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审计”一词,在中国古籍中早已有之。据笔者检索,审、计两字连用的最早案例是东汉末年军事家曹操在自撰的《<孙子>序》中称赞孙子后人——孙膑的一句话,原文为“审计重举,明画深图”。这两句采用互文修辞,大意是说孙膑思虑缜密、谋划清晰。必须强调的是,古人有以字为词的习惯,这里“审计”并不是一个词,而是一个并列短语,即审和计,意思和后面的“明画”接近,指的是“辨明形势,估算局势的发展趋势”。

那么“审计”是如何形成这个语义的呢?要回答这个有趣的问题,就要分别回溯到这两个字的字源上去。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審(“审”的繁体字;注:解释文字原意不能用简体字,至少要从繁体字上求解)是会意字,从宀从番,宀指房屋,番是野兽的足印,部首偏旁叠加在一块,意思是“屋里惊现野兽的足印,屋主需要详细查辨,以应不测”。可见,“審”的本义是详查。

至于“计”字,据《说文解字》记载,計(“计”的繁体字)也是个会意字,从言从十,言是说;而十字,据学界公论,中国早在商代就已开始使用十进制,而汉字的鼻祖——甲骨文也是创于商代,所以商人造字时会用十来代表数字并不奇怪。由此,许慎断言,“計”的本义是一个人在用嘴数数,即“算也”。另外还有一个值得补充的史实,即中国人对于数字的重视。以儒家“五经”之一的《周易》为例,易经六十四卦便是用卦象来解释宇宙和人事,而卦的本质便是数,数变了,卦就会随之改变,即“变卦”。

由此可见,曹操《 <孙子>序》中的“审计”基本沿用了两字的本义。此文作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800多年,由于历史变迁,语义和今天使用的“审计”一词自然会存在较大差异。

根据《辞海》,“审计”的标准释义是“由独立的专职机构或人员,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的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经营管理进行审核和检查的活动。以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并在审核检查完毕后提出审计报告。”可见,现代意义的“审计”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其工作内容主要是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周密的考察审核,工作态度上要求严谨精细,目的是杜绝漏患,提高效益。

对比可见,东汉末年,审计尚不是一门职业,不过词义中所蕴含的详审一切、不能出现纰漏,倒是许多职业都需要的素养。也正因此,随着历史的演进,“审计”也逐渐成为一个职业专名。

据笔者检索,审计成为一个职业或肇始于宋朝。据宋人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官制一•六院官》记载,“六院官,检、鼓、粮料、审计、官告、奏进,例以京官知县有政绩者为之。”可见,南宋时“审计”已是一个官职,一般由在京官员或者地方知县中政绩比较突出的人担任,从这点来看,审计对于南宋朝廷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而其工作内容,据后人注释,“审计乃会计之官”,职责是对朝廷调拨报销的各项钱粮进行登记造册,有点像国库的大管家。

由此可以得知,相比于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宋朝时“审计”一词已不再是一个短语,而成为一个表示官职的专有名词,不过和800多年后的今天相比,词义上仍有较大差异。首先,宋朝的审计是官职,而非民间职业;其次,宋朝的审计更多地履行会计的职责,主要是记账本,而今天的审计人员则是审账本。

那么,现代意义上的“审计”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形成的呢?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现代审计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一种独立的经济监督行为,因此只有在市场经济已然发育、会计准则得到普遍承认的社会里才有可能产生。回溯中国的历史,清末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小农经济占主体,商品经济弱小不发育,不具备诞生现代审计的土壤。而清末民国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入侵,中国古老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尤其是民国初年,流行实业救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虽然尚无足够材料佐证,但有理由相信,当时一些大的企业内部应该已经产生了现代审计的萌芽。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以来,随着经济活动的空前频繁,审计这一在西方社会已经成熟的职业也在中国风行起来,并得到中央政府重视,甚至写入《宪法》,成为国家的一种法定职业。

之所以探索“审计”千年的来龙去脉,或许只是秉承“Rerum cognoscere causas”(“理解万物的缘由”)的治学态度,如此,可解惑;理解愈深,愈不惑。
回到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