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目录      
作为本土购物中心的龙头老大,深圳万象城2013年度以年营业额61亿荣登全国商场榜第三名,深圳榜第一。虽然有此骄人成绩,但对于已经度过十岁生日的万象城而言,顺势而变,时刻保持市场警觉仍显得尤为重要。

据赢商网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深圳万象城已经调整了近40个品牌,其中一半是调整门店位置,而另一半则是通过淘汰制引进一批新品牌。结合世方商业研究结构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深圳万象城业态调整主要集中在服装和餐饮品牌,其中休闲运动服饰成为万象城淘汰的重点对象,而童装和餐饮则成为新招揽重点。

新引进品牌商家近20个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深圳万象城今年新亮相的品牌约20余个,其中餐饮品牌占了三分之一,童装与潮流服饰也占据近三分之一。服饰调整主要是1-3楼,而餐饮品牌则集中在4-5楼,其中5楼将近一半的面积已经围挡进入调整状态。从业态来看,今年万象城清理出去的品牌主要是一些人气并不理想的服饰店和家居护理店,如sport100、BOSS Orange、玛花纤体等。

餐饮品牌是今年万象城调整的重头戏,与此前调整不同的是,此次主要是引进一些时尚元素较强和人气较高的特色品牌。如一楼引进人气布丁“布歌东京”、起司蛋糕坊“徹思叔叔”,4楼则是首度引进书店业态——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5楼则成为以“绿茶”为代表的时尚餐饮品牌聚集地。

如今,位于4楼的西西弗书店和美乐汇美食广场已经开张,人气餐饮品牌绿茶餐厅也在5楼亮相。而5楼小山日本料理、茶木台式休闲餐厅、PIZZA EXPRESS、尚莲•越泰料理4个餐饮品牌也将陆续开业。

“外奢内轻”奏响转型变奏曲

纵观万象城2013-2014两年的业态调整,不难发现,深圳万象城(一期)正在往“外奢内轻”的方向转型,期望通过增加购物中心不同层次的业态,吸引更多年轻、追求潮流的消费者。

据世方商业地产研究机构的统计,万象城2013年品牌调整引进了约40个新品牌商家,其中男女服装、珠宝首饰、个人保健品等三大业态成为重点引进对象,调整楼层主要是负一楼和二三楼。

从业态规划来看,因负一楼与地铁无缝对接,这两年在超市、餐饮的基础上,万象城增加了更多的钟表首饰和个人保健、礼品等生活类品牌店。一楼则基本上以国际一线品牌为主,2-3楼则更多的是引进国际轻奢侈品牌或者潮流品牌,如CERRUTI1881、Marc by Marc jacobs、杜班嘉瑞、LB、KENT&CURWEN等品牌。

从餐饮品牌的选择来说,普通大众餐饮和高端餐饮逐渐被清理出局,如2013年万象城淘汰了面点王、味千拉面、意粉屋、泰满冠、新罗宝韩国料理等品牌,而引进了美心小品、一风堂、鼎泰丰等人气特色品牌。

专家观点:购物中心调整须慎重而行

在2013年商场销售榜上,我们看到两大业绩增长最快的商场莫过于广州正佳广场和深圳万象城。前者作为华南区最大的体验式购物中心,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商场调整,从文艺到夜市一直不断蹦出新花样。而万象城作为深圳的奢侈地标,这两年的品牌调整力度也在深圳众多购物中心中位居首位。虽然在不断地调整,但从两大商场的销售额不断增长的情况来看,似乎也正印证着那句话,“不折腾不成活”。

诚然,如正佳广场、万象城这般成功的购物中心,都是经过精细的市场调查,深思熟虑之后才开始调整的。但目前中国购物中心中却仍有很大一部分正处于盲目调整状态,如不断上调餐饮比例,或者儿童业态比例等。在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看来,这样的调整容易陷入一个误区。

郭主任表示,一个购物中心的调整,必须根据自己项目所处的区域环境,结合本区位购物中心里的消费者和顾客特点,根据他们的需要去调整。购物中心是一个综合商场,里面的业态需互为配套,若盲目追求任一比例过大,都将会影响整个商场的定位问题。

可见,购物中心的调整不能是单一业态的调整,如果你把餐饮做到一个很高的比例,也就意味着别的功能就要给吃饭的人做配套,那么就有可能在别的业态,包括品牌的选择上都要发生变化,才能真正达到提高餐饮比例又不影响整体收益。也只有这样,消费者的联动性消费才有可能形成。

回到目录      下一页

不“折腾”不成活     罗嘉欣[《赢商网》资深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