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邮件引发的“惨案”
           


           老王这封临别邮件,在公司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反思和法律、财务部门的警醒。

 

“真是追悔莫及,想不到一世英名毁于一封邮件。勤勤恳恳工作几十年,这简直是我人生的一大惨案!”

 

老王手里拿着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刚刚递给他的辞退通知,在董事长办公室老泪纵横。因为老王的疏忽大意,公司在短短几个月内损失近千万,作为一家央企下属单位的高级主管,等待他的,不仅是离开这家企业,很可能还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发生在老王身上的由一封邮件引发的“惨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老王所在的企业常年从国外固定供应商处采购原材料,老王每月按照到货情况办理付款,电子邮件是该企业与国外供应商日常往来的重要业务手段。2016年底,境外诈骗团伙运用技术手段以国外固定供应商的电子邮箱向老王发送邮件,表示需要变更收款账号,要求按照企业新账号付款,并提供了完整的欠款清单。老王随即通过电子邮件要求代理公司与供应商进行确认,没想到诈骗团伙将该邮件截取,并伪装成代理公司回复称已与供应商核实,收款账号确已变更。老王信以为真,先后7次向诈骗团伙提供的账号支付货款近千万。随后在与代理公司的电话沟通时,老王才发现遭受诈骗,惊恐之余,赶紧向管理层汇报,并向公安机关报案。但此时损失已无法挽回,近千万的国有资产付之东流。


老王在离开时,给企业管理层和部门同事写了一封信:

 

一封邮件引发的惨案

 

——来自一名老员工的忏悔和反思

 

尊敬的董事长及各位领导和同事:

 

我马上就要离开了,离开这个已经工作了近二十年的地方,一个自己一直以来当做家的地方。但是令我感到羞愧的是,我不是带着荣耀离开,而是带着无限的悔意离开——因为我的疏忽大意和法律意识淡薄,使公司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真的对不起!

 

事情发生后的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为什么会这样?!在我离开之际,我想把我这些天的所思所想分享给大家,希望类似的事情不要再发生,也当做是我对公司的最后一点贡献:

 

要提高警惕性、增强法律意识!如果我在收到第一封邮件时法律风险意识够强、警惕性够高、没有图省事只通过邮件确认,而是通过电话跟供应商和代理商确认,也许被骗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平时总觉得法律离自己很远、诈骗离自己很远,没想到自己最后却正是栽在了这上面。如果我当时法律风险意识够强,多做一些核实工作,或者向法律部门咨询一下如何应对,也许悲剧也不会发生。如今,虚假来电显示的问题同样严重,假设受害人收到邮件后,诈骗团伙利用类似手段通过来电显示(包括一些语音技术)来降低受害人警惕性,估计很多人也会中招。所以,在涉及付款账号变更这些关键问题时,“口说无凭”是很对的,拿不准的,要及时请教法律专家。


合同管理要全面、规范和细致!作为业务人员,我们更多是执行公司的制度、规范和流程,一件事情做错了但是流程依然走得通,说明企业管理有漏洞。我并不是在责怪公司的制度流程不健全,我只是站在一个付出代价的员工的角度,给企业提一点建议:不能苛求每个业务人员都是法律专家,关于法律法规和风险防控的具体规范和指引要清晰,还应当嵌入到具体的流程中,让业务人员即便及进行了“傻瓜式”的操作也能避免法律风险的发生。就本案来讲,公司并没有对合同履行阶段出现重大变更情况的指引,更没有将相关要求具体化、明确化并嵌入相关流程,导致人为操作的空间很大。

 

财务管理方面要严把支付关!当我把变更账号的付款申请提交到财务部时,没有人告诉我缺什么、需要补什么,付款进行地十分顺利。由此我想到,法律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埋头按部就班地做事,而是应在关键流程节点上对业务部门进行指导,环环相扣、设置多重保障,避免相关风险的爆发。

 

最后,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我不懂IT技术,但是我想,为什么我们邮件系统发出的邮件会被诈骗团伙成功拦截?为什么我们的邮件系统不能辨别诈骗团伙发来邮件的ID真伪?为什么诈骗团伙对我们与供应商的交易信息,比如欠款清单如此清楚?这些,都说明我们的信息系统管理存在漏洞,让诈骗团伙有了可乘之机。

 

还是那句话,这次企业损失的发生,一切的责任在我。但我也希望,公司的管理能有所改进和提升,不要出现第二个我、第三个我。

 

最后祝愿,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好!

 

老王

 

2017年X月X日

 

老王这封临别邮件,在公司内部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引起了企业管理层的反思和法律、财务部门的警醒。是啊,假如当初该企业有一个环节做得到位,又怎么会出现被骗近千万的事情! 这个案件对我们各级企业具有极大的警示意义,信息时代,法律风险防范这根弦要时刻紧绷,必要时请教法律专家,莫让此类“惨案”在华润上演!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