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没有中年危机

草木的药魂生生不息,千年的药房万里挑一 ——

 

同仁堂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北京同堂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开始供奉御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在300多年的风雨历程中,历代同仁堂人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制药过程中兢兢小心、精益求精的严细精神,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

 

九芝堂

 

药者当付全力  医者当问良心

 

九芝堂前身“劳九芝堂药铺”创建于1650年。2004年2月,2006年9月,“九芝堂”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2008年6月,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

 

陈李济

 

火兼文武调元手  药辨君臣济世心

 

陈李济是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相传405年前,广东省南海县人李升佐,在广州大南门已末牌坊脚(今北京路194号)经营一间中草药店。一次,李在码头发现一包银两,于是日复一日在原地苦候失主,终于原封不动把银两归还失主陈体全。陈感念李的高风亮节,将失而复得的银两半数投资李的中草药店,两人立约:“本钱各出,利益均沾,同心济世,长发其祥。”并权将草药店取字号“陈李济”,寓意“存心济世”

 

胡庆余堂

 

益寿引年长生集庆,兼吸并蓄待用有余

 

庆云在霄甘露被野,余粮访禹本草师农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清末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风格耗白银三十万两创立。胡庆余堂和北京的同仁堂并称为中国著名的南北两家国药老店,故有“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之说。以宋代皇家药典《太平惠民和济药局方》为基础,收集各种古方、验方和秘方,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胶、露、油、药酒方四百多种,著有专书《胡庆余堂雪记丸散全集》传世。

 

雷允上诵芬堂

 

精选道地药材允执其信

 

虔修丸散膏上品为宗

 

300年雷允上药业集团是中国四大药堂之一,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国家绝密项目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者。雷允上始创于1734年,至今已近300年,其创始人雷大升为清吴门名医,是“吴门医派”的集大成者。

 

华润堂

 

中西合璧 保健全方位

 

华润堂是专门为顾客提供健康产品和健康服务的零售连锁店,是华润医药商业集团附属公司,目前在香港及内地拥有超过150间分店。华润堂以中华的调理滋补理论为宗,结合现代营养标准,为顾客提供燕窝、冬虫夏草等参茸补品,健康食品,维他命和矿物质等补充剂,还提供部分中西成药和个人护理品。

 

华润堂设有严格的商品质量监控标准,其专业采购团队及中医师,从专业角度对产品进行多重筛选,为顾客提供可信赖的商品。

 

华润堂一直讲求专业,通过不断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服务及商品知识,务求提供更专业化的保健建议。除此之外,华润堂部分店铺亦引进中医保健服务,由拥有大学专科毕业及政府认证资格的中医师,提供专业、个性化的保健咨询。

 

德信行

 

以德为本 以信取胜

 

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旗下零售业务品牌“德信行”,前身为华润集团旗下德信行有限公司TECK SOON HONG,LTD.。

 

德信行有限公司1946年成立于香港,1954年进入华润集团,在药材土畜产、茶叶、皮革、香精、烟草以及进出口代理领域蓬勃发展,成为香港知名的老字号,是华润旗下知名品牌之一,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的声誉。

 

2017年经华润集团许可,将“德信行”品牌作为华润医药商业零售品牌使用,成立华润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德信行医药科技分公司。截至2019年底,德信行在全国20个省103个地市拥有676家零售药房,2019年营收48.3亿元。目前DTP+HAP药房全国布局20个省76个地市175家门店。

 

他们已不再是单一的中药老字号,也不只是单纯的连锁药房,他们还为患者提供专业优质的用药指导、药品配送、慢病管理、慈善求助等服务,在DTP自建药房建设领域走在行业前沿。2019-2020年中国药店单店百强榜中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北京德信行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青岛德信行惠友大药房以年销售额5.7亿荣登榜首。

 

同德堂

 

同心修世 厚德惠民

 

华润医药商业旗下昆山同德堂旗舰店始创于1864年(清同治三年),是一家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百年老店。前身为徐泰山堂,由昆山徐杏桥先生(浙江宁波人)创办。

 

徐杏桥来昆之初,仅挑着两只竹箱的药担,在玉山镇一带摇着串铃走医卖药。不久便独资开设药店,取名为徐泰山堂。徐杏桥极其重视信誉,采购进货时注重药材产地、质量,严格遵守“道地药材,遵古炮制”的法宝,始终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牢固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千方百计做到用“道地药材”吸引顾客,柜上配方做到“货真价实、老少无欺”,得到了大批顾客的信任,至此营业范围逐步扩大,最终在昆山生根立足。

 

徐杏桥于1911年病故(时年61岁)。其子徐景伯继承家业,在经营管理上下足功夫,聘请熟悉医道、精通医术的同乡亲戚张文馨为经理,此人善治喉症,在店里兼职内外科,诊病卖药,久而久之,闻名远扬,得到客户的信赖,远道慕名而来的顾客,络绎不绝。

 

1937年日寇侵华,徐家避难于吴县东山,不久迁转甪直。当时昆山城区十余家中药店,全被日寇炸毁,幸存者只有徐泰山堂一家,房屋尚存,较为完善,损失较少。1938年初夏,迅速复业,规模未减人事依旧,为昆山城区中药店最早复业的一家。徐景伯于1944年病故(时年63岁)。后由徐杏桥的第四代传人徐译生接手管理药店,经过他艰苦的创业,药店生意蒸蒸日上,声誉覆盖昆山、太仓、吴县等地。解放后公私合营,并入昆山县药材公司。

 

历经一百五十多年沧桑,几代同德堂人勤于修身无痕、勤于修为、一心为民的经营方式,将“同心修世 厚德惠民”的古训代代相传,深受百姓喜爱,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昆山人民。2011年,同德堂加入华润医药商业集团,至今,已发展为一家拥有50余家门店的连锁公司,是昆山首家通过GSP认证的企业,业务范围拓展至太仓周边县市,销售额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连锁店之列。

 

同德堂旗舰店(原徐泰山堂)位于昆山市人民路,面积达1500平方米,经营药品品种3800余类,拥有专业化药师团队30余人。经营项目包括西药、中医诊所、中药配方、参茸、验光配镜、保健品、日化用品等,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单体药店之列,2017年1月16日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江苏老字号”,2018年9月12日被苏州市商务局认定为“苏州老字号”,多次被上级部门授予“诚信单位”、“优秀医保定点药店”、“放心药店”等荣誉称号。

 

店内还聘请了上海、南京、昆山等各地名老中医。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经过遴选考核,为“郑氏妇科”确定了三位传承人郑天如、许柏泉和吴纪祖,目前均在同德堂连锁旗下的中医诊所坐诊。

>医师在同德堂连锁旗下的中医诊所坐诊

 

迄今为止,同德堂已成功举办十三届膏方节,期间安排二十余位中医坐诊开方,为广大市民奉上冬令进补大餐,活动备受欢迎。“冬令进补,来年打虎”的谚语家喻户晓,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认为人体内气血的盈亏也具有规律,因此秋冬季服用补益性质的药物,对身体十分有益。通过膏方节活动的举办,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还传播了养生保健的健康理念。膏方的定制与熬制,做到一人一方一锅。量身定制,针对性强,照顾全面,具有扶正与祛邪兼施,气血与阴阳同调的特点。可使有病者调养,无病者强体,这不失为祛病延年、益寿养生的最佳选择。

>第十三届膏方节

 

张仲景首创坐堂看诊

 

中药店之所以被称之为“堂”,是因为名医张仲景的缘故。张仲景在汉献帝建安中期,任长沙太守,当时那里流行瘟疫,很多人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身亡,张仲景为这件事情感到很痛心。所以他在工作之余,就在自己办公的地方接诊病人,而且自称为“坐堂医生”,后世人为了学习他的这种济世救人、普度众生的精神,就把自己的药店称作“堂”,比如现在北京的同仁堂、济南的宏剂堂、长沙的九芝堂等。

 

关于抓药的传说

 

传说药王孙思邈经常外出采药,由于采到的药材很多,放到一起会影响各自的功效,所以他在衣服上缝制了很多小口袋,每种药材放到一个口袋里面。一次他采药时看到一位被狗咬伤的妇女,就从口袋里面抓出了一味药止住了她的流血。就是因为药王每次配药总是一撮一撮抓出来,所以后世人仿效他,把药柜分成很多小抽屉,配药时往外抓药。

 

獐狮竟有试毒之用

 

獐狮是陪伴古代神医神农采药的一头奇兽,它可以替神农试服药物,因为它的身体是透明的,所以神农还可以观察它服药后身体内的变化。一日,神农在外采药时遇到了一条黑虫,神农从未见过,所以十分好奇,就让獐狮试服,它起初不愿意,可是在神农的坚持下它还是试服了此药,但是因此身亡。所以后人为了警告人们不要乱用药物,而把獐狮供在店内。

 

王安石跟药店  居然有此等渊源

 

古代中药的买卖多是一些个体商人来进行的,但是到了宋神宗年间却出现第一个官办药店——“太医局熟药所”。这个药店是变法家王安石命人开办的,王安石的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开办药店的举措却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

 

被禁止的中医药店招幌

 

招幌是一个药店的标志,在古代,不论店堂、药铺还是走方医都有自己的招幌。在宋代以前,药店的招幌都是在门前挂一些实物,比如悬壶、草药等;到了宋代才开始出现字牌幌和画牌幌,这是招幌从实物向抽象演变的标志。此后,药店门前都是挂一些抽象的招幌,解放后因为国家政策,这些招幌被停止使用。

 

华润堂  药王的诞生

 

从过去的中艺、华润百货到如今的华润堂,此地这家店一直为附近街坊提供贴心服务,也成为了公司内部教学模范店,不准时开门营业的情况极为罕见。于是,不少市民挨着门前一对屹立了33年威严的石狮子,往玻璃墙里面瞅。只见人山人海,气氛紧张,原来一年一度的“药王大赛”正在此举办。

 

“药王大赛”又名中药配剂员竞技大赛,在华润堂已逾10年历史。这个传统培训项目长办不衰,不得不从华润堂历史与中医药文化的渊源说起。其最早源自香港的中国国货,1996年再从彼时已改名为华润百货的成药部,分拆成立“中国成药专门店”,以连锁店形式开始拓展香港中成药市场。1999年正式易名为“华润堂”,随后在店内又引入中医驻诊及中式处方配药服务,2019年更在香港开设首间中医医疗中心,由注册中医师提供专业诊疗服务。可以说,在香港零售市场默默耕耘的24年中,中成药、中药材、天然产品等始终作为华润堂的拳头产品,深得广大香港市民的青睐。如何保持这项优势呢?“打铁还需自身硬”,透过良性竞技比赛,既能提高中药配剂员专业技能,中医药文化的传统也得以在企业内部推广延绵。

 

参赛者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前浪”,也不乏潜力无限的“后浪”,但能成为王者,必然是过五关斩六将、技压群雄之人。在大半天中,他们经历四重考验,时而举着药秤专心致志地抓药,时而如大厨师般手起刀落快速切蔘,时而全神关注地回答考卷问题,时而低头倾听随时举手抢答之状……选手全程投入忘我,观众也看得摩拳擦掌。

 

竞技序幕一般由抓药环节掀起。参赛者抽签分配一张的处方,写有大约10味左右的药材,需按“一货一号”流程在药材百子柜中拿出barcode牌,按顺序排好后在每张牌上写上该药材在此处方共需的份量,并在第一张barcode牌上标注药材共需的味数,完成后即马上可开始抓药。既考核参赛者抓药的准绳度,又得顾及抓药速度及药包稳固,手快心不乱。

 

随后到药材处理环节则更让人有屏住呼吸之感,看谁能在一分钟限定时间内,切出更多符合要求的石柱蔘片。原条蔘颇为坚硬,即便前期已加热处理,未经训练的人员也不容易操作。只见参赛者神情小心翼翼,全场只剩下刀具碰撞砧板的声音,仿佛额外话音也会干扰参赛者的判断与动作。长,不能短于公司提供的标准片,厚,不得超过1.2倍。尽管合格与否由评判作决定,但核心宗旨是要求成品匀称美观,令损耗降至最低。

 

 

经第三轮闭卷考试进一步筛选,最后五强将以抢答题决出胜负。他们对中药材了如指掌,对性味归经倒背如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其最佳写照。例如,花旗蔘长期是华润堂热销明星产品,前线员工基本对该药材的功效非常熟悉。为增加考核难度及突显专业性,主持人会要求参赛者分别介绍美国威斯康星州与加拿大花旗蔘的特点,乃至如何区分种植与野生的花旗蔘。上述问题,当然不能难倒身经百战的候选人,一番详尽讲解,让新一届药王脱颖而出,也令在场观众对花旗蔘的挑选多一分了解。

 

第二天早晨,阳光依然灿烂,华润堂香港黄埔门店已恢复正常营业,百子柜前站着曾经的药王、如今首席中药配剂师,身旁还有刚入职的实习配剂员,药王诞生的故事就这样一代接着一代续写着……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