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耕文明演进史

夏商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256年

 

夏、商、周是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的过渡时期,农业生产关系的剧烈变革与生产力水平的显著进步,激发、创造着灿烂的思想文化和物质文明。

 

 

>耒耜

 

>爵、角、斛

彼时农业生产工具仍然以木石为主,少量采用青铜工具。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他们大多喜欢饮酒,将大量粮食用来酿酒,夏桀终日饮酒作乐,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他们还铸造了各种青铜酒器,商朝贵族好饮酒,青铜酒器的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商朝晚期,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落,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是农耕文明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那时,我国已确立了耕作与时令的关系,按季节种庄稼,不违农时,修建大型农田水利设施,形成了整套田间灌溉系统。

 

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那时,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发掘出一批铁制农具。

 

 

>铁制农具

此外,在春秋末年,人们已使用牛来耕地。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两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两汉时期,精耕细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我国农耕文明发展至中国古代第一个高峰。西汉的铁犁,装上犁壁后,能够在耕地的同时,完成翻土的过程,使得耕地效率大为提高。

 

>铁犁

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他们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0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文明跌入低谷。那时,伴随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受到极大冲击,许多农耕地区游牧化,农耕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农耕文明重现繁盛。

 

>牛耕

虽然如此,但东晋南朝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术的重大进步。那时,我国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隋唐-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隋朝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大运河的开通,成为沟通富庶经济地区与国都的纽带。

 

>筒车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隋唐农业发展的特点

 

江南地区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大面积提高。

 

圩田更加普遍;

 

放火烧山,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

 

农田灌溉的发展和农具的改进

 

大运河利于农田灌溉;

 

唐设职官管理水利;

 

创制筒车和曲辕犁。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

 

宋元时期,我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农耕文明呈现全面发展态势。那时,农业优势南北易位,传统农具完全成熟,稻麦取代粟,上升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南方形成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由于宋朝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较大推广。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在宋代,复种技术也得到推广,江南种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两种,种植和收获的时间不同。南宋时冬麦和晚稻两熟制也得到大面积推广。自宋代开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的西南方向拓展,江南经济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完成。

 

>元代王祯所著的《农书》,第一次从全国范围内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总结中国农业生产经验的综合性农学巨著,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农业生产工具,颇具特色

 

明清时期-公元1680年~公元1911年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经济上也呈现繁荣景象。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撰写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三亿亩。

 

>中国古代的《氾胜之书》《齐民要术》《陈敷农书》《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统称五大农书,这五大农书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农学专著中的杰作。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