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偃师市经济发达,是我国百强县,其制鞋规模之庞大,光是每天制鞋所产生的边角废料就高达30多吨,每年产生的边角废料超过10000吨。这些边角废料由于没有很好的处理方法,被大量抛向周边的山谷、河道,或直接露天焚烧,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还造成了偃师市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和空气污染严重。老百姓怨声载道,不断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投诉。偃师市政府也一度倍感棘手,当地制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制约。
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密切关注当地实情,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当了解到偃师市鞋业边角废料难处理的难题后,“是否能够通过电厂的高温锅炉实现边角废料无害化处理的研究”就成为了公司上下的课题。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可参考的相关工艺,公司立即成立了洛阳热电鞋业废料无害化处理攻关小组,主动承担起了鞋业废料无害化处理工艺的任务。
若难题得以攻破,实现能源再利用,于公司而言,可以降低发电成本。且洛热装机容量小,生存空间有限,公司也正尝试着向环保型企业转型,鞋业废料的掺烧处理为公司的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为此,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之鞋业废料掺烧SDA小组应运而生。
为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项目组开展了细致的前期调研。首先对鞋业废料进行分类化验,了解不同鞋料材质的发热量。随后,攻关小组利用循环硫化床锅炉对鞋业废料进行试烧试验,以检验废料对锅炉安全性、经济性的影响,同时邀请清华大学环境监测中心对烟气进行在线监测,对燃烧试验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经试验论证及环保监测,鞋业废料掺烧不但能降低锅炉煤耗,而且排放浓度远远低于国家环保标准,完全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鞋业废料具有物料纤维较多、不易破碎、比重较轻、不易输送、破碎过程中粉尘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特性,且没有先例可参考,小组成员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很多人甚至亲自携带边角料样品,多次奔赴全国多地考察设备,与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研讨。
经过3个月的充分调研与分析,攻关小组从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通过多方对比论证设计出一套鞋业废料处理生产工艺,形成可行性报告上报公司领导、电力控股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最终获得了批准。该工艺在全国尚属首例。

经过实验测算,鞋业废料的发热量在4500大卡/千克左右,掺烧鞋业废料每年可节约5000多吨标煤,节约了社会能源消耗,并避免了固体废弃物和有害气体的排放。除去人工成本、能耗成本及材料、配件费用,每年将给洛阳热电节约将近200万元的生产成本。
废料的无害化处理工艺让边角废料变成了宝,不但解决了长期困扰偃师市政府的难题,成为了偃师市的重点环保项目,而且赢得了市民的尊重和当地政府的肯定,有力促进了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的“双赢”,同时也迈出了洛热项目向环保企业转型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