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Channel(id=14342, showChannelId=null, siteId=6840, name=全部杂志, parentId=1, typeId=0, modelId=null, code=magazine, onlyUrl=0, templatePath=null, templatePathMobile=null, path=${channel.code}/index.html, url=../../magazine/index.html, mobileUrl=../../magazine/m_index.html, contentPath=${channel.code}/${content.createDate?string('yyyy-MM-dd')}/${content.id}.html, sort=1639129631659, isDeleted=0, isRecycle=0, recycleTime=null, hasStatic=1, hasStaticContent=0, createTime=2021-12-10 17:58:04, updateTime=2022-10-24 11:05:40, createUser=32748, updateUser=32492, hidden=null, status=1, isHomePage=0, publishDate=null, isPublish=null, colour=null, channelTplId=null, pageSize=null, docCount=null, isChildren=1, userId=null, flag=null, menuId=null, menuFunList=null, channelExt={}, isAuth=null, isPreview=null, homePageId=null, pcTpl=null, mobileTpl=null, isPreviewVisible=1, isOpenIndex=null, openCdn=0, commentAudit=null, commentRequiredLogin=0, commentSupportReply=0, levelPath=1/14342, isPraise=null, total=null, skipLink=null, isOpenPrepublish=null, prePubType=null, isShare=null, isFavourite=null)
朱金坤:追寻科技的梦想
朱金坤
原华润集团副总经理兼集团秘书长
曾任华润微电子董事长

 

华润很早就有一个关于科技的梦想。

 

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华润即将迎来又一次重大转型。作为蜚声海内外的国家进出口贸易总代理,华润当时几乎垄断了内地在香港的所有进出口业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外贸体制的改革箭在弦上,由外贸公司独步天下,垄断进出口业务的局面很快将被打破,华润敏锐地察觉到,转型势在必行。

 

华润对于转型的思考往往先人一步。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世纪末,她循序渐进,从代理贸易到自营贸易,从自营贸易到实业化,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今天庞大的产业王国。

 

在华润向实业化、多元化转型的道路上,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故事,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心酸。很多故事已经广为流传,而华润有一个关于科技的梦想,却一直鲜有人提及。

 

追寻华润科技的梦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因为开展自营贸易的需要,华润考虑要做自己的科技产品。迈出这一步,于华润而言,相当于第一次吃螃蟹。于是,一家名为“华科电子有限公司”的科技企业应运而生了。华科是与港企科苑公司的合资企业,名称取自华润的“华”和科苑的“科”。成立这家合资企业的目的,是生产经营当时流行的电子产品。

>90年代,香港华科电子有限公司光刻车间及成品测试车间

 

1983年,因为入不敷出,科苑公司退出华科,华润改为与航天部长城公司合资经营。同年,华科在香港大埔工业村建立了自己的厂房,并从美国拼凑引进了一条旧的四英寸半导体芯片生产线,用于生产2微米以上线宽的芯片产品,为彩电和电脑配套。这是华润真正意义上涉足高科技领域的开端。就当时的微电子产业状况而言,这个开端虽不算先进,却也不算很落后。从那时开始,屈指算来,迄今已有三十五个年头。

 

华科的经营经历了许多曲折。因为华润的中资背景,甚至还遭受过美国政府的技术封锁。1988年,因为连年经营亏损,长城公司退出了华科,华润全面接收了华科的资产和债务,开始了独资控股经营微电子业务的历程。

 

1997年,我奉命接替已退休的赵隆俊先生担任华科电子董事长。其时,华科在赵董及其管理团队的悉心经营下,已成功地扭亏为盈,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效益良好。而且,华科也是当时华润仅有的两家高科技企业之一,另一家是于1990年在沈阳成立的华润三洋空调压缩机公司。压缩机是空调器的心脏,同样也是高科技。投资空调压缩机,是华润青睐高科技产业的又一个例证。

>2001年经理人年会上,华润微电子荣获总经理特别奖

 

如果说,华润的科技梦发端于上个世纪,那么到了2000年以后,华润就把自己的科技梦想清晰地描述在自己的发展蓝图上。2001年,华润高层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战略研讨,并做了重大战略抉择,核心内容之一,是由“立足香港、背靠内地”,调整为“立足香港,面向内地”。这意味着华润抓住了内地经济腾飞的黄金十年机遇。核心之二,是由“无限的业务多元化”调整为“有限度、相关的业务多元化”。这一调整,表明了华润将实业化发展纳入了规范、有序的发展轨道。为此,华润谨慎地进行了行业选择,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地资产和业务重组,将旗下业务整合构建为消费品、电力、地产和科技业务四大板块。为了支持科技业务的发展,华润成立了微电子控股有限公司,并将其与华润三洋压缩机公司一起注入了华润励致。通过借壳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筹集发展资金,为科技业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而华润励致,也从一家生产办公家俱的上市公司变身为华润推动高科技业务发展的旗舰。

 

我清楚地记得,在2001年的一次集团经理人会议上,华润时任总经理宁高宁就划分四大业务板块的必要性作了说明。他指出,随着以IT技术和信息化为标志的又一次科技化浪潮的到来,华润必须抓住机遇,有所作为。然而,对于一个脱胎于进出口贸易,在实业化道路起步不久的多元化企业来说,华润在科技领域的积累,无论是人才、技术、市场还是管理,都不足够。而进军高科技则意味着高投入和高风险,因此,涉足高科技领域不仅需要商业智慧,还需要敢为人先的魄力。从华润励致变身为高科技业务发展平台的那一天起,华润的历任领导人,一直没有动摇过对高科技业务的支持,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求科技的梦想。

 

对于微电子业务,尤其如此。2002年,在集团和华润励致的大力支持下,华润微电子完成了对中国华晶电子集团的全面收购,一跃而成为国内最大的民族微电子企业。

>华润华晶六分厂测试工序

 

华晶曾经是国家电子工业部所属的骨干企业,也有着光荣的历史。早在80年代初期,华晶就从日本成套引进了一条3英寸芯片生产线,一度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90年代初,华晶又被国家列入微电子重点发展企业,并于1997年建成了国内第一条6英寸芯片生产线(号称908工程)。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条6英寸生产线建成后,华晶却因为巨大的债务负担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再加上产品工艺缺失,生产线难以量产,举步维艰之下,不得不将建成的生产线租赁给来自台湾的管理团队经营。

 

华晶的加入,使华润微电子得以较低的代价获得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还有一支宝贵的技术人才队伍。之后,华润微电子对华晶原有的生产线和动力设施投资进行了大规模的设备技术改造,对华晶原有的产业链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充实,完善了芯片设计、制造、测试、封装产业链及其配套功能,并先后于2003年、2007年投资新建了一条6英寸、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极大地提高了芯片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2004年,华润励致收购了业已上市的上华半导体全部股权,使当年由华晶租赁给上华的6英寸生产线重新回到了华润微电子怀抱,华润微电子的芯片制造能力和规模因此也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8英寸生产线氧化生产工序

 

华润的科技之路并不平坦,压缩机业务因为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应用配套能力而逐渐被市场挤压,最终不得不在2015年转让。微电子业务也在2008年以后遇到了一些困难。随着一条新建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投产,由于投资规模巨大,形成完备的生产工艺和量产需要一个过程,也由于金融风暴带来的市场低迷,当然还有自身经营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华润微电子遭受了连续多年的亏损。即便如此,也没有影响华润对微电子业务的信心。2015年,经报国资委同意,华润正式将微电子业务列为主业发展。做这样的决策,不只是出于一种商业思维,更重要的是一种战略考量,是央企为国家担当的一份责任。这样做,放在今天发生了中兴通讯被制裁,国人普遍提高了对芯片产业认知的情况下来看,并不奇怪,而在早几年,不能不说是华润人具有战略眼光和强烈的使命感。

 

可喜的是,华润微电子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终于从困难中走了出来。在前两年逐步扭亏的基础上,2018年华润微电子的经营业绩有了大幅度提升,重庆中航微电子的成功并入,更使华润微电子实力大增。与此同时,集团已将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重庆建设一条12英寸芯片生产线列入发展规划,则更加令人振奋。这标志着华润微电子将跨过中低端的门槛,跻身世界主流半导体技术的行列。

 

在华润庆祝成立80周年之际,回首华润科技业务特别是微电子业务的发展历程,令人感慨。科技是强国之本,微电子则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要强国,必须科技为先,要强科技,必须从微电子抓起。芯片虽微,却内有乾坤。当又一次工业革命来临,人工智能即将为人类开启新的科技文明时代,华润微电子的长足发展可谓正逢其时。相信在集团的鼎力支持下,由陈南翔博士带领的华润微电子管理团队和广大员工,一定会迎来微电子发展的大好春天。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