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道 不停的探索

1978年的深圳,到处是因施工而暴露在外的黄土和建材,深圳周边的渔村,村民们忙着倒卖小商品,翻修来自香港的废旧家私。彼时,上海浦东还是一片水稻田,入夜后沉入无边无际的黑暗。第一家外资企业松下电器,才刚刚进入中国。

 

而在当时,华润已悄然度过了他的四十岁生日,正面临着自己的壮年之惑。

 

告别“代理”,冲云破雾

 

1978年,中国外贸系统改革的前夜。

 

那一年,华润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历史最高峰30%。自从五十年代初中央贸易部指定华润作为中国各进出口公司在香港的总代理,政策性代理就成了华润当时唯一的贸易模式。然而在那个巨变的年代,华润享受的已经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外贸系统最后的余晖。

>1952-1979年,华润在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办公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1979年开始,中央先后批准广东、福建、北京、天津、上海等“二省三市”可脱离外贸部自行搞进出口。彼时的华润,可能并未意识到这一切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他欣喜地看着这个饱经创伤的国家重新迸发出经济建设的活力,满腔热情地支持内地省市发展对外贸易。1981年,华润成立了“省市联络部”,各省、市、自治区派学习小组常驻华润,熟悉外贸业务,为建立本省、本市的窗口公司创造条件。在那几年相继成立的省市窗口公司里,人们总会看到来自华润的祝贺花篮。

 

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快了起来。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同年底,北京与华盛顿同时宣布两国将于1979年正式建交。时代的浪潮冲开了锁闭已久的国门,中国人像一百多年前一样,惊觉这世界已在自己沉睡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初期,兴奋与震撼、激动和失落、迷茫与急切一齐袭来,国内掀起了组织代表团出国考察的浪潮,人们迫切地想要弥补动荡岁月里失去的时间。

 

许多华润的老司机至今还记得当年承担的很多“接待国内小组”的任务,只1978一年,华润进口部和出口部就接待了129个参观小组。为此,华润专门联系了一批香港工厂和企业,作为固定参观点。华润还热切地为港澳商人和外商回国投资牵线搭桥,“三来一补”的模式,在华润的首倡和推动下,逐渐形成,开启了香港制造业向内地产业转移的先河。

>三来一补指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是中国大陆在改革开放初期尝试性地创立的一种企业贸易形式,它最早出现于1978年

 

今天的世界制造业名城东莞,在当年还是个面积不足全国陆地版图万分之三的农业县。1978年,东莞太平手袋厂获得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第一个“三来一补”企业牌照, 编号“粤字001”,成为中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90年代初,费孝通在《珠江模式的再认识》中提道,被称为“借船出海”方式的“三来一补”,让东莞迅速完成了工农业发展的资金积累。改革开放初期,“三来一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为日后东南沿海经济腾飞埋下了引子。

>1958年,华润投资中国国货公司,进入零售业

 

然而,当华润热火朝天地架起内外沟通的桥梁后,这个新中国外贸规则的创始者却发现,曾经拥有的“总代理”地位已不复存在,一个“受保护”的时代过去了。华润代理出口的商品交还给了各省市,随着建交国家的增加,华润代理进口的商品也不需要再经香港转口了。走过了风风雨雨四十年,华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继续做代理贸易的路已然堵死。穷则思变,华润开始谋求向自营贸易、实业化转型。80年代以前,华润的自营进出口贸易业务规模很小,营业额仅占整个贸易总额约8%。1983年后,华润开始确立由单纯的代理转变为自营与代理结合、以自营为主的生意模式。

 

1983年,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华润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那一年,还有一件事让很多老华润人记忆犹新,香港华润大厦竣工了,华润人有了一个新家:港湾道26号。

 

经历过80年代的人无不怀念它昂扬向上、慷慨激越的时代特征。经历过物质和精神匮乏的年代,中国人奋斗与建设的热情一经点燃,再未曾熄灭。华润人也激情澎湃地想要走出去,走得更远些。华润开始大力发展内地商品直接转口业务,参与国际大循环,美洲、欧洲、中东、澳洲、非洲、日本、东南亚、俄罗斯……陆续在海外设立区域性公司,从事进出口、资源开采、地产等业务,并为国家引入更多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

>华润万众于2004年4月1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华润集团持股48.31%,于2005年10月售于中国移动

 

80年代,香港也正处在它的黄金时期,贸易额以每年百分之十几的速度递增。1988 年,香港贸易总额超越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居亚洲四小龙首位,在亚洲仅次于日本。华润开始策略性地在港投资经营设施和实业项目。今天,连接九龙与新界东部的香港最长行车隧道——大老山隧道——就是华润在80年代末投资的成果。

>华润在香港经营过的石油气站

 

改革开放14年后,华润的自营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公司贸易总额的一半以上,首次超过代理业务贸易额,成功完成了代理业务向自营业务的转型。

>华润在80年代策略性投资的香港最长行车隧道——大老山隧道

 

迎着“春风”,实业奔跑

 

1992年的故事是从邓小平出现在深圳开始的。 

>1992年3月26日,陈锡添和他写的长篇新闻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与邓小平的名字一起,传遍海内外

 

许多年以后,人们还依稀可以从《深圳特区报》副总编辑陈锡添轰动全国的文章《东方风来满眼春》中,嗅到那天弥漫在空气中的春天的气息。人们后来提到这一事件,也都说那是一个“春天的故事”。今天的人们或许很难理解,1992年对于经历过90年代最初两年迷茫倒错的中国人,有着怎样力挽狂澜的意义。中国人终于从沉渣泛起的意识形态争论里解脱出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也好像正是从那时起,陡然加快了变化的速度。

 

90年代初,中国两个交易所在一个月的时间里相继开市。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和时任港交所主席见面后决定,选择十家左右国有企业到香港上市。国有企业掀起了一股赴港上市的热潮。

 

华润自80年代中期已经开始尝试以参股的形式进行投资。1992年前后,随着对外贸易经营权放开,华润开始由投资经营性设施转向投资真正意义上的实业化项目,并借助资本市场筹集资金,通过孵化注资,支持实业发展。这一过程为华润进入资本市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使其最早走上了中资企业在港上市之路。1992年,华润向永达利注资控股,将其更名为华润创业,“华创”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此后五年,“华创”借助发行股票,先后进入香港地产、冷库和货仓、码头、压缩机、饮品、国内地产、日化、食品、基建、银行、水泥等十余个行业。

>华润向永达利注资控股,将其更名为华润创业,“华创”成为华润系第一家上市公司

 

这一时期的华润,展现了其惊人的资本运作能力。华润充分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积极开展融资活动,配股集资、发行债券。在香港的欧风美雨中浸润了半个多世纪的华润,凭借对国际商业规则和资本市场的熟悉,在90年代的香港资本市场通过上市集资,实现资本价值增值,为日后转型获取了大量宝贵的发展资金,也为其后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顺畅沟通打下了良好基础。

 

90年代,华润也大步迈出了在内地扩张实业的步伐,超市、地产、水泥、电力、啤酒……华润在众多民生领域布下了第一颗棋子,从一个“门外汉”摇身一变成为了行业人士。实业投资并非易事,这比做传统贸易难得多,那些年的甘苦冷暖,只有亲身经历过的华润人自己知晓。然而,光阴并未辜负他们的心血,这一时期华润人在实业领域打下的扎实基础,为日后华润多元化时期的高歌猛进、纵横驰骋埋下了伏笔。

 

然而此时,内地国有企业正潜伏着重重危机。1996年夏天,三万四千家国有企业的净销售利润率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五,大约40%的国有企业报告为亏损。中南海内,那位在几年后以“不管前方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决心震撼了全国人民的“铁腕宰相”,此时正为未能完成始于1994年的“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计划而忧心忡忡。每个人心里都明白,国企改革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国企改革之风也吹进了华润。长期以来,集团多元化、二级公司也多元化的局面导致当时的华润业务庞杂、交叉经营,主业不清晰。无序的扩张使当时的管理层意识到战略的导向性错误。1996年,为防范贸易风险,华润启动了以重组贸易业务、清理投资项目、建立多元化企业管理体系为重点的企业变革。一度将旗下24家贸易公司重组为五大集团,关闭了所有的海外贸易机构和大部分内地办事处。这也为不久之后,当索罗斯的金融“大棒”横扫整个东南亚时,华润平稳安然度过危机,未雨绸缪地拉起了减压阀。

 

新世纪前的最后一年,一次管理革命在华润悄然发生。一套带着深深的华润印记的多元化控股企业管理模式——6S管理体系设计完成并开始实施,企业管理从靠人管理变成靠制度管理,理清了庞杂的组织架构,华润的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在2000年的总经理工作会上检讨6S管理工作

 

2000年,华润彻底结束了高风险的传统贸易,初步建立起多元化企业管理体系,从结构和管理模式上彻底摆脱了外贸企业特征,成功转型成为一家多元化控股企业集团。

 

破茧成蝶,“多元”展翅

 

2000年8月14日下午1点,一支带着华润标记的车队出现在深圳到蛇口的滨江大道上,10部大型拖车和5部押送车浩浩荡荡驶向蛇口码头。华润负责承运中国第一艘拥有载人技术的“神舟号”太空船、“长征二号乙”火箭及“风云二号”卫星等一大批航天设备到港,参加在香港科学馆开幕的“中国航天科技成就展”。

 

半个世纪前,华润护送着爱国民主人士离港北上,去参与和见证一个国家的诞生。半个世纪后,这个曾经连一架飞机都造不出的国家,把送入太空的火箭交付到了华润手中。

 

历史自有它悠长的深意。

>2001年11月,华润第二期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全景

 

2001年,华润总资产达到了581亿元,80%多的业务在香港。而在当时,世界500强中已有300多家企业进军大陆,香港将在4年后失去它“全球最繁忙集装箱港口”的地位,被新加坡和快速崛起的上海甩在身后。华润敏锐地嗅到了内地广阔市场蕴藏的无限商机,将“立足香港,背靠大陆,面向世界”的布局调整为“立足香港,面向大陆,走向世界”。从“背靠大陆”到“面向大陆”,华润的迅速“转身”,开启了集团大规模投资内地市场的时代。

 

当年,还有一件事牵动着亿万国人,中国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入世前的最后谈判。11月13日,经历了15年的艰苦谈判,世贸组织终于向中国敞开大门,一个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到来了。加入WTO在为中国经济带来一系列权益之外,也制造了种种严峻的挑战。一个崭新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迫切呼唤一个顺应时代的新华润。

 

2001年起,华润集团高层开展了9次战略研讨,明确了“集团多元化、利润中心专业化”、面向内地发展等行业竞争战略,确立了“再造一个华润”的战略目标,即以01年为基数,用5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使主要业绩指标翻一番。对标通用公司“No.1、No.2、Fix、Sell、Close”的行业策略,华润决定切入目标行业,培育主营业务,在细分领域争取数一数二的地位,以购并手段完成垂直整合,迅速形成规模。

 

在“建立主营行业领导地位”的总体战略指引下,华创与南非SAB国际酿酒集团合资经营新的啤酒公司,拉开了中国啤酒业整合的序幕;北京置地更名华润置地,继而向母公司收购北京、上海及深圳多项物业及其他资产,成为华润在地产业务的上市旗舰;华润励致出售其全部办公室家具业务权益,进一步集中资源于核心业务;华润石化出让东莞华润全数股权予中石化;华润轻纺、华润物流、华润万家陆续注入华创……

 

2005年11月的一天,关注香港股市红筹股的股民们发现,华润创业股价一路上扬,竟创下六年来的新高。华创陆续进行的一系列非主营业务剥离及核心业务扩张的活动,获得了资本市场的热烈回应。作为华润最早的上市公司,华创的转型亦是当年华润聚焦主营业务、奋力转型的缩影。

 

2005年,“再造一个华润”的业绩指标提前完成,华润董事会又提出了“再造一个新华润”的战略目标,即以05年为基数,用6-8年使主要业绩指标再翻一番。这便是华润人时常提及的两次“再造华润”。

 

华润的多元化发展进入了快速通道,擅长并购整合的华润人,紧紧抓住了继续扩大行业领域的机会。医药、金融等主营业务板块相继成形,一个以七大战略业务单元、十七家一级利润中心组合而成的产业集群开始腾飞。

 

今天,华润已经是总资产超万亿港元、《财富》世界500强排名86位的巨型商业航母。一家企业的发展永远脱离不了它所处的时代,在过去几十年间,华润的命运始终与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休戚与共,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转型,不惧变革,不畏前路,屡次在风口浪尖激流勇进、化险为夷。在与风浪搏击的历程中,华润已深埋下不停探索的基因。

>2018年1月,在香港湾仔告示打道上竖起了巨大的华润80年“润物耕心”宣传海报

 

世界上恐怕再找不出第二个国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经历像中国这般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历史,在磕磕绊绊中摸索和反复,在惊心动魄中突围向前,每个华润人也在不知不觉中经历了种种变化。

 

今天,华润大厦静静地矗立在维多利亚港之畔,眼前的香江水不舍昼夜,奔腾向前,裹挟着曾经的荣耀,奔向未知的远方。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