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建筑:理想的栖居,散落的传承

民居

 

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

 

因它分布之广,数量之多

 

并且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关

 

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

  

 

中国的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民间建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民居,作为传统建筑内容之一,因它分布之广,数量之多,并且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社会经济形态密切相关,故它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它们依托于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阶层的文化特征,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成就了不同的景观。

 

北京四合院

 

“一方四合院  盛满人间清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我国一种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四”指东、西、南、北四面,而“合”指的是四面房屋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

  
  

 

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绰疏朗,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庭院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四面房屋各自独立,又有游廊连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闭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强的私密性,关起门来自成天地。

 

三进院落的四合院是明清时期最标准的四合院结构,布局最为合理、紧凑,也是老百姓最常采用的形式。

 

名人与四合院

 

一直以来,北京都居住着许多久负盛名的文化巨匠,他们吟诗作赋、挥毫作画,那些精彩的等身著述和豪迈言论成为中华文化最宝贵的财富。他们所居住的四合院,每一处砖瓦都记载着他们的情怀,也隐含着他们的生活志趣。

  

 

老舍,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1949年,老舍从美国回国后托人买下北京灯市口丰富胡同19号这个小院。在这里,老舍先生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16年,期间写下了如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以及未完成的自传体小说《正红旗下》等24部著作。

 

老舍故居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大门坐西朝东。一进二门有一块很少见的五彩影壁,春节前后影壁上会贴上“抬头见喜”和“福”字,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是老舍夫人的卧室兼画室。西耳房是老舍自己选的卧室兼书房。

 

老舍先生和夫人胡絜青在院里种上两棵柿子树,秋天丹果累累,小院得名“丹柿小院”。 老舍的女儿舒济说,小院的菊花和丹柿最美。空中有丹柿,地上有菊花,小院的美铺天盖地。

 

住在布满柿子和菊花的院落中,老舍写文,夫人画画,把日常生活过出了美意和文气。老舍在《养花》中总结道:“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鲁迅,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   、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1912年,鲁迅从南京来到北京教育部任职,直到1926年,他离京去厦门大学任教。在北京,鲁迅生活了14年,从一名公务员成长为伟大作家。14年间,鲁迅长期居住过四处地方,其中有两处为四合院:八道湾11号和宫门口西三条21号。

 

八道湾11号

 

为了将远在绍兴的母亲与家人迁至北京,鲁迅跟弟弟周作人合伙,买下西直门内八道湾胡同一座四合院。1919年12月29日,鲁迅全家搬进此处。

 

这一处四合院内,分正院、后院和西跨院三进,鲁迅与母亲、夫人住前院,周作人及其“苦雨斋”在后院。就在这里,周氏兄弟写出了几部公认的新文学最重要的作品,如鲁迅的《阿Q正传》《故乡》《呐喊》等著作。

 

宫门口西三条21号

 

宫门口西三条21号是鲁迅1924年春花800大洋买下的,也是其在北京的最后居所。西三条21号占地只有四百余平,是一所标准四合院的占地面积。

 

刚购入时,由于房子太破旧无法居住,所以鲁迅先生从房屋设计到拟订《做法清单》,从请瓦工、木工、油漆工到“看卸灰”“买玻璃”都亲手操办,从确定购买此房到修建完成,鲁迅整整忙了大半年。

 

虽然这是一处标准四合院。但是也有不同之处,一是明间背后的老虎尾巴,一是正房背后的后园。前者鲜明地保持着鲁迅的个人印记,后者则流露出鲁迅对故乡的怀念。“老虎尾巴”面积不到十平方米,陈设简单,只有一桌、一椅、一柜、一榻。正是在这个不起眼的“老虎尾巴”里,鲁迅写下了《野草》《华盖集》的全部和《华盖集续编》《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部分文章以及200余篇译作。

 

山西晋中大院

 

“北在山西,南在安徽。”

 

晋中大院也叫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向来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而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

 

晋中大院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兼具南北建筑文化。这里的建筑群将木雕、砖雕、石雕陈于一院;将绘画、书法、诗文熔为一炉;将人物、禽兽、花木汇成一体,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晋中大院的前世今生

 

晋中大院的诞生与兴盛一时的晋商有着必然的联系。明朝初期,商人以力役和实物向国家换取盐引专卖权,控制盐铁资源的国家政权则视边防军情缓急,定期或不定期召商输粮。这一政策让山西、陕西商帮以临近边镇的地利优势,捷足先登,成为国家第一批有合法身份的官商。

 

晋商长期经营盐业、票号,明清时期创造了五百年的晋商传奇。随着山西商人走南闯北、财富越积越多的同时,植根于人心的儒家文化使得这群足迹天下的商贾们在腰缠万贯后仍然回到故土,大兴士木建造家园。

  

 

晋中大院建筑特点

 

山西的豪宅大院,建筑雄伟,精雕细刻,匠心独具,称得上北方地区民居建筑艺苑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第一:山西大院结构严谨,一般呈封闭结构,有高大围墙隔离,具有严谨的封闭性和防御性。这种高大城堡式的设计,一方面适应了晋商男子外出经商,女眷老小在家安居乐业而无后顾之忧的务实需要,另一方面这种建筑格局,具有私人领地的意义,显示房屋主人的财富地位,彰显建筑宏伟壮观之气势,也反映出晋商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

 

第二:大院内部以四合院为建构组合单元,沿中轴线左右展开,院院相连,形成庞大的建筑群。大院的主要建筑物如厅、堂、尊长住房等,均排列在中心主轴线上,附属房屋则位居次轴。中轴线上的前段以“前公后私”“前堂后寝”为原则,把社交活动与生活起居场所分置前后。这种房屋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宗法礼教制度,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

 

第三:院落多为东西窄、南北长的长方形,院门多开在东南角。大院形成的建筑群通常会构成某种图形样式,如乔家大院呈“囍”字形、王家大院呈“王”字形、曹家大院呈“寿”字形,都是取吉祥喜庆的寓意。

 

大院的内部建筑多是单面坡屋顶而不是双面坡。这种单坡屋顶,后墙高耸,整个屋顶从后向前倾斜,从建筑用途看是为了防风沙、流雨水,从文化层面看是避免雨水外流,“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种建筑结构成为晋商大院建筑文化的特色和亮点。

 

在内部细节上,大院将木雕、石雕、砖雕融于一院,同时以书法、绘画、诗文点缀,用人物、兽禽、花木装饰,将传统工艺之美与传统文化之美运用到极致。繁琐讲究的雕饰,不仅仅是为了美观,还对居住于此的人起到无声的教化熏染,使其遵循其道,养成习惯。

 

山西大院的设计体现了晋商在中国农耕经济基础之下的价值观,反映了中国文化追求内在含蓄和私密性的特点,以及大院主人身居高墙深宅、寻求安全感和归宿感的文化心态。

  

 

徽州 徽派民居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徽州,粉墙黛瓦,云开雨霁。朦胧之景,倾尽了人们对浪漫的想象。千古徽商,历经繁华跌宕,如今,他们所遗存的民居,仍于山水之间,展现一如往昔的温婉姿态。

 

 古徽州位于皖、赣、浙三省交界之处,群山并列,川谷崎岖,自古就有“山限壤隔之地”之名。徽州民居,作为当地传统风格的民居样式,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一个重要流派。

 

受封建宗法制度的约束,和光宗耀祖责任的驱使,发了财的徽商们,把大量的财富带回家乡,不仅建园第、修祠堂,还以其雄厚的财力去推动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州刻书、徽州戏曲等一大批徽州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徽州民居外墙虽然朴素,但住宅内部往往却极其奢华,砖雕、石雕、木雕的构件被大量采用,财大气粗的徽商住宅,占地面积之大,内部设施之完善,又集彩绘、三雕于一室,被后人称之为“民间故宫”。

  

 

徽派民居——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交融的最高境界

 

“枕山、环水、面屏”是徽派建筑民居选址的一般规律。从选址和布局上,徽派建筑讲究风水效果,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村落往往依山傍水,取地势高爽、视野开阔之利,得自然水系之便。

  

 

这种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村落布局,巧妙利用自然环境的特点,起到了调节风向、风力、温度、湿度的作用,青山古树之间,有山泉溪水之便利,以青山绿树为屏障,青瓦白墙高低错落,野鸟家禽交相鸣啼。建筑与环境相互渗透,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宛如一幅凝固的中国山水画。

 

徽派建筑特征一:天井

 

徽州民居大多设有“天井”,“天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天井的设计使得屋内有充足的光线和良好的通风效果,同时与徽州的经商传统也有很大关系。按风水理论,水为财之源,经商忌讳财源外流,天井能聚集屋面雨水,名曰“四水归明堂”,以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徽派建筑特征二:马头墙

 

徽州民居以木结构为主,木结构房屋易遭火灾,为避免火势蔓延,于是产生了“马头墙”。“马头墙”又称“封火墙”,是在居宅两端墙顶砌筑的高出屋面的山墙,用于防风、防火。“马头墙”的构造随屋面坡度层层迭落,以斜坡长度定为若干档,墙顶挑三线排檐砖,上覆小青瓦,并在每只垛头顶端安装搏风板,因形似马头,故称“马头墙”。粉墙黛瓦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又一重要特征。

 

徽派建筑特征三:三雕

 

除了标志性的天井与马头墙,徽派古民居建筑在审美追求上的另外一项突出的表现就是广泛采用木雕、砖雕和石雕,并显示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平。

 

木雕:木雕在徽派古民居建筑的装饰雕刻中占主要地位,其表现内容和雕刻手法皆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异。各种木雕层次丰富,繁复生动,且不饰油漆,通过高品质的木材色泽和自然纹理,展示雕刻的精细和生动,显得格外古朴典雅,精致富丽。

 

砖雕、石雕:大多镶嵌在门罩、门额、窗楣、栏杆、漏窗、照壁上,采用浮雕、圆雕和镂空透雕等手法,在大块的青砖或青石上雕刻着生动逼真的人物、虫鱼、花鸟及八宝、博古和几何图案,错落有致,栩栩如生。

 

千年村落,徽派建筑代表——宏村

 

宏村,古称弘村、七侠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东北部,素有“画里乡村”的美称,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1162年),距今约有900年的历史。宏村拥有十分奇特的格局,其状如牛,村中两个古树,白果树和红杨树是“牛角”,南湖如牛肚,水圳像牛肠,加上曾经的四座木桥作为牛腿。

 

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徽派建筑140余幢,包括民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宏村古建筑群为明、清、民国时期徽州民居建筑群。宏村的徽派建筑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代表建筑有南湖书院、乐叙堂、承志堂等及百余幢明清时期民居。2001年,宏村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客家土楼

 

规模宏大的客家土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

 

客家土楼:人心聚向的故土乡愁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南迁后的历史文化遗产,风格独特,是中国五大民居特色建筑之一。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结构奇巧、种类齐全、数量众多、内涵丰富等特点而著称,并屹立于世界古民居建筑之林,被称为世界古民居建筑的“活化石”,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建筑水平都是世界古民居建筑的典范。

  

 

土楼始建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在两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原因,黄河流域的中原汉人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南下大迁移,先后定居南方的广东、福建、江西、香港新界等地。因为离开中原故土,所以这些南下迁移的汉人一直自称为“客”,寓为客居他乡之意。古代当地官员为这些移民登记户籍时,亦立为“客籍”,称为“客户”、“客家”,此为客家人称谓的由来。

  

 

这些汉人在迁徙的过程中虽然躲避了中原的战争,但南迁的他们却受着当地土匪、猛兽的侵扰。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于是“土楼”这种房屋结构的建筑诞生了。

 

客家土楼是客家人世代相袭、聚族而居、繁衍生息,并用夯土墙承重的大型群体楼房住宅,是客家民居(客家围屋、客家围龙屋、客家土楼)三大类别之一,主要分布在福建和广东地区。

 

客家土楼结构

 

客家土楼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建筑风格古朴粗犷,建筑结构独特新奇,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建筑功能齐全实用。它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溪流,与青山、绿水、田园相映成趣,构成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绚丽图画。

 

客家土楼建筑材料全部就地取材,其外墙壁下厚上薄,厚处可达1.5米。夯筑时,先在墙基挖出又深又大的墙沟并夯实,埋入大石为基,然后用石块和灰浆砌筑起墙基。接着就用夹墙板夯筑墙壁,土墙的原料以当地粘质红土为主,掺入适量的小石子和石灰,经反复捣碎拌匀,俗称“熟土”。一些关键部位还要掺入适量糯米饭、红糖,以增加其粘性。

 

夯筑时,要往土墙中间埋入杉木枝条或竹片作为“墙骨”,以增加其拉力。经反复的夯筑,土墙犹如钢筋混凝土般坚实,墙外面抹了一层防风雨剥蚀的石灰,增加了防风、抗震能力。土楼内墙一般用砖砌筑,窗台、门廊、檐角用当地的木材,并雕刻美化。

 

客家土楼呈圆形、半圆形、方形、五角形等,各具特色,其中圆形土楼最为突出。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照不同的半径,一层层向外展开,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楼中可堆积粮食、饲养牲畜,有水井。

 

田螺坑土楼群,著名的“四菜一汤”

 

在号称“土楼王国”的南靖,成千上万古堡式建筑座落在小溪旁、田野间,如“地上长出的蘑菇”,似“天上掉下的飞碟”,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最为有名的要算田螺坑上的土楼群——“四菜一汤”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方形的这座土楼叫做步云楼,圆形的四座土楼叫做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和文昌楼,其中步云楼是最早建成的。五座土楼如一朵梅花般在群山中绽放,展示着古人的美学视觉和建筑精粹。2008年7月,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