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涅槃之路

在一片掌声中,华润化工走上了集团2017年优秀业绩奖颁奖典礼的领奖台,接过了所有化工人用坚持与汗水换来的奖杯。回望当年,涅槃之路上的艰辛刻骨铭心,做行业领军的追求却始终不变。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华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旗下的化工业务部门,到如今聚酯产能规模达160万吨/年的实业型公司,华润化工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

 

一次是1990年-1998年间,国家外贸经营权开始下放,化工品进出口管制逐步放松,这对当时的华润化工而言,政策优势已丧失,以前习惯的化工品国际贸易代理业务模式面临淘汰。1998年,华润化工审时度势,利用与国外知名化工企业紧密联系的渠道优势,从化工品进口、报关、仓储直至分销配送至终端客户提供了一整套服务,在华南、华东地区形成了液体化工产品的分销业务网络,奠定了化工在国内液体化工品分销领域的行业地位,成功实现从国际贸易代理到分销模式的转型。

 

一直以来,化工管理团队始终坚持在业务一线摸爬滚打,对上下游客户及行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国内化工品长期依赖进口的态势终将不可持续,国内石油化工品产能将大幅增加,自给水平将逐步提升,分销业务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华润化工必须要尝试第二次转型。


2007年,华润化工从当时的华润石化中分离,发展的方向变得模糊。此时恰逢常州华源蕾迪斯破产重组,华润化工紧紧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主动迎接挑战,接手华源蕾迪斯,整合利用好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通过破产重组的方式使得华源蕾迪斯得以重生,顺利实现了从分销向制造业的转型,成为集团一级利润中心的华润化工正式确立了以聚酯业务为核心的模式。

 

在随后的5年时间里,公司又收购了常州安德利,迅速完成两间聚酯企业的整合,在常州和珠海基地陆续新建了三条30万吨新装置,新建常州码头储罐,对常熟码头进行升级改造,华润化工聚酯瓶片产能迅速跃升到130万吨/年。成功完成两次转型后的华润化工,规模迅速扩张,风光无限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

 

2013年是化工急速扩张后的第一年,但也就是这一年,化工的经营业绩首次出现了亏损。低迷的外部环境,加上化工自身应对变化的准备不足,产能集中释放,整体的资源配备,包括客户管理、产供销对接等并没有跟上发展的速度,直接导致了短期业绩滑落。一时间,流言四起,士气低落,华润化工内刊也就业绩滑落的问题对公司高层进行过专访,直面这一问题时,从与管理团队的交流中能深深感受到他们的失落、自责与反思。

 

经历这一挫折的华润化工意识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性,决定把资源及管理的重点逐步聚焦到效率和效益的提升以及业务与管理模式的创新上。2013年,华润化工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开始探索生产型供应链服务模式,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整合行业上下游资源为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公司通过月度S&OP会议和市场经营分析会议联席召开,加强各部门的联动,实现采、产、销无缝连接,内部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运营机制,并进一步提高了决策效率。同时以期现结合灵活调节公司的整体头寸,调整原料采购节奏,有效规避了行情波动风险。经历低谷的华润化工厚积薄发,规模优势逐渐发挥出来。从2014年后,华润化工的业绩持续增长,市场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回望那段历史,化工人并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发展的道路本不是一马平川,没有当时产能的扩充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业绩成果和市场地位。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完善自身的组织能力匹配我们长远的战略构思,这时候我们的规模优势才能充分发挥。


化工人一直坚定地信奉业绩导向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企业不能体现盈利,不能给股东和员工带来价值,是管理的最大失职。只有不断寻找企业发展的机会,才能把企业带到良性的发展循环上。

 

未来,全球经济环境仍将错综复杂,华润化工将面临新的挑战。汲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化工不再仅聚焦于外延式的扩张,而是着力于技术升级、科技创新。针对日本市场,化工自主研发并改进钛催化剂等产品,成为第一家成功进入日本市场的国内瓶片生产商,同时也是国内对日瓶片出口量最大的企业。2016年公司出口日本销量14.82万吨,占国内出口日本总销量的33.67%。化工积极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其中开发的PET采血管专用切片及配套母粒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实现商业化销售,并且成功打入东南亚市场。PET采血管专用切片的毛利率大幅高于普通产品。2016年,化工成立了“化工新材料研究院”,明确了研究院的方向和定位。研究院除在医用材料、阻隔材料、油瓶、酒瓶及化妆品包装等领域持续拓展PET产品新应用以外,未来将在生物降解包装材料、3D打印材料等领域引入国际先进工艺和技术,拓展新工艺在国内市场的应用并实现产业化。研究院将成为由内外部专家组成、产学研融深度融合的开放式平台,同时也将成为化工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新材料企业孵化器。目前化工新材料研究院已完成了组织架构的搭建,聚集招揽了一批高端专业化的内外部专家。

 

未来,华润化工将在华润集团 “双擎两翼”十三五规划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国企改革的有效途径,利用资本前瞻性跨界能力激活体制机制,提升运行效率;依托新材料研究院的科技及人才的基础,实现产业升级;利用在全球搭建的购销渠道以及自身的国际知名度,加强国际人才队伍建设,向有技术、有需求的国际市场扩展,在平衡风险、回报的前提下努力探索和实践“国际化”道路。通过实业和资本的良性互动,华润化工正昂首阔步地向科技创新型和国际化企业的目标挺进。

 

以“业”为先,“绩”往开来,华润化工未来的路必将越走越宽。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