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我的父亲是一个农民,种了40多年的田,积累了丰富的种田经验和朴素的人生哲学,在我们村是有名的“能干人”,我家年年的好收成和相对殷实的生活也让乡亲们艳羡不已。我是一名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华润雪花的员工,常年奋战在啤酒营销第一线,虽然也取得过一些小业绩,但总也赶不上父亲那种成就感。于是,我试图找出一些父亲与众不同的特质,以期能对我以后的工作有些许帮助。

勤能补拙

父亲身材矮小,并没有强健的体魄,在农事中较之其他乡亲显然没有优势。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做一个能干人,他的法宝是——勤奋。他常常在鸡未打鸣就起床,做完一天的农活已是月上三竿,可为了能取得好的收成,他从不懈怠。而我在啤酒营销过程中,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勤能补拙的精神。对于非营销科班出身的我来说,掌握的营销知识零零碎碎,并不连贯系统,这是我的一个软肋。要在岗位上成为“能干人”,就必须要发扬父亲那种勤奋的工作作风。只有勤奋才不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落败,种田如是,啤酒营销亦如是。

重在务实

别人家里人手较多,而我家只有父亲、母亲两个劳动力。然而,常常耕种时节已过,还有很多乡亲没有跟上节气的步伐,我家却率先完成。我向父亲讨经验,父亲说,种一垄地有两个结果,看你需要哪一个。一个好看,但耗时太多,对收成没有影响;另一个不好看,但耗时少,对收成也没有影响。为了让我听得更明白,他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他收拾的薯地常常不太中看,但效率快、效果好;别人按照“农谚”的要求,收拾的薯地横平竖直、四四方方,宛如用尺子丈量对比过,描绘出来的一幅乡村水墨画,煞是好看,但过于耗时,结果秋收时父亲的收成并不比其他乡亲的少。我顿时醒悟,作为一名啤酒营销人,我们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但扪心自问:我们每天做的工作又有多少可以真正起到改良销售指标的作用?大家都在做的就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吗?还是多从实际需要出发吧,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板结理论

最近几年,家里条件有所改善,我常劝父亲不必做得太辛苦,多花点钱,多施点肥,土地肥沃了,自然就丰收了。但父亲笑着摇摇头,他讲了一个让自诩为化学才子的我汗颜的道理:土地对肥料的需求是有限的,化肥用多了不但于丰收无功,还会让土壤板结。如果一垄好田被肥料搞板结了,对农人来讲实在是罪孽深重。听了父亲的话,我很是震撼,很潮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居然被一个小学未毕业的老农诠释得如此生动。想想啤酒营销,我们在市场上往往为了取得销量的短期突破而大量使用阶段促销政策,终有一天,我们悲哀地发现再多的政策都无济于事了,因为市场被销售政策搞“板结”了,要知道土壤会板结,市场同样会板结。

套狼理论

我们家世代务农,到我这一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居然也能在城市里有了栖身之所,自己不禁有些飘飘然,钱财方面虽没有千金可掷,却多了些放纵之心。这在父亲眼里简直是犯罪。父亲自小节俭,老了更是斤斤计较。我常给他讲“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的理论企图忽悠过关。而当听明白这句俗语后,父亲微微一笑:“如果一只鸡足以套住狼何必非拿孩子去套狼呢?”我顿时无语,想到在营销过程中竞争的双方常常为了争夺一个卖场,慷公家之慨,可谓豪气干云,浪费之处又岂在少数?在“套狼”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研究过不用拿“孩子”而用一只“鸡”就可以套住“狼”呢?

父亲只是一个农民,他不懂得卖啤酒,甚至不会喝啤酒,更不懂得什么营销理论,但他关于种田的理论在从事啤酒营销的我看来却是博大精深、最有价值的理论。

回到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