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之路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小康”最早在汉语语汇中出现,可以上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西周时期,《诗经·大雅·民劳》有载“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意在劝谏统治者与民休息,以期河清海晏。而“小康”从古代朴素的理想变为一种可期的社会状态并频繁出现在中国人的日常表达中,则是源于41年前的一场会见。

  

 

在很多人的记忆中,1979年底是个难得的暖冬。温暖不仅出现在气象记录中,也松动了人们精神世界里长久的坚冰。这年冬天,邓小平在北京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并将其与“小康”这个两千多年前记载的理想社会状态联系起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他这样说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总产值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伟人即便高瞻远瞩,也未曾料想中国经济会以人类历史上从无先例的速度持续增长了四十年。毕竟在当时,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刚把工作重心拨乱反正到经济建设上来,全国贫困人口达7.7亿,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全国上下尽管精神振奋却也只能在实际工作中“摸着石头过河”。而同时期的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正准备走进战后最繁荣的一段黄金时代。据说在东京街头,没有一万日元(相当于80年代的120多元人民币)是叫不到出租车的,东京高昂的地价让日本人喊出了“买下美国”的豪言壮语。与车水马龙的东京相比,当时的北京大街上,自行车才是主流,零星驶过的几辆面包车显得街道愈发宽阔空旷。

 

“小康”,一般认为是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生活状态。审视与发达国家巨大的落差、自身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人口负担,“小康”在当时是个实事求是、理性且能触及到的目标,此后中国的发展基本沿着温饱-小康-基本现代化的路线向前推进。

 

“小康”的目标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第一次被写入了党代会报告,这次会议明确把“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作为战略目标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并设想到2000年“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

 

五年后的十三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分三步走:第一步,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实际上到八十年代末,第一步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这也是减贫速度最快的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5年,仅用7年就“消灭”了2.5亿贫困人口的一半。不断刷新的记录和大幅提前完成的各项指标,突破和校正着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认知,既定目标被一再超越,日新月异的形势敦促人们不断在发展中寻找新的锚点。

 

1992年以小平南巡为标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从改革开放到十四大召开的1992年,14年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了一番还多,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经济实力增长最快、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1997年,在“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实现后,为更好地向第三步过渡,党的十五大把第三步的战略目标进一步细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即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下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今天为我们所熟知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经过15年艰辛“叩门”,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终于在新世纪之初为中国开启,由此展开堪称中国在全球经济史上最辉煌的十年,GDP翻了四倍。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虽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因此在这次会议上,“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提法出现了。会议结束一个月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成功,当时的影像记录了南京路上欢呼的高校学子高举“相约2010”的条幅。2010年,上海世博会打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这座曾经的远东第一大都市再次以蓬勃开放之姿,成为世贸十年中国巨大进步的缩影,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当年另有一件大事发生,中国经济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未来这个身位差将越拉越大。从邓小平与大平正芳会面提出“小康”目标到超越日本,中国只用了短短30年。时间的残酷和悲悯,都在于它经不起回看。

 

自21世纪初国家统计局就开始研究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根据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大方面23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显示,2010年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愈接近目标,脚步就愈紧迫。到了2012年召开的十八大,把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改了一个字,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就为一切工作划定了一个笃定的节点:2020。同时,十八大继续重申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放到浩荡两百年的坐标轴中,从此,“两个一百年”成为凝聚和鼓舞中国人的精神动力。此外,在“小康”前面加上“全面”,从原先指向的经济领域扩展到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范畴的全方位“小康”,这意味着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十八大后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对应解决发展动力、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内外联动和公平正义的问题,以此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7年十九大召开前夕,世界银行行长说,中国解决了8亿人口的贫困问题,“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中国对减少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贡献率超过七成。过去5年,中国有6000多万人口告别贫困,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降到4%以下。十九大报告指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此外,十九大报告首次阐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直观反映在人均GDP上。2019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接近100万亿元大关。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从200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9年跃上1万美元,用了不到20年时间。2007年十七大时提出的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提前超额完成。同年,中国贫困发生率降到0.6%。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全面“清零”只剩最后的551万人。在一项项指标的“提前完成”“超额完成”中,中国步入了2020年这个意义非凡的历史节点。

 

然而,当全国上下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最后冲刺之际,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疫情突然降临。十九大报告曾经9次提到“风险”,“如果发生重大风险又扛不住,国家安全就可能面临重大威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就可能被迫中断。”好在中国抗住了这次风险,经济亦承受住了“压力测试”,呈现出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等特点。迈向全面小康的节奏没有乱,步履不会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20年贫困县全部摘帽!正如三十年前的党代会所说的那样,“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又基础落后的国家,人民普遍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无疑是一项宏伟壮丽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

 

40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有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至关重要的一级。

 

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欢用“国运”来解释平地惊雷般的崛起和无力挽回的衰落,当面对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也很难重演的持续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时,只有中国人自己知道,哪有平白无故的运气,有的只是十四亿人向着一个目标迈进时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牺牲、是脱贫攻坚中与哪怕一个数字甚至一个小数点死磕到底的朝夕之争、是在风云变幻的历史潮流中不改初心笃定向前的坚韧与毅力,也只有中国人自己知道,从两千五百年前“小康”成为古代先民朴素美好的“天下梦”,到近代以来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抗争,再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惊心动魄的发展,“小康”从理想变为现实的背后,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走过了怎样的道路。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