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者说
鲁明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院长助理、外III部主任、神经外五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长期从事神经外科临床与科研工作(主要从事颅内肿瘤临床诊疗),致力于显微神经外科研究近30年。成功开展神经外科疑难和常规手术数千例,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尤其是垂体腺瘤、听神经瘤等颅底肿瘤)、严重颅脑损伤、动脉瘤、脑血管畸形、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手术治疗上有较深的造诣。

 

鲁明: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世界不再喧哗

 

脑干是生命的中枢,主宰着人的呼吸、心跳和意识。因为手术需要,我常常“闯入禁区”在这里动刀子,用医学界的话来说,就是“在万丈深渊上走钢丝”。即使到今天做过大大小小几千例手术,一进手术室,我的神经依然也必须保持高度紧绷状态。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细节都关系到患者的健康、生命,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

 

古人把医生定义为治病工,就是要求医生把治病这个工作精雕细琢,给予患者更专业、更有效的治疗。我拿起手术刀的那一刻起,世界不再喧哗,只有大脑在思考,眼睛在注视,双手在忙碌,直到手术结束,才知道肚子饿了,腿麻了,衣服汗湿了。

 

桌椅板凳没做好,可以重来。但手术不行,能做到99.9%的成功率,就不能只给自己99.8%的要求!每一个合格的治病工,都必须如此。

孙磊
华润置地酒店事业部成本管理副总监。毕业进入华润11年,先后经历建筑公司、城市公司、区域公司、总部公司的组织变革,也经历住宅、万象城、华润大厦、君悦酒店的项目历练,参与组织精益项目《建立沈阳大区成本管理体系》获评优秀黑带,后经置地总部倡导在置地范围内推广,以及《建立酒店物业决策指标体系》获得2015年度华润置地总部精益管理评审第一名,曾多次荣获公司优秀员工,获集团2015年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孙磊:工匠精神,就是没有遗憾

 

说到“工匠精神”,其实就是踏实做好三件事:找出重点精细化管理,建立客户思维,做到完美极致。在非重点上追求极致是南辕北辙;自以为是的追求极致是闭门造车;想到了但没有做到多半是手脚还不够勤快。

 

这也是我对自己所在部门发展战略的领悟:一是紧紧围绕投资回报去开展酒店精细化管理工作,关键动作部门总要先问问“回报怎么样?”。二是要有客户意识,部门要求大家要去自己的酒店铺铺床单、做做服务;做精益项目,要求采访单个客户不低于40分钟而且必须要听吐槽,都是这个意思,客户所想才是你值得钻研的。三是要追求极致,对标就是一个好办法,别人怎么做的?有没有更高层次和格局的“极致目标”呢?做酒店决策精益提升,分解问题,细化指标260项,先比商业、比住宅、再比万达、比香格里拉,然后关起门来逐项的充分研讨,最后再下改善的结论,才感觉自己确实穷尽了所能,没有了遗憾。

我想“工匠精神”的结果,就是没有遗憾。

黄冠峰
就职于太平洋咖啡华南区。除承担门店内多项工作、协助日常管理经营外,他还在咖啡专业技能培训方面组织区域内咖啡专业小组,分享咖啡专业知识,推动区域提升了饮品制作水平。曾获得2015年太平洋咖啡“创意拉花”大赛冠军 ,2015年太平洋咖啡中国区咖啡师大赛第五名。

 

黄冠峰:一杯完美的咖啡,蕴含咖啡师的诚意

 

第一次接触拉花,是我在2012年8月刚进入太平洋咖啡的时候。为了能成功拉出第一款图案,我上网收集了大量的拉花视频,研究视频中咖啡师的每一个动作,并在闲暇时不断练习,每天平均要拉20杯咖啡左右。为了节省练习成本,我买了一只咖啡杯,在家用酱油、洗洁精替代咖啡和牛奶练习拉花,4个月后,我终于顺利拉出了桃心和树叶两款造型,内心的欣喜继而转化为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我喜欢拉花,喜欢给顾客奉献一杯充满乐趣和暖意的咖啡。现在,我能熟练拉出公司推荐的全部6款拉花图案,看到顾客充满惊喜的笑脸,我也感到无比幸福。有时,看到小伙伴在咖啡机上取热水制作咖啡,我会建议他们从开水机取热水,因为通过咖啡机自带的锅炉频繁提取热水,就会造成锅炉内水压不稳,甚至产成水垢,这样都会影响到萃取咖啡时咖啡的品质。我相信,一杯完美的咖啡,不仅在于每一个细节的精致,还应该蕴含咖啡师的诚意。

郈学友
华润雪花啤酒广东区域公司汕头工厂包装部经理。曾发表《如何降低啤酒厂二氧化碳气化装置的能耗》、《冷却水泵的节能控制方式》等论文,2015年获评华润集团优秀员工。

 

郈学友:创新,或许是另一种自我否定

 

《论语·子罕》有云,“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意指拥有高远的志向、钻研的精神,才能达到极高的水平。这既是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是精益管理的真谛。记得2015年6月,我们工厂的产品第一次参与总部的品评,得分不高,原因是“洗瓶机出瓶温度太高,达到45℃”。说实话,在此之前这个指标从未引起关注过。以自己对洗瓶机的了解,我很快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改进的方法,但是鉴于此种方法会造成能耗增加,我没有采用,而是希望能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洗瓶机上盯了近一个星期后,终于有了更深入的想法。

 

我将清水、温水、热水各槽的内部循环溢流口高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原来的高度太高,降温水经常没来得及循环,就从侧面的排污管流掉了,我将溢流口下降了50mm,发现水可以正常循环了,瓶温也下降了3℃,但还不达标。于是我在想,包装好些设备需要加热,这些热量能不能用到别的地方去,这样温度不就降下来了,于是着手进行管路的改造,改造过程很辛苦,但看到运行效果时,非常欣慰,不仅出瓶温度降到了35℃,而且蒸汽单耗也下降了20%。创新或许就是这样,在自我否定中一步步地完成工作标准的提升,精益没有止境,才能推陈出新。

曾玉才
1999年上水屠房开业时即加入公司,至今已在公司工作17年,目前是华润五丰香港肉食事业部上水屠房猪部的屠宰员。

 

曾玉才:屠宰也是一门“艺术”

 

屠宰员,在旁人看来,不过是手握一把屠宰刀,宰宰牲畜、切切肉的工作。但其实,屠宰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很高,中国历史上,庖丁解牛成为传世佳话,屠宰工作可称之一门“艺术”。屠宰从业人员必须对牲畜的身体构造有一定认识,在有些发达国家,大学甚至开设了专门的屠宰专业。

 

上水屠房目前采用中西方结合的反手刀开肚法,这种技法解决了刺破内脏难题,也成为了上水屠房屠宰关键工序的一大特色。我们每天每条生产线要屠宰近2000猪只,流水生产线不停运作,每只猪间隔只有10秒钟,屠宰员手起刀落,快而准,必须在10秒钟内准时且无误完成开肚工序。这当中的关键在于掌握反手刀法,反手刀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正手落刀所造成的割穿肠脏的情况。落刀深浅要把握好,多一分太深,易伤到内脏,少一分太浅,猪肚皮划不开。还要注意握刀手法和一刀撑落,不要反复切开。因为当落刀时,肠会向外涌出,若翻刀再割,同样容易割穿肠脏。我就是负责开肚的屠宰员之一,刚进公司时我们每天猪只开肚残次率很高,经常接到客户的投诉,现在我每天要完成近400猪只开肚,并且残次率大幅度降低,同事说我是“刀神”,但我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名工匠。

程学农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矽科研发一部和二部研发总监兼总经理助理。1997年毕业后进入公司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开发了多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产品,发表论文多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个、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个,另有多个专利在批复中;曾多次荣获公司10佳优秀员工,荣获公司“十一五”科技成果银奖,荣获2015年无锡市劳动模范、2016年江苏省劳动模范称号。带领的团队承担过两个国家项目,研发的产品五年来年均销售额1.5亿元人民币,年均毛利额超3000万元。

 

程学农:好的设计从来都不靠运气

 

作为一名有着19年工作经验的华润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我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分为两点:

 

一是匠心。就是要注重细节,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IC产品的成本构成、质量稳定性,绝大部分取决于设计初期,集成电路设计要求不仅仅是零容错,还需要结合工艺设置足够的冗宽,兼容多种多样的整机和板卡外围要求。一颗好的集成电路产品从来都不是靠运气达成的,一定是精雕细琢,关键点、非关键点都需要考虑周全。从电路逻辑的交流、直流工作点的设置,到根据电流、频响要求选择相应的器件模型;从总体架构的层次定义、到根据电路实际使用环境需要,选择匹配的工艺;从版图总的布局,到器件的对称性,及至关键铝线的走向、长短,ESD、LU性能的考量等等,每一步都需用心理解。

 

二是匠艺。古有庖丁解牛、鲁班造锯,匠人的工作绝非简单机械的劳动,庄子曰:“技进乎道”,而“技”就是匠艺。智能化、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广开方便之门,作为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也应与时俱进,善用、巧用工具,积极提升工作效率、改善工作质量,努力寻求技艺突破。

付豪
华润置地建设事业部工程管理部副经理。2010年加入公司一直从事精装修专业的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先后经历了北京凤凰汇(国家优质工程)、成都万象城(鲁班奖)、沈阳悦府(广厦奖)、青岛万象城、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等项目,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项、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2项、省市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10余项,多次参与华润置地精装修专业工艺标准的编制。

 

付豪:我为城市做“名片”

 

六年前的那个夏天,与我同一届入职的四十多位伙伴,被开往不同方向的列车带去各自被分配的地方。分别那天,我眼前勾勒出一个画面:若干年后,当我们回想往事,会发现自己已在不同的城市留下一张张精美的名片。作为精装修工程师,专注、精确、极致,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一种习惯。一个项目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需要我们精心打磨。平日里,细微工艺的研究看似枯燥,实则微妙,每一处深化设计带来的质量提升、效果优化,每一个挂件1mm的调节量对饰面接缝高低差的改善,每一块石材乃至0.1mm的平整度误差消除,每一条木作纹理的切刻与雕琢……都会带给我一丝欣喜和成就感。在做青岛万象城的时候,整个工程有近3.2万米的弧形线条元素,地面水刀石材、檐口石膏板弧线、弧形铝板、台阶造型……我们一米一米地检查丈量,不想错过每一个细节。我想,只有拥有完美品质的工程,才能被称之为城市的名片。如今,当初和伙伴们分别时的画面,已真实地呈现在了自己的眼前。

郑凯夫
华润武钢医院创伤手足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从事创伤外科、骨外科工作15年,在创伤急救、肢体严重创伤、胸腹部联合外伤、四肢长骨骨折以及手足外伤的显微治疗方面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有多篇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

 

郑凯夫:用鸡翅、猪蹄练习基本功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十几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手术台上目睹了一位外科前辈将一位乳腺癌患者淋巴结清扫时,动作柔和精准,行云流水,将腋窝一条条血管、神经游离得如解剖图谱一般清晰,手术结束后,在更衣间里,深受震撼的我问前辈,“您是怎么做到的?”前辈脱去已经湿透的手术衣,淡淡一笑说道:“其实外科医生做好了就是一个熟练工匠”。记得当时参加工作不久的我,志向远大,却逐渐在重复而单调的工作中陷入迷茫困惑,前辈的这句话给我很大启示:庖丁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于硎,优秀的外科医生应当摒弃浮躁、精致精细,执着专一才能在手术台上方寸之间游刃有余。以后的日子,白天查房、换药、下医嘱、上手术、写病历、查文献,夜晚就在实验室里用鸡翅、猪蹄练习显微基本功,终于有一天我也能熟练地将细若发丝的微小血管吻合成功;业余时间看专业论坛,学习高手的手术技巧,结合患者实际创面情况不断揣摩,终于我也能成功完成各种皮瓣移植手术,解决患者的痛苦。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里写道: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学医之人必须有“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匠心”,方能铸就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大慈恻隐的“仁心”。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