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味道

华润五丰总部 公司事务部-赵颖 

小时候,奶奶每年立春都会做春饼,老一辈人觉得在这一天吃春饼有迎接春天、祈求丰收的好兆头。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春饼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了。吃春饼是有一定讲究的,用春饼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寓意着有头有尾,吉祥如意。奶奶传授给我,要做出好吃的春饼需用开水烫面,用筷子和匀,醒发一小时,这样面会更软。面发好了,手上多蘸点油,把面揪成大小适中的面剂子,放在抹好油的案板上按成饼,再用擀面杖擀成轻薄透亮的薄饼,一层饼抹一层油,叠上一层又一层再上锅蒸。吃的时候,轻轻揭开一张薄如蝉翼的春饼,托在手上都能透过饼看见微微泛红的指尖,再裹上嫩绿的小菜:葱花炒鸡蛋、绿豆芽、土豆丝、京酱肉丝和切好的黄瓜条、香菜、大葱等,抹点特制的大酱,咬上那一口,春天原野上的浅绿漫上唇齿之间,清香溢出,回味无穷。

 

华润五丰 香港肉食事业部-胡树炜

景德镇燃烧着的窑火生生不息,在这个“素笔勾勒”的古镇中穿行,砖红的烟囱已成古迹,但烟囱下的生活依旧,美食飘香。离家的游子,在外心心念念的还是那筷子粗的冷粉。

 

清晨,街边的早餐摊蒸汽缭绕,拌粉师傅已经熟练地将冷粉在锅里过着热水,再用笊篱捞进碗里,边麻利地加入自己腌制的辣椒、榨菜、麻油等佐料,边问食客要不要葱或橘皮,一转头,热气腾腾的冷粉就摆在面前。景德镇的冷粉,讲究蓝、红、白。“蓝”是器皿,景德镇最享盛誉的是青花,盛粉的蓝边碗是景德镇人的共同记忆;“红”的辣椒是各个早餐摊的秘密,每个摊主都有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白”就是这主角冷粉了,景德镇的米粉直径0.5厘米左右,虽曰“冷”粉,但却要在沸腾的开水中过一下,之后入口软糯,滑爽Q弹。有人说,瓷器是景德镇扬名天下的符号,但嗦一碗冷粉,才是景德镇人生活的真实。

 

华润五丰 内地肉食事业部-陈思敏

上海人吃面,喜欢加浇头,浇头烧得好往往是一家面馆的立身之本。经济条件好一点的老上海吃浇头面,就叫份“双浇”,一荤一素。也有两荤的,比如熏鱼和红烧羊肉,就叫“红两鲜”,那是比较奢侈的了。一般老吃客先点一碗浇头面,将浇头与面分开装,再叫一杯热黄酒,以浇头下酒,酒后再将面吃完,实惠而不失体面。如果尴尬起来,吃不起浇头面,就叫一碗阳春面,老板伙计也一视同仁,热情接待,问你:硬点还是烂点?重香头还是免香头?宽汤还是紧汤?一碗阳春面就有好几道选择题让你做。

 

华润五丰 香港肉食事业部-黄思腾

 

 


“老板,二两生煎”、“哎哟哟,汤汁都漏特了”、“慢慢恰,烫伐啦”。作为一个在上海长大的香港人,说起家乡的美食,脑海里总是情不自禁地浮现出在小杨生煎小心翼翼吸吮生煎包的场景。上海的生煎包皮薄底脆,肉嫩多汁。一口咬下去,就有鲜甜的汤汁涌出。每次吃生煎包,左手都会拿个调羹或者小碗接着,右手用筷子夹起,在生煎包的顶部边缘处轻轻咬一个小口,吹一吹,然后慢慢吸一口汤汁,享受汤汁流过唇齿间的幸福感。待汤汁享用差不多时,便可以一口咬下去,感受皮、肉与汤汁三者碰撞出的美味!啊,写到这儿,好想咬一口生煎包啊!

 

华润五丰 香港肉食事业部-李永達

 

 

香港茶餐厅常见的“客饭”,顾名思意就是一份一份淋上配料的饭式,其中粟米肉粒饭便是餐单上的常客。把梅头猪肉切成粒状,配上鸡蛋和粟米蓉,有些会采用三色豆。锅烧红,落少许油,把肉粒加入炒至七成熟,加入滚水及粟米蓉(或三色豆)煮至滚起,加适量粟粉水将汁液煮至浓,熄火,加入蛋浆轻炒拌匀。大碟装上热乎乎的米饭,把粟米肉粒淋在饭上,便成了快捷美味的饱腹一餐。

 

曾有都市传闻说,一对互相暗恋的男女到茶餐厅吃东西,男生看女孩点了一个粟米肉粒饭,便知道了她的心意,男生立刻表白,他们便成了恋人。Why?因为把“粟米肉粒”用粤语读歪一点,就成了“Show me your love”。

 

那么,你会用这方式表达爱意吗?

 

华润五丰总部 公司事务部-周书林

 

 


糜子去皮便是黄米,北方人颇爱黄米做的主食,酷寒的腊月初八是吃黄米的时节,老辈人说“腊八吃黄米饭,粘住下巴冻不掉”。东北家常吃法是黄米饭加白糖或荤油,配上芥菜丝。除此之外,将黄米磨成粉就是黄米面,用黄米面做的两种主食,东北人称其为“表兄弟”,“表哥”粘豆包,发面黄米包上煮熟捣碎的红豆沙上屉蒸,重点来了!把“表哥”按扁下油锅炸,“表弟”油炸糕外焦里嫩油亮登场!记忆里老人们偏爱石磨碾子碾成的黄米面,说比机器磨的面粉更细腻,那个年月想磨好一袋子黄米面,没有半天功夫是不行的,煞是费驴!

 

华润五丰总部 公司事务部-林琪琪

 

 

潮汕美食千千万,我最爱的还是家里“妈妈牌”炒红薯粉条。每次过年回家,妈妈都会炒上一盘自家做的薯粉条,我总是在一边缠着她,有说不完的话。妈妈泡粉条时我还在聊这趟回家路上发生的事,等锅热下油葱蒜爆香时,我已经说到给妈妈带了啥好吃、好玩的,妈妈一边说着好好好,一边把荷兰豆、包菜、鲜虾、猪肉片倒进锅翻炒,我加速度拆开一包零食往她嘴里塞,一定要她跟我一起吃。等她把葱花撒上薯粉条,我早就已经抄好筷子等着了,我自封是家里的“试菜大臣”,美食都要先过我这一关,这盘红薯粉是无论如何不能完整上桌的了。

 

有一说一,妈妈做的美食,谁能不馋呢?

 

华润五丰 内地肉食事业部-杨瑞梅

 

 

西北的冬天,漫长而冷清。在田地里辛勤耕耘了一年的人们闲下来了,没有繁忙的劳动,他们开始对特别扛饿的面条失去了兴趣,于是,农忙时嫌弃不顶饱的搅团成了新宠。

 

搅团,是西北人民用普通的面粉做成的一项伟大发明。玉米面粉、小麦面粉按1:1,用凉水慢慢化成稀一点的面糊。土灶里面的柴火旺旺地烧着半锅水,水开把面糊慢慢倒进开水锅,边倒边用大铁勺或擀面杖顺着一个方向搅。要做出好吃的搅团需要好的臂力,有一句俗语说得最明白:搅团要好72搅、搅团要粘勾子(屁股)拧圆。搅到没有一点疙瘩时再焖一分钟就好了。碗里放上盐水、醋、酱油、油泼辣子,把搅团盛到这碗红彤彤的调料汁里,铺上炒好的配菜,有文化的叫法是“水围城”。用筷子夹起一口放进嘴里酸辣爽滑,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聊着,这漫漫冬天变得有滋有味了。

 

华润五丰 香港肉食事业部-李羿

 

 


作为生活在他乡的广州人,最令我牵挂的家乡食物不是茶楼里的点心,而是肠粉。它是一种温柔多姿的碳水,爽滑而又带有米香的粉,浸润过甘香的酱汁,轻巧嗦溜进嘴,变化着形态在舌尖翻滚。卷在肠粉中的牛肉、猪肝、虾仁或者鸡蛋也随之扑簌落入味蕾,如此朴实的滋味,给了广东人最慰藉的满足。在外匆忙工作的广东人,吃上一份爽滑温暖的肠粉,便成了快节奏生活中,恰到好处的小小惬意。

 

华润五丰总部 公司事务部-邱沐

 

 

在我的家乡潮汕,美食数不胜数,但我最爱的还是那朴实无华的粿汁。每每回家都会光顾环城路一家隐秘在市井中不起眼的老牌粿汁铺。世界日新月异,这家小铺像是时间静止一般,依旧是手打的作坊,依旧是繁杂的工序,也依旧是儿时的味道。

 

等粿汁的时候,我通常会认真看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将糯米磨成米浆,摊开蒸成厚薄适宜的粿汁皮风干至八成干,烹煮的过程中要掌握火候不断搅拌,力度也不能过大会烂,也不能过小会影响口感,煮好的粿汁倒入小水缸般的砂锅中,下一刻就能到我的面前了。入口时浓稠的粿汁配上热油炒过的菜脯珠(萝卜干粒)或自家卤的腐竹、鹌鹑蛋,真是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这家铺子没有精致的装修,没有前卫的宣传方式,却绵延百年至今,这背后想必离不开诚信为本、口碑走天下的代代传承,我很庆幸这家铺子的存在,因为这家铺子,这份粿汁,给过我许多的满足和前进的动力。

 

华润三九-王后继

 

 


人常说“家常饭菜最养人”,疙瘩汤就是中国北方最普通的家常饭,主要食材就是小麦面粉。我父母都是做疙瘩汤的高手,特别是农忙期间,盛一盆炖菜、一馍筐子装着焦黄锅巴的面饼,冒着喷香的热气端上桌。我们坐着四平八稳的木头墩子,或者四角八叉的矮凳,期待一场农家盛宴。面饼吃了半拉,一碗菜刚动了个尖,母亲就已经做好了白疙瘩汤。这种苏北农家的吃饭模式,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最为熟悉。农家孩子早当家,秋收忙假里,充当半个劳力。快到了饭点,就要领命回家做饭。快走出地头了,忙问:“娘,做啥饭?”娘就直起酸痛的腰身,笑吟吟地答话:“孩子,就炝土豆丝,烧疙瘩汤吧!”

 

每个人的味蕾都是有记忆的。我们的味蕾,清晰地记着“妈妈的味道”,记得回家的路,回味的是味道,回放的是情怀。

 

万象生活商业华西大区-卢昱帆

 

 


“羊肉泡馍”是陕西人餐桌上的高频食物。食客一定要亲力亲为,通过“掰、撕、掐、抖”将馍饼变成黄豆粒大小的碎粒,用羊肉汤浸煮这些碎粒,再配上木耳、粉丝、香菜等就可以出锅了,汤清肉烂、馍韧入味,搭配着糖蒜佐餐,难怪美食爱好者苏轼会称赞道:“秦烹唯羊羹”!

 

羊肉泡馍对我来说,不仅饱含着亲切的家乡滋味,更承载着我与家人们团聚的温馨记忆。自读大学到工作,我已经有九年不常在西安了,每次假期回去都会和爸妈专门约着去吃羊肉泡馍,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颇具仪式感的事情。羊肉泡馍的饱腹感很强,我吃一顿能顶两顿。爸爸总会在“羊肉泡馍之约”前说:“明天可别安排午餐,我们早上一起吃羊肉泡馍去!”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馋的我,当天一定会早早起床催促爸妈快点出发。直到我们整整齐齐在餐厅落座,边拉家常边耐心地将馍饼揪成蓬蓬松松的一大碗,再拿去后厨,等待美味上桌,我们这一套仪式才算践行到位。细想起来,羊肉泡馍吃得唇齿留香、回味绵长,但更令我珍重的是家人齐聚时那不急不缓的闲暇,那闲话日常的温馨,那简简单单的幸福,从期待第二天的早餐开始,从一起出门开始,从掰馍粒开始……

 

华润水泥控股办公室-卢祥丽

 

 


烙馍,徐州人叫它luǒ mō。打从记事儿起,每当秋意渐浓,家家户户就要“结伴”烙烙馍了。一口乌黑的铁鏊子,适量干柴,一根扁扁的竹劈子,这些都是制作美味的必备工具。邻家奶奶絮叨道:“这个面和好后一定要醒上一会儿,不然啊,烙的时候会缩……饼还在冒泡可不能挑,时候未到,时候未到……哎呀,泡不动了! 快挑快挑,不然就糊喽……”看着一张张烙好的烙馍越叠越高,机灵的我会飞快窜到隔壁铺子买上一把馓子,拎在手里才溜达两步,就能听到招呼的声音:“阿丽快来,尝尝刚出锅的烙馍不?可香啦!”热腾腾的烙馍,卷上酥脆可口的馓子,满满地咬下一大口,烙馍的淡淡焦香,搭配脆到掉渣的油炸馓子,丰富的层次感瞬间在口中炸裂,如果这时候再加上点儿秘制盐豆,保证此刻的你看到肉也不会馋嘴喽!

 

华润水泥控股办公室-孙雪 

 

 

东北人常说:“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足见饺子在东北人心中的地位。东北每逢立冬冬至要吃饺子,小寒大寒要吃饺子,不管大节小节,饺子都一定会作为压轴主食登场。

 

东北人吃饺子, “仪式感”一定要拉满,从调肉馅、和面、切小面剂子到擀面皮、包饺子、煮饺子,一定要亲手制作,这才更有节日的“氛围感”。在众多饺子馅中,酸菜猪肉一定是最具东北特色的了。酸香爽脆的酸菜,肥瘦相间的猪肉,配上手擀的滑嫩面皮,再蘸一下辣椒油,热气腾腾地咬上一口,鲜嫩多汁,直击味蕾。最后,吃饺子的行家一定要用一碗泛着淡淡油光的饺子汤收口,才算是完美的一餐。

 

记忆中最特别的要属春节的饺子了,因为它暗藏着玄机。为了在新春讨一个好彩头,会将硬币、花生、红枣等包进饺子馅里,吃到它们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小时候,每逢过年,长辈们都会围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包饺子。孩子们也会分到一小块面疙瘩,模仿着大人的模样“包”饺子……

 

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春节,还是窗外寒风阵阵、雪飘如絮,屋内一家人热火朝天包饺子的景象。虽然饺子早已成为全国各地都极其常见的主食,但东北人对饺子的感情是不同的,它不只是一道可以“调众口”的美味,更像是一种节日的象征、一个喜庆温馨的符号,总能轻易唤起我们心底对家乡那最柔软的记忆。

 

华润银行总行 人力资源部-刘菲

 

 


虽未经过认真调研,但深圳湾食堂5楼的烧腊档是最受欢迎的档口应该没有人会反对吧。其它菜品都是平铺摆放,只有烧腊档,一只只烧鹅、烧鸭、豉油鸡、叉烧吊挂起来,全方位展示着丰腴的身姿,滴着油,流着蜜…眼见师傅手起刀落,快速斩件,排队的人儿别提多着急了,只希望下一个就轮到自己点菜。

 

广东烧腊不仅指烧味和腊味,而且还包括卤味,白切和盐焗。广东人有多爱烧腊?开个玩笑,广东师奶之于烧腊的喜爱程度甚至超过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面前,她们似乎都说过同样一句话“生个叉烧都好过生你”。殷实人家,逢年过节,走亲访友,都会额外“斩料加餸”。就算普通打工仔,一大口烧鹅咬下去,满口肉香,蜜汁流淌,好像一天的辛劳都随着这份满足充分释放,烟消云散了。

 

烧腊饭对于米饭的要求极高,八块肉、四条菜、半个咸蛋,简单明了,没有配菜的分摊,没有汤汁的混淆,只有软硬适度、粒粒分明的优质大米才能制成一份漂亮的烧腊饭。2020年曾一度因为二师兄身价飞涨,制成叉烧损耗又大,成本高企造成食堂一度暂停了制作叉烧。失去了才知珍贵,那一刻,叉烧爱好者们一定沮丧极了,心中忍不住责怪自己,之前的举棋不定或挑肥拣瘦,想想都是浮云。直到八月的某一天在5楼又见叉烧,久别重逢,那份惊喜难以言表,唯有即刻来上一份叉烧饭才足以慰藉心灵。

 

华润银行 广州分行综合管理部-吴天彤 

 

 

中国人最善于用食物缩短自己和家乡的距离。作为一个内蒙人,羊肉烧麦总让我魂牵梦绕。

 

在选料方面,羊肉烧麦的肉是乌珠穆沁两岁半上等羔羊腿肉切成肥瘦相间的肉丁,葱要毕克齐的大葱,拌料则必用本地胡麻油。而真正功夫确是难在皮儿上,擀烧麦皮儿的工具是一种特制的木棰,形似一根鼓棰从正中穿过鼓面,名为“寸子”,先把面皮擀好,一层层垫上土豆淀粉码齐,再用“寸子”把皮的边缘擀出褶皱的裙边。据说一个合格烧麦师傅的出徒标准是一斤面粉擀出八十个皮,不能多也不能少,很考功夫。

 

合格的烧麦皮其薄如纸,蒸好后褶皱雪白,能看到里面的馅料,上部形如盛开的石榴花,下部状似收口的荷包,皮薄馅大,晶莹剔透。烧麦的个头如孩童拳头般大小,一般是在店里按两出售。一两一般是6—8个,你可不要硬撑,要知道在我家乡有句俚语叫做“二两烧麦撑死汉”的说法。

 

烧麦在寒冬里是内蒙人的最爱,一笼热乎乎的烧麦,再配上一壶消食的砖茶,被碳水支配的满足真是温暖全身啊!

 

华润银行 珠海分行城南支行-蒋岸平

 

 

竹升面是一种极具广府特色的面食,与传统面食制作方式不同,在和面之后,师傅会用竹竿压制面团,使得面条又韧又香。粤语中竹竿的发音似竹降,因此改为更吉利的“升”,并由此得名竹升面。

 

为了让面条更具筋道弹性,竹升面使用鸭蛋和面,并且不添加水,使用大茅竹竿压制面团,师傅单脚蹬地,人体弹跳利用重力让面团均匀受力,面团压薄后摺叠再继续压薄,如此重复压制,嚼劲韧劲由此而来。竹竿的选取也有讲究,因将影响面条的软硬程度,所以通常选用碗口左右大小的竹竿。筋道爽口的竹升面配上皮薄如纸滑如玉的云吞,煮熟、“过冷河”再加上猪骨等材料熬制的鲜美汤头,也许这就是粤菜历久弥新的味道。

 

作为经典粤菜之一,早上到旧街的铺子或是茶楼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竹升面变得让人期待,透过玻璃橱窗看着正在用竹竿压制的面团,望着街上人来人往笑意盈盈,听着邻桌街坊相互问好话家常,这大概就是广东早茶的魅力。

 

华润银行 珠海分行斗门支行-雷小玉

 

 

我是湖南妹子,偏爱吃辣,我吃辣的能力越到冬天越强,故而在天气转凉的时候我尤其想念家乡的一道主食—香辣河结。河结其实就是一种扁的红薯粉,宽度跟广东的河粉差不多,色泽透亮,像河水凝结而成,故名为河结。河结一般是用汤煮,最好是用熬了几小时的大骨汤煮辅以几颗红干椒,河结煮了5分熟后,在汤里放一些米豆腐和大块的海带片接着一起煮,待出锅后再配一勺萝卜脆、酸豆角、辣椒酱和蒜蓉碎,并将这些一起搅拌。哇!香气马上扑鼻而来,让人食欲大开,要迫不及待地来两大口。

 

中学时代,一到冬天,路上卖“河结”的小推车就会特别多。下晚自习后,在冷冷的冬夜中,我都会和同学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河结”,再喝上几口汤,味觉辣辣的,胃里暖暖的,身上的寒意也顿时被驱赶了,真是十分的畅快!

 

华润银行 珠海分行城南支行-陈靖雯

 

 

斗门本地美食数不胜数,除了濑糍水、狗仔、鸭扎包等地道小吃以外,还有一个让离家很久的斗门人都会非常想念的一道小吃——糖包圆。每到重要节假日,斗门人都会吃上一碗暖暖的糖包圆。糖包圆被称为咸汤圆,主要是因为斗门地处河海交界处,当地人口味比较喜欢咸鲜的味道,所以将汤圆和咸味的上汤搭配在一起。一粒粒甜甜的小黄糖用糯米粉团包裹成一个个雪白的团子,然后用虾米、腊肠、白萝卜、冬菇等当地食材,做成鲜味的咸口汤汁,把团子放入汤汁煮,就能做出一碗记忆中的糖包圆。一口咸汤,一口甜圆,所有美味和思念都集聚在这一时刻。

 

华润怡宝 总部办公室-刘才斌

 

 

 

这几年国庆假期,吃一盘拌粉似乎已经成为回乡的一种仪式。每次吃拌粉,似乎总能拾起一些重复的记忆片段。天微亮的清晨,穿过弯曲的街道,阳光还未散去晨雾。街边的小店里,人群来来往往,老板娴熟地烫着米粉,再放入特制的容器中,加入各色调味料,一阵快速而有力的搅拌,10来秒以后火速装盘。而食客们早已站在菜码旁边,眼睛丝毫没有偏离过老板搅动的手影,反复叮嘱,生怕错过了自己心爱的调味品。待接过还冒着热气的拌粉后,放入自己早已盯上的小菜,再次均匀地搅拌一番。落座也丝毫没有讲究,有人甚至直接蹲在街边大快朵颐起来。

 

再没有胃口的食客,一拌之后便舌口打开,味蕾完全激发起来。米粉的Q弹劲道,一口下去,似乎能感受到一个秋天的稻香,朴素的盖码丝毫没有冲淡米粉的清香,反而激发出更热烈的口感。每一次咀嚼,米粉与花生、咸菜、辣椒都能融合出不一样的味道,它不如川蜀地区的红油妖艳,也不如北方麻将的厚重浓烈,它是那么的朴素而又清甜,顶多有一丝来自辣椒的温暖。

 

这几年,走过很多地方,在南粉北面的美食之旅中也感受过不一样的味道,但是“恰拌粉”总是绕不开的故乡情结。

 

江西的拌粉,大概只有用江西的米粉,配上江西的山水和老表手心的温度,才能感受最纯粹的味道。

 

华润银行 深圳分行信贷审批部-石芮菡

 

我记忆中最怀念的味道,是姥爷亲手做的巴里坤羊肉汤饭。这是一道新疆人民的传统家庭美食,先用羊肉、西红柿等调料炝锅,加清水或羊肉汤煮开,再将手工面块用拇指捏成长条状,接着就是最神奇的画面——站在锅边看着姥爷飞快地揪着面片下进锅中,一大锅热气腾腾,充满羊肉香味的汤饭马上就要新鲜出炉,临出锅前再撒一把香菜,那香气,足以让你终生难忘。在我含着泪写下这篇文章时,姥爷已经走了,留在我脑海里最深的画面,是他在锅边那娴熟下面片的身影,是他亲手把一大盆羊肉汤饭端到我面前的模样。姥爷在银行工作了一辈子,很荣幸,加入华润银行的我,能让他引以为豪。虽然再也听不到他的谆谆教导,但他的榜样力量将会是我在事业和人生追求上永恒的动力和希望。

 

华润怡宝 山东大区-贾雪

 

说起山东美食的代表,煎饼一定榜上有名。不过,山东的煎饼也是分派系的:南有临沂煎饼,多以小麦制成,北有泰安煎饼多以玉米、小米做成。

 

煎饼耐储存且成本低廉,从战争的时候就是绝好的粮食储备物,也正是这个原因,它伴随了我整个中学时代。那时,每周返校,妈妈总会给我带上一大包煎饼,再配上一罐家里炒的油汪汪、香喷喷的咸菜,这一周的口粮算是备齐了,如果能搭配泡得热腾腾的方便面或是一包辣条,就是一顿大餐!现在想来这样的日子不可谓不苦,但那时并未觉得有一丝丝的苦。

 

吃煎饼最佳的时间是它从鏊子上刚刚揭下来的时候,带着些许余温,薄的地方酥脆,厚的地方劲道,入口全是粮食最原始清香。记忆里最是期盼妈妈摊煎饼的时候,眼巴巴地等着吃第一张煎饼,即使什么都不卷,我一个人也能吃掉整整一张。

 

工作后虽远离了家乡,但家乡的味道却并没有远离我。时代的发展,网络的发达,让身处异地的游子也能时时吃得上家乡味道。而煎饼的种类也开始各种创新,从最初的小麦、玉米、大豆煎饼,到现在的小麦加黑豆、小米加荞麦、甚至有小麦加燕麦加胡萝卜加西洋参……口味越来越丰富。一张小小的煎饼承载着我的记忆和成长,它也是社会进步的缩影,无声地记录着时代从苦到甜的变迁。

 

华润怡宝 山东大区-王丽丽

 

你有没有发现,无论你多大年纪、无论你走到哪里,儿时吃过的某一样食物总是会在某个瞬间,出现在你的脑海。于我而言,身在异乡打拼多年,每每觉得疲惫,或是遇到喜事,总能想起妈妈亲手做的那碗鸡汤手擀面。

 

整只母鸡放进柴火锅里炖上一两个小时,那香味能飘出好几条胡同。一个不知用了多久的老瓷盆,最适合和面。妈妈把水和面按比例放好,和面就交给哥哥。哥哥总是在这个时候向我们炫耀他的三光绝活:盆光、手光、面光。如果说和面是体力活的话,擀面和切面绝对是技术活。妈妈总是一边擀面一边教我和妹妹如何把面擀得薄厚均匀边缘光滑,偶尔会让我和妹妹上手试一试,再一一纠正我们的不足。每次我听得仔细,妹妹的眼睛却总是瞄着灶台。我知道,她是在惦记锅里的鸡肉,毕竟,三个孩子的农村家庭吃一顿手擀面已经不易,何况还有一只老母鸡做汤底,这对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来说,可比妈妈的说教更具诱惑。

 

母鸡出锅后,妈妈会把鸡肉一条一条地撕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兄妹三个就守在妈妈身边,垂涎着剩下的鸡骨头。从小哥哥就是个卖乖鬼,妈妈最疼他。所以他分到的骨头上总还剩有很多的肉。而我也是个嘴甜心细的孩子,妈妈总是把鸡翅尖和鸡心留给我,两只鸡爪子当然就属于妹妹那个“野孩子”了,她倒也不觉得委屈,每次都急不可耐地叼着鸡爪子跑出去满村子疯玩,不等到妈妈喊上四五遍都不回家。

 

锅里的鸡汤盛出大半来留着,剩下一点锅底,撒上少许肉丝,再添上几瓢清水,加上一应作料,水开下面,一锅鸡汤面就算是完成了。

 

人生一世,总有惦念和缺憾,如今我早已成家立业,五湖四海去过许多地方,也算尝遍各种美食,唯独妈妈亲手做的那碗鸡汤面,却再没有机会入口。

 

华润怡宝 渝贵大区-商霞

 

豆汤面是西南地区的招牌早餐,别看“豆汤”二字平平无奇,里面的讲究可不少。首先把豌豆浸泡一整晚,然后放入炒锅收汁,让金黄色的豆子变得软糯;接下来是最灵魂的部分——制作汤汁,精选筒骨、鸡架骨、牛骨,放入炖锅中,加入香菇、老姜、大葱和调味料进行熬煮,几小时的熬制时间还需要为其去除杂质,以保证汤底的清澈、纯净;最后再准备一些用各种香料和五花肉炒的“哨子”。至此,豆汤面的准备工作就基本结束了。

 

清晨起床后,点火、烧水、准备煮面。在碗里加入盐和味精,倒入烧开的高汤,锅中下入新鲜的手工细面,煮好之后捞起,一勺焦糖色的哨子和一勺金黄软糯的豆子,盖在面条上,鼻尖瞬间荡开一股淡淡的鲜香。趁着那热乎劲,“哗啦”嗦一口,劲道的面条伴着鲜美的汤汁,在舌尖交织轻舞,美好的一天也随之拉开了序章。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