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王大娘拉着风箱,灶头里的火舌呼呼地往外窜。刚包好的饺子码在灶台上,我蹲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转头问大娘:“大娘,过年是去县城还是在小镇里?”“不出去,让孩子们都回来,也让他们看看盖好的新房子。”大娘边说边起身揭开锅盖,一股热气蒸腾而起。借着屋内的昏黄灯光,我看着热气涌向大娘的脸上,神情宁静安详,像我熟稔亲密的家人。大娘端起盘子,把饺子扑楞扑楞地扫进锅里,盖上锅盖,坐回风箱边,说:“我们这大锅不像你们在城里头用小锅煮饺子,大锅熟得快。不过,以后新房子用沼气烧饭也很好,就不用拣柴禾了,你们大爷他腿脚不好,不方便。等南边房子好了以后,我们就赶紧搬进去……”我抬头望天,因为没有霓虹流岚,这里的夜空黑暗深邃,星光特别明朗。

2011年冬至。这是我在西柏坡的第二个冬天,是我加入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项目组的第14个月,也是我认识王瑞女大娘的第二个年头。每逢时令节气,王大娘总会喊上项目组的同事们,到她青砖的老屋里吃顿节气饭,按照西柏坡当地的习俗,烙饼、下饺子,做些简单的家常菜。大娘说,她的儿女们在城里打工,难得回家,我们像她的孩子,离开家来到这里不容易,想好好照顾我们。

2010年10月11日,我被华润三九选派,加入了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项目组,成为了希望小镇项目组唯一的女队员。初来西柏坡时已深夜,穿过灯火辉煌的平山县城,车子往山里开,没有路灯,环境清冷凛冽。在这里,我度过了一段值得永远珍藏的时光。这一年多,我眼见希望小镇从一片荒凉中拔地而起,眼见贫瘠的山上种上了苹果、盖起了养鸡场,眼见一场巨变在这里发生,眼见人和事物的美好和善,像幅画,在我年轻的人生光阴里,留下轻描淡写却温暖深刻的印象。
2011年10月28日,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举行正式落成典礼。小镇综合服务中心内便民超市、卫生室、文化站、图书馆、村政中心、产业服务站等已落成并投入使用,150套新民居落成竣工,沼气、水、电管网等公共服务设施已建成。一期产业沟也已建成并投入生产。各项产业帮扶初见成效,农民收入有所提高。之后,首批拆迁户逐步收房搬进新居。12月的一天,一位40多岁的妇女领着一个年轻女孩儿找到项目组,妇女手里抱着一个1岁不到的小男孩,孩子长得很可爱,不哭不闹,安静地打量着周围。年轻女孩儿叫霍亚丽,今年23岁,带她来的是她的姑姑。姑姑说,亚丽年幼时母亲去世,现在父亲得了重病,弟弟正上初二,怀中还有个嗷嗷待哺的婴孩,由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照顾家庭,亚丽没有机会外出工作,除了向家人和邻里借钱,几乎没有收入。现在一家人没有房子住,总担忧重病的父亲不知道哪天就在外面过世了。姑姑满面愁云地叙述着。我仔细打量亚丽,她很瘦,皮肤黝黑粗糙,不像20岁出头的年轻女孩,一直低着头,没有太多表情,也许是柔弱的肩上承着父亲、弟弟和孩子这三座沉重的大山,她的目光中有区别于同龄人的沧桑和艰难。姑姑看着怀里的孩子说:“我们都让她把这家伙送给别人,她又不肯。”亚丽猛地抬起头,盯着孩子。项目组让姑姑先帮忙把亚丽的父亲接到新房子里去,因为亚丽一时交不起房款,项目组介绍亚丽到小镇综合楼文化站当管理员,每月的工资一部分抵扣房款,一部分补贴家用。今年冬天一位同事要离开时,把自己房间的电暖器送给了亚丽家,希望她重病的父亲能熬过寒冷的冬天。一直不说话的亚丽,很羞涩地说了句:“谢谢。”话音很轻,但温暖人心。

在交通还算便利的西柏坡,仍然有很多闭塞与局限,走不出大山的,除了人们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思想。在与我年龄相仿的青年眼里,我也感觉到了渴望改变现状、寻求与父辈们不同生活的希冀与向往。但是由于家庭条件、学历、渠道等因素限制,他们没能走出去。霍家沟村有个28岁的小伙儿叫吴鹏飞,大学畜牧专业毕业后,辗转在石家庄多家畜牧公司打工。2011年春节回家探亲时,吴鹏飞知道华润来到霍家沟村建设希望小镇,他抱着好奇的心态找到项目组,聊了许多,关于新房的建设、关于产业的发展。年后,吴鹏飞便马上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加入到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一期产业沟养鸡场的建设中来。今年4月份,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润农合作社组织了多名有养鸡经验和合作意愿的村民参加养鸡技术培训。进行育雏培训时,需要夜间观察鸡雏动态,吴鹏飞主动提出由他来承担这项工作,整夜不休地守在鸡舍里,认真观察记录鸡雏的情况。他身上所透露出来的老区人民的坚毅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让项目组所有人都感到敬佩。今年8月份,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一期产业沟养鸡场建设完毕,预定的鸡苗准备进场。但由于夏季白天气温太高,体质敏感的鸡雏只能在太阳落山后才能出发运送到西柏坡,到达养鸡场已是夜里9点,为了让鸡雏在第二天气温升高前全部进场,吴鹏飞召集养鸡场所有员工通宵工作,把鸡雏全部安顿好。天亮后,他让其他员工们都去休息,自己进场检查鸡雏动态,做好记录。凭着这股冲劲,凭着对当地养殖环境的熟悉及专业知识,吴鹏飞很快就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推崇,被选为养鸡场副场长。吴鹏飞说:“我们农村的孩子,都想去外面走走看看,并不是外面真的有多好,只是家里的机会太少,现在有了养鸡场,我可以守着家乡,守着我的家人,大胆地往前走。”

霍家沟村的韦宇亮大姐,丈夫腿脚不好、活动不便,农活家务全都压在她一人身上。家里没钱供养孩子们念书,就向人借,因此在乡里遭到很多白眼。现在两个女儿都已经上大学,小儿子正上高中。碰巧的是,大姐的女儿在大学期间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曾拿到过华润助学金。因为这样的缘分,大姐对我们格外亲切,也非常配合我们的工作。今年3月份,合作社带领村民种植三优富士苹果,韦大姐把自己家的3亩地全部改造种上了苹果。她说过去种玉米小麦每亩每年还挣不到1000块钱,根本负担不起家庭,现在种苹果,虽然开始见不到回报,但三、四年后一定会有大变化。这些可怜、可爱、可敬的人在村里有很多,他们的贫穷很多时候并非缘于自身而在于环境,他们有着让我自叹不如的坚韧和刻苦,他们借助华润提供的帮扶与渠道,依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生活。华润希望小镇是一个镇,但在我看来它更像是一条路,它让镇上的人走出去,寻求自己的梦。

2011年,“慈善”是个敏感、引发无数话题的字眼;2011年,在小镇的日子里,我所眼见耳闻的“善”的事物,也许不足以解释慈善深刻的精神内涵,却真实发生着,给周遭带来向上的改变。时光如梭,这一年多来,项目组在集团的支持下努力前行。希望小镇,也正以它的“善”成为我们华润人的精神支撑。参与希望小镇的建设,是一件特殊而值得珍惜的事,是我人生中意料之外的美好经历。
[西柏坡华润希望小镇项目组 何叙之执笔]
回到目录      下一页
 
©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京ICP备050456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