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群英画像:《近百年湖南学风》

文/曾庆军【集团人力资源部】

W020211013516090163386 (1).png
>钱基博,江苏无锡县人

《近百年湖南学风》是钱基博先生在抗战时期所著,里面收录了17位近代湖南学者,以学风为主旨,独辟蹊径,叙述了他们在顺境和逆境时对人生、事业、学问、家国的态度,是近代湖湘群英的集体画像,蕴含了巨大的精神能量。钱基博先生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抗战背景,意在探讨宣介湖湘群英的治学思想、卓言异行、精神风范等,树楷模、开风气,激发国人报国情怀。该书也是了解湖湘文化的一扇窗口。近代这批湖湘群英,继承和发扬了湖湘文化,对军政时局、学风士气、历史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事业功名让人津津乐道,而为人为学的特质精神、作风言行,更是颇具特点,值得深研。

W020211013516090211025.png
>钱氏父子:钱基博(右)与钱锺书(左)

一是血诚报国的情怀。以天下为己任,矢志忠诚、赤心热血,为了国家敢于捐躯赴死。这种情怀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得知都城沦陷时,抱着石头投身汨罗江;城破之时,楚人成群结队从城头跳下,誓不投降,发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最后项羽成功灭秦……千百年前赓续而来的报国情怀,丝毫没有衰减,反而在近代迎来了抒发高峰。益阳胡林翼看到洋船往来江上迅捷如风,所激起的流水荡翻了湘军小舟,深感洋人横行无忌将成为国家心腹巨患,忿而吐血,抬回武昌时重病发作而死;湘阴左宗棠引边荒艰巨为己任,从东南征战到西北,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率湖湘弟子收复新疆,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完整,68岁的他甚至还带着棺材挂帅出征,誓与沙俄决一死战;为了变法,浏阳谭嗣同明明有机会逃走,却慷慨赴死,“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袁世凯一称帝,邵阳蔡锷就宣布云南独立,带领三千将士讨袁,以一隅而抗全国,“所争者非胜利,乃中华民国四万万众之人格也”。再后来,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故事,诸如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湘西会战等,都发生在湖南,日本最后的投降仪式就在湖南芷江举行。我们党的高级将领也是湘籍将领颇多,名列共和国将帅榜的十大元帅中有三位是湖南籍、十名大将中有六位是湖南籍,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可以说,矢志报国、不怕牺牲的爱国情怀作为一种高贵的血脉传承,是激发他们舍生忘死的强大内核动力。时至今日,报国情怀已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内涵,但每当回想起这些人在国家民族命运衰微、前途茫茫、大厦将倾时所展现的那种不计生死的大无畏牺牲精神,至今仍令人肃然起敬!

W020211013516090267231.png
>中国近代新思想的倡导者魏源编写的《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书名中“海国”的涵义是海外之国。

二是经世致用的学风。湖湘群英治学比较务实,讲究经世致用,不拘泥于寻章摘句小事,喜欢干大事,对政治、军事尤感兴趣。书中提到了魏源、罗泽南、曾国藩、左宗棠等一批学者对学问知识的态度、探索与倡导,涵盖了经世致用学风的理论与实践全过程。如湘军早期将领罗泽南说,“自来言宋儒之理学者,往往小廉曲谨,可以持当躬,而不足以任大事”,他自己白天冲锋陷阵,晚上还要给将士讲道授课,在攻打武汉时不幸被炮弹打中头部,血流满面,仍裹着伤口继续鏖战,三天后伤重离世,死前还不忘总结学问心得,写下了“乱极时,站得定,才是有用之学。”此外,邵阳魏源把学术导向干预政治和革故鼎新的轨道,以经世致用眼光,力主扭转“不关军国要务、无视民族危亡”“泥古不切时务”的乾嘉考据学风,在撰写《海国图志》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曾国藩和他的将领们,亲眼见到外国侵略者坚船利炮的巨大威力,很自然便继承和实践了魏源等经世派的这一思想。因此,在地方办安庆内军械所、造轮船、开矿务局等,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咬紧牙关、徐图自强,开启了洋务运动,为后世打下了良好工业基础和人才储备。再如,左宗棠穷其一生,学历只是个“举人”,他后来索性就放弃了科举之路,在湖南乡下钻研看似无用实则大用的学问,自号“湘上农人”,广泛涉猎农田、水利、军事、地理、历史等知识,为后来创立楚军、征讨太平军、剿灭捻乱、办洋务、收复新疆及治理新疆等厚植了学识素养及能力,彰显了“经世致用”四个字的强大威力。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这一学风精神被不断传承,蔡锷、黄兴以至毛泽东等人,或积极参与政治救亡图存运动、或参与国家大事、或大力倡导实事求是的理论,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国人学术风气也为之一振。

W020211013516090293429.jpg
>曾国藩,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三是干事创业的精神。湖南作为四塞之国,水少山多,资源禀赋并不出众,所倚靠的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创精神,这种敢为天下先的首创精神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以曾国藩为例,作为一名在籍侍郎,朝廷让他帮办湖南军务,职权是搜查土匪以靖地方,既用他,又防他,因为汉人掌兵权一直是满清的政治忌讳。在万般艰难下,他不是按部就班办团练,而是张起了大旗,以剿灭太平天国为己任,创建湘军,誓师东征。从世俗角度看,他干的就是傻事,放着二品京官不做,书生带兵、墨绖从戎,干起了天下最危险的活,在他之前,兵败身死之人不乏其例,自己的座师吴文镕就战死在湖广总督任上。东征前期,“客悬虚寄历九载”,物质激励很少、精神激励很少、职业发展甚至就没有,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下属,有的职务跟他平级了。还要经常挨皇帝的训诫和质疑,咸丰皇帝甚至讥讽他说,你平日不是自诩本事大么,到底几斤几两,办给我看。第一次东征遭遇靖港战败,他投水自杀,没死成挨了降级处分;在江西湖口遭遇惨败,又跳鄱阳湖自杀;坐困江西祁门时,刀挂在床头,随时准备自裁……但是,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就是在这样的境遇里,他带着一身疾病,一生忙忙碌碌,“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最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才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在险象环生的末世危局中,成就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什么是干事创业,这应该算是,不计成败得失、不避生死,无需扬鞭自奋蹄,为了把事情做成,想法设法攻克一切艰难险阻。曾国藩曾说,“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以他为典型代表的湖湘群英,之所以能够做出一桩桩不凡事业,使风气为之一新、民心为之一振,靠的就是这种敢于任事、躬身入局、不怕牺牲的精气神。没有伟大的精神,干不成伟大的事业!

 

 

四是知人善任的胸襟。三湘四水,孕育群英荟萃,千里马常有,难在伯乐不常有。在腐朽的清王朝即将没落的政治生态环境下,以胡林翼、曾国藩为代表的湖湘精英却高度重视人才,真是难能可贵。他们不但自己是“牛人”,也能团结“牛人”,所倡导的一些人才理念和人才工作建树,影响了很多人,即使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如曾国藩,早在天下动荡之际就非常关注人才问题,对选人用人有一套理论体系和实操经验,也成就了他知人善任的美名。咸丰皇帝登基之初,曾国藩就提交了《应诏陈言疏》,犀利地指出清政府人才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明确提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今日急务,首在用人”,9个月后,洪秀全广西金田起义,清政府没有人能够担当拯救大任,验证了他的战略判断。他提倡“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办天下事、用天下才”“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要义”,以真诚和虚心待才,希望“引出一班正人、倡成一时风气”,促使大清王朝中兴。《清史稿》称其“至功成名立,汲汲以荐举人才为己任,疆臣阃帅,几遍海内,以人事君,皆能不负所知”。曾国藩坚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广收、慎用、勤教、严绳等,一生发现、培养推荐及使用了各类人才,主要有军政人才、文学人才、吏治人才、洋务人才等,如左宗棠、李鸿章、沈葆桢、彭玉麟等,“咸致大用、宏济艰难”。离世前不久,还同李鸿章联名上奏了《拟请子弟出洋学艺折》,开启了近代公派留学的先河,为国家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曾国藩去世后,一向不服他的左宗棠,为其挽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晚清时期,由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将领及其幕僚群体成为当时中国政治、军事舞台的主角。有统计表明,其幕僚出幕后官至出使大臣5人,军机大臣2人,尚书2人,大学士兵2人,侍郎3人,北洋大臣1人,总理衙门大臣1人,总督16人,出任总督30人次,巡抚28人,出任巡抚50人次。

W020211013516090391026.jpg
>翻看《近百年湖南学风》,回顾这些人的血诚报国之心、刚明耐苦之精神,干事创业敢担当,以及集聚人才、善用人才之道,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仍有现实意义。

“天下士非一乡之士,人伦师亦百世之师”。近代以来,饱经艰难困苦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今天能以如此雄健之姿傲立世界之林,得益于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奋斗、牺牲,湖湘群英画像只是历史的一个小缩影,湖湘人民,同其他省份的人民一样,都是伟大的。翻看《近百年湖南学风》,回顾湖湘群英们的治学脉络及心路历程,他们虽然也会有不完美乃至缺点遗憾之处,是非功过留待人说,但他们的血诚报国之心、刚明耐苦之精神,勇于任事之担当,以及集聚人才、善用人才之道,对今天的我们而言,仍有现实借鉴意义。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