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曙芳:无悔的芳华,生命的曙光
肖曙芳
十几年来,肖曙芳除了出差,每天都在病房里度过,几乎没有休息日。一部分原因是愿意到PICU工作的人少之又少,现有人员一直是超负荷运转,24张床位,医生、护士、护工加起来才48人,年收治量已高达1480人次,所以她不能松懈。更多的,是肖曙芳对患儿的爱和责任,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本能。

 

PICU——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被送到这里的孩子都处于生命垂危状态,离阳光很远,离死神很近。所以PICU的医生和护士们就是一群与死神抢夺孩子的人,是孩子们生命最后的防线。昆明市儿童医院PICU主任肖曙芳也是其中一员, 30多年的从医生涯里,她在儿童重症急救领域干了22年。

 

>肖曙芳正在查房。

说起肖曙芳,对她最了解的人除了家人就是PICU护士长钏新,昆儿医院PICU正式成立了10年,她们就搭档了10年。对于她们的肖主任,钏新有几许气愤、几许无奈,气愤于她对自己、对家庭的粗枝大叶,无奈于她对患儿们放不下、离不了的感情,但更多的,是对她的钦佩。“世界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人,这种人应该像恐龙一样灭绝了才对。”钏新的口吻虽然有些夸张,但随着她的介绍,肖曙芳真实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PICU内部环境。

>为患儿进行血液净化。

PICU是她最显眼的标签,生命中最深的烙印

 

从1990年肖曙芳调到昆儿算起,她在这里已经干了26年,1994年开始在心血管内科与急救科工作。直到2006年2月,昆儿PICU才正式成立,由肖曙芳担任病房主任至今,从此她的工作和生活便与PICU密不可分。

 

成立之初的昆儿PICU仅有8张床位,18名没有接受PICU系统进修的医护人员,肖曙芳只能带着他们边干、边学习摸索,在实践中逐步成长。因为重症急救与普通门诊有着很大区别,往往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给治疗带来许多困扰。

 

>肖曙芳为实习研究生讲解临床病例。

2006年6月的一个病例令肖曙芳记忆犹新。一名两岁的患儿因为需要切开气管,直接用套管连接在呼吸机上。但是当外科医生把孩子气管切开后,发现病房居然没有与呼吸机配套的套管,肖曙芳连忙跑出病房骑上自行车,到其它医院才弄到。这件事让肖曙芳触动很大,既说明了当时条件的有限,也让她更加认识到了加强PICU专业训练的重要和紧迫。因此,她带领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PICU队伍临床和培训学习两手抓,业余时间也要见缝插针随时培训,一有机会就送人去进修,这样的传统一直坚持到今天,逐渐带出了一只综合素质过硬的儿童重症急救队伍。

 

2007年初冬,一名5岁患儿被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膈气肿、皮下气肿”,送来急救。孩子大汗淋漓,面色青灰,胸片提示“白肺”,病情凶险。必须使用呼吸机孩子才能维持呼吸,但若使用呼吸机,则会加重纵膈积气,还是威胁生命。巨大矛盾和紧急病情令治疗极其困难,每一分钟孩子的情况都在恶化。患儿父母心急如焚,一次又一次捶打着病房的门,妈妈不时失声痛哭。门内的医护人员紧张但有序地调整呼吸机参数、清理呼吸道、更换抢救用药、皮下穿刺抽气、评估病情进展……还不时地与门外的家长沟通,给予真诚安慰。

 

>院长张铁松(右二)、肖曙芳等出访美国底特律健康管理中心。

此时,焦躁的父母向医院提出用直升飞机送孩子转院到广州抢救。肖曙芳顶住家长压力果断拒绝:"不行!他呼吸困难,随时有生命危险,不具备转院条件。"有人劝她:“你何苦呢?医患关系那么紧张,非要承担那么大的风险吗?履行书面知情告知程序,转院吧。”她留下一句“我只考虑对孩子最好的方案”,就转身组织专家会诊,调整治疗方案。当患儿家长自行联系的专家打来电话时,她把孩子的病情及治疗方案详细告诉了这位教授。"你们做得很好,对于这种病患,我们也是采用相同的抢救方法。"教授的建议也给孩子的父母吃了定心丸:昆明市儿童医院已经具备最好的救治能力。肖曙芳一直和同事们在病房内奋战了三天三夜,终于令孩子转危为安。

 

这是昆儿PICU组建以来最为有力的一次考验,她们赢了。事情过去这么多年,孩子的父母还时不时带着小家伙来医院看望肖曙芳,孩子会亲热地叫她“干妈”。

 

>每一个在PICU被抢救回来的孩子都倾注了肖曙芳和同事们的心血,生命的奇妙链接让这些孩子与她们亲如家人。

如今的肖曙芳已经成为全国劳模、昆明市卫生局学术技术带头人,任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儿童救援分会委员、云南省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分会委员、昆明市儿童急救中心主任,在国家级和省级专刊上发表诸多论文,培训相关专业医护人员无数。科室连续6年被评为医院先进集体;被共青团昆明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一批医护人员也先后获得了“云南省优秀护士”、“昆明医学院优秀教师”等诸多荣誉。昆儿PICU成为了医院乃至全省儿童重症监护领域的一面旗帜。

 

患儿病情主导她生活的节奏,家庭是她最大的愧疚

 

十几年来,肖曙芳除了出差,每天都在病房里度过,几乎没有休息日。一部分原因是愿意到PICU工作的人少之又少,现有人员一直是超负荷运转,24张床位,医生、护士、护工加起来才48人,年收治量已高达1480人次,所以她不能松懈。更多的,是肖曙芳对患儿的爱和责任,已经深入骨髓,成为了本能。

 

>除了治疗,PICU医护人员还必须照顾患儿的日常生活,包括喂奶、喂饭、清理大小便等。

>和美国密歇根大学附属MOTT儿童医院儿科专家交流儿童急救。

护士长钏新说,两年前有一次肖主任在病房摔倒了,腿部骨裂,她的第一反应不是痛,而是急躁地说:摔成这样还怎么看病。由于心里牵挂着正在抢救和治疗的孩子,她硬是跛着腿坚持完一天的工作。骨科医生给她检查完伤势,建议休息三个月才能康复,她没有遵从医嘱,还是每天奔忙在病房,跛着腿抗了一年还没恢复。直到现在她的伤腿还是留下了膝关节容易肿大的老毛病。

 

肖曙芳对于患儿乃至同事孩子的爱和关心是毋庸置疑的。对每个收治孩子的情况,事无巨细她都了如指掌。除了查房、指导制定治疗方案、指挥抢救,她还亲自参与日常的诊疗工作,亲自查看患儿的治疗落实情况和治疗效果。晚上临睡前给科里打个电话,已经是她类似于强迫症的习惯,听到值班的医生、护士汇报完孩子们的情况,她才会躺下休息。半夜手机一旦响起,她又会毫不犹豫地回到病房,日复一日,从不懈怠。即使是同事的孩子感冒发烧等小病,她都会记在心上,及时过问。

 

但同样为人母,肖曙芳说自己最亏欠的就是女儿。一次,为了抢救病人,她把高烧40度还在上小学的女儿独自留在家里,等她回家时,看见女儿边哭边用冷水给自己擦浴降温,整个床都湿了,肖曙芳自己也大哭起来。还有一次,为了满足女儿的心愿,筹划了很长时间的九寨沟旅游终于成行。刚刚到达九寨沟,女儿欢呼雀跃,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光是如此珍贵而快乐!可是一通科室同事打来的电话,瞬间使空气凝固了。一个重型瑞氏综合征的小患儿病情有反复,科室人员正在全力救治。肖曙芳反复在电话里叮嘱抢救要点,同事们也回复:务必安心,电话报告只是让她知晓孩子的病情,因为在出门前她对这个孩子的治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是最终,她还是放心不下,说服女儿取消了随后的日程,女儿含泪和妈妈踏上归途。现在女儿也大了,但肖曙芳说自己从小学到大学毕业都没好好照顾过她,只希望退休后能帮她带带孩子,尽量补偿一下。

 

丈夫说,家只是你的旅馆。但说归说,深夜送她到医院仍然是常事,偶尔还会心疼地把熬好的汤送到医院。她古稀之年的父母都是退休医务工作者,不仅不需要她分心照顾,反而十分理解和支持她的工作。80岁的老父亲在参观了新的PICU病房后郑重地说:“单位给了你这么好的条件,一定要好好干,要更努力才行。”

 

"压力大,真的太累了,也想陪陪家人",肖曙芳有时候也会情绪低迷,“但每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我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总要有所取舍。”看着那些或昏迷或青紫、生命岌岌可危的孩子,看着他们无助的父母,她不可能停下脚步。

 

当然,工作带来的不仅是压力和疲惫,也有刻骨铭心的快乐。每一次把孩子成功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肖曙芳和同事们都会忍不住喜笑颜开;每到年节,都会有家长带着早已健康成长的孩子来看望她,由衷地叫一声“肖妈妈”;还有的家长会给她带来手工缝制的袜子,端来煎好的野生鱼……距离较远的家长会发来孩子的照片,看着那些孩子们的笑脸,是她最满足的时刻。

 

曾有领导问她,有没有考虑过换个轻松点的岗位?她坚决地说,从来没有考虑过要离开,PICU就是她的阵地,只要还能干得动,就绝不退缩。

 

【本刊 喻勇采访整理】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