们的员工进出西藏只有乘坐长途汽车,或者乘坐没有任何标识的出租汽车(我们叫它“野的”)进出昌都,我也“有幸”坐了几次“野的”。记得第一次坐“野的”是去年8月份,当时正是雨季,当我们的车行驶到川藏路北线第一座山峰矮拉山顶时,汽车在全是泥泞的道路上行驶,就像小船在河里一样,晃来晃去,有几次滑到悬崖边,又滑了回来,和我同车的一位教师几次都打开车门准备跳车,我也是出了一身冷汗。当车走出西藏进入四川境内,又一座大山——雀儿山拦在必经之地。好在爬山很顺利,路虽然是土路,但没下雨,还是很好走,我暗自庆幸总算顺利通过了这座山。深夜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却发现汽车依然停在山顶,前后堵了十几公里的车,一问才知道,是一辆拉矿石的大货车发生了故障。这一堵就是六个小时,当车修好后,天已经快亮了。我问开车的师傅,在川藏线是否经常遇到这种情况,他说这是家常便饭,堵几天的情况都遇到过。这就是川藏线,是我们工厂员工每次回家探亲的必经之路。尤其是春节期间,客车票很紧张,我们有的同事还得坐货车进出西藏,尽管道路如此艰难,大家都能克服重重困难,按时回到工厂。我感叹川藏公路的艰险,更为有这样的员工而感到骄傲。

渐渐地,我喜欢上了这个让人倍感亲切的地方——昌都。我迷恋昌都的雪山,喜欢藏胞们的热情好客,他们对信仰的虔诚更是深深地打动了我。感谢昌都,给予了我如此之多的人生感悟,你将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光辉的一页。

回到目录      下一页
 
©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京ICP备05045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