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报纸上看过这么件事,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人们正讨论制作一个大型专题活动。有人提醒组织者:要认真想一想,30周年的纪念和20周年的纪念有什么不同。于是,有了一个新的主导意见:反映成就是必须的,但是,层面要再丰富一些,不要仅仅把兴奋点着眼于“变化”,除了展示“变化”和时空落差,是不是还能说点别的,解析得更深入些。

回想自己的经历,颇为赞同,亦颇受启发。我在华润工作多年,经历了很多事,生发了很多感悟,当然更多的是学到和收获了很多。

这些年,华润发生了很多的变化,除了一跃而跻身世界500强前列之外,更成长为一家受人尊重的企业。在对经济指标赞叹之余,人们更将目光聚焦在这个企业的能力和价值取向上,这在国企改革的大潮中,是难能可贵的,更是令人向往的。我相信,这种难能可贵源于华润阳光的文化,源于阳光文化背后强有力的规则与坚实的法制基石。

华润的成功源于诸多执着的坚持,其中最重要的坚持之一就是始终行走在法治的大道上。

法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谈到公司治理及其合适的治理条例,单是介绍一些容易达标的规则显然是不够的,在内容上必须侧重更核心的指导原则,即如何正确把握企业文化,如何实现高效的企业管治。这是对一个企业真实功力的考验。

通常所说的公司治理有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涉及公司治理的内容、高层管理机构的任务以及企业高层管理部门的构建和工作方法。要突出高层管理的重要性固然不错,但实现高层管理意图的基础建设更是不容忽视,在我看来,这才是正本清源的做法。

高效的公司治理,通常只是针对管理者的要求,并观察其对企业整体系统的作用能力如何。公司治理必须在内容上涉及指导角度和领导角度,涉及但不仅仅包含当前在公司治理原则中惯用的法律和制度条规。条规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仅以制度的形式表现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些条规应用到企业领导的思想和实践中,尤其是成为企业组织行为的自觉指南,才能真正达到管治目的。

公司治理必须同企业的政策和企业战略构成一个整体,成为企业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而作为执行者应该有更高的规则要求来约束。

管理好一个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财务制度,但这仅仅是企业成功的基础建设之一,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全部。一个企业的成功依赖于诸多方面扎实的基础管理,最核心的是法制意识的培育及普及程度。

华润的法制,取决于领导者的“行之有道”(讲求效率)和“坚持正道”(坚持原则),这种目标明确、讲求原则的正面影响以及贯穿始终的一致性,使得华润的领导力在依法治企方面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极强。

华润的领导力在不同时期表现出的个性其实都是在共性中的发扬光大,其中也不乏个性中的共性,这些要素的合成构成了华润独特的领导力特征,为华润坚持法制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今天公司治理的思维与概念范畴源于20世纪。时过境迁,它已不能包含全球经济日益相融的特征和复杂性。21世纪最关键的资本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应对全球经济活动复杂性所必需的某些坚持。

因此,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懂得公司治理条例中的弱点,并可以通过经验、勇气和个人信誉予以弥补。对于能力稍弱的、个性上不够坚强的管理者,公司治理是一个公开的诱惑和宣传,他们可能会尝试短视的、错误的企业管理方法,最可怕的是有可能偏离法制轨道。

华润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大型多元化企业之一,由此形成的统一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尤其是统一的价值观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严格意义上必须要求各业务板块在领导风格、管控模式、文化价值体系、消费者感知等方面保持高度一致。如果企业集团内各成员间的文化出现差距,必然导致集中管理遭遇极大的阻力,保持这种文化一致性的有效途径无疑是建立严谨的法制环境。

从战略高度来看华润的发展,一个重要理念是建立起完整合理的战略体系,从而构建一套合理的战略管理系统,包括整个战略管理的全过程管理。这样一套管理体系能够不断支撑企业集团的战略分析、选择和实施,从根本上保证集团战略形成的规范性、成果的有效性,以及使各子公司成为集团整体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维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只能是规则与法制精神。

法治不彰,企业亦缺乏希望。华润想到了,也做到了。从总法律顾问到各级法律总监的责任体系,再到法律合规部门的建设,集团从组织上给予了坚强的监督保障;在流程上,以制度的形式固化了依法行事的规则;经理人“十诫”更将“对经理人要严”的要求变成了明文规定的企业文化。

法治是最大的善治,是企业的灵魂与基石,规则与法治精神则是企业必然的特质,是企业人能够恋上企业的共同理由。在企业文化中注入法治,建设一个安全有序、可预期的发展环境,我想应该是所有企业人共同的期望。

多一点法治意识,也就能多一点大学之道,离“止于至善”的境界更近一些。

回到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