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强企之思考

           

“十三五”期间,集团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应跟得上集团发展的需要,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品质的稳定性、品质对品牌的贡献等要逐步提升。我们现在每一份对质量的坚守和付出都是为实现“百年华润”所作的不懈努力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全面强化企业质量管理。把“质量强国”作为重大政策写进五年规划,并在2016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强调,这在我国还是首次,凸显出政府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

 

新常态下质量工作的特殊意义

 

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增速下降、效益下滑等突出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根本原因就是质量的引领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政府指出,当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表面上是有效需求不足,实际上是有效供给不足。总体上我国产能很大,但其中一部分是无效供给,而高质量、高水平的有效供给又不足;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因此,企业要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发展思路上,要从过去的增量扩容向现在的提质增效转变;在发展动力上,要从过去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在发展方式上,要从过去的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所有的发展转变,都显示出质量的基础性作用。今年9月15日至16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质量(上海)大会,其主题就定为“质量:改善供给,引领未来”。

 

质量品牌缺失是我国产业“大而不强”的显著软肋。尽管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仍然是一个品牌弱国。据相关数据显示,以每万亿美元GDP的全球500强品牌数量计算,2014年中国的数值为2.99,而日本为9.13,美国为10.45。近年来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等都使得企业一味追求规模扩张成为过去,提升质量才是新常态下企业发展的突出要求。

 

集团质量管理的现状如何

 

集团的业务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到每位客户。近几年集团不断推行“不以牺牲人民的健康来谋取没有良心的利润,不以损毁企业的品牌来谋求无法持续的辉煌”理念,加强质量管理,质量安全总体形势比较平稳,在质量风险尤其高的食品、药品、医疗等领域未发生由于我方责任致人伤亡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相关利润中心也在质量管理上不断创新,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如华润医药旗下东阿阿胶获得了全国质量奖和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三九的《基于活性成分中药质量控制新技术及在药材和红花注射液等中的应用》项目以及《高端医药产品精制结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分别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润万家和华润五丰多次获得中国食品健康七星奖;华润置地多个工程项目获得国家鲁班奖、詹天佑奖等等。这些奖项说明相关利润中心在部分领域内的质量工作走到了国内先进水平行列。

 

然而看到荣誉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问题。集团近两年在食品药品等质量风险较高的产业中多次出现成批次产品被政府部门抽检不合格被迫召回,或者出现被政府部门发现故意违反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个别企业停产停销长达一年半之久,这说明我们的部分企业管理基础还不扎实,管理的系统性还有待于提高。

 

究其原因,首先是质量文化还未深入人心。相关负责人明知道产品有质量问题,也不仔细查明原因,更未采取有效的整改和预防措施,抱有侥幸心理。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出现质量问题就是质量部的责任,并不知道只有真正认识到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中每个人按照制度流程和规范进行操作才是确保产品质量的最有效方法。个别企业对质量事件不愿意深入调查,讳疾忌医。

 

其次是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还不够强。部分企业的质量负责人不知道为什么要建立内控质量标准,也不知道如何去建;一些食品质量管理专业人员不知道本企业产品应该遵守哪些国家标准。


再次是管理上存在漏洞。缺少必要的制度或者制度不适用、企业内部的工作职责未细化落实到每个相关重要岗位、与重要相关方如供应商、销售商之间未通过书面文件落实其质量安全的责任等等现象依然存在。

 

最后是技术上的缺陷。一些工厂缺少必要的设备设施或工艺环节以控制产品的质量风险,个别检验实验室规范本身不规范,出具的检验数据不稳定、不准确,造成不合格产品被放行。

 

如何加强集团的质量管理

 

加强教育培训。集团今年开展了EHS专业人员任职资格研究,希望通过此项研究,搭建出质量管理专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模型,质量管理职能线上所有人对照自查,自觉弥补短板;集团将协调内外部资源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教育培训,同时与各利润中心联动,推动利润中心针对其个性问题或典型问题实施教育培训;加强质量文化的宣导,推动质量意识的提升。

 

加速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信息化系统,加快集团内不同层级企业之间质量信息的传递速度,以便及时和充分地发挥质量信息的价值;实现对隐患排查治理从计划到关闭的全过程管理,各层级可分级查看并分类统计隐患信息,重点关注重大隐患,督促及时整改;推动相关利润中心建立和完善质量追溯、重大危险源(风险源)在线监测、客户投诉等监测预警系统。


针对典型问题或者共性问题开展专项整顿。通过完善制度流程、整治生产环境、细化落实责任等,逐渐消除明显的管理漏洞和技术缺陷。

 

搭建内外部质量管理交流平台。集团将组织内部跨行业质量管理交流,充分发掘每个利润中心在质量管理上的优秀经验,加以推广,使之在集团内被其他单位所学习采纳;同时请有需求的利润中心可以提出需求,集团将协调专家给予帮助指导;积极学习集团外优秀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结合相关利润中心业务实际,试点推广。

 

推动形成质量风险预警等机制。推动利润中心逐步形成质量风险识别和隐患排查机制,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对重大隐患及时做出预警,消除隐患;推动利润中心形成定期汇总分析事件的机制,及时发现不良趋势;集团定期汇总和分析全集团发生的质量事件以及外部发生的质量事件,查找原因,进行警示,并提出预防措施。

 

强化质量事件的处理。借助质量事件,督促事发企业彻查在管理、技术和质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弥补漏洞;对相关人员做好警示教育,使之充分吸取教训;对相关责任人严肃追责;举一反三,排查其他企业、其他产品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集团2017年居世界500强榜单第86位,营业额达到了757.76亿美元,我们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也要与业务规模更加匹配。“十三五”期间,集团借助“一带一路”走出去,这必然要求我们的质量管理水平应跟得上集团发展的需要,向世界一流企业看齐,品质的稳定性、品质对品牌的贡献等要逐步提升。我们现在每一份对质量的坚守和付出都是为实现“百年华润”所作的不懈努力。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