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个刹那的流泪,是因为头顶的浩瀚星空

文/杨笑寒【集团群工部】

 

 
 

在刚进电影院开始《流浪地球》的观影时我颇有些紧张,但在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长舒了一口气,妻子意外地发现我脸上的泪水,颇为好奇的问道:“也没有那么感人吧,怎么都哭了?”当时没有作答,但回想起来,自己并不是为影片煽情的剧情而哭,却是为第一部中国自己的科幻电影而落泪。用原著作者刘慈欣的话来说,很难想象这是中国人拍的第一部科幻大片。我带着20分的心理预期,没想到却拿到了一份80分的答卷。

 

由于种种原因,科幻小说和电影一直是小众的存在,前几年借着刘慈欣获得星云奖和一众互联网大佬推荐的东风,《三体》算是在大众中有了一些知名度,但是小说与视觉化呈现如隔天渊,《三体》在版权售出后,电影计划便数度流产,正因为此,《流浪地球》的成功显得尤为可贵。

 

 

流浪地球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原著更是简单,不过寥寥几万字,主要说的是数十年后,太阳突变即将毁灭,在考虑了种种可能性后,人类决定用核聚变发动机推动地球,前往遥远的恒星。但原著和电影都提出了一个宏大的命题:在全人类都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我们是应该选择理性还是相信情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难考虑整个人类的存亡;然而,也许科幻片中的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电影《2012》《后天》中假设的小行星撞击、气候突变,并非全无可能。在流浪地球里,人类驾驶着地球从一颗恒星到达最近的另一颗恒星需要几千年,在这个过程中,一代又一代人出生、死去,不断更替,而浩瀚无限的宇宙却永恒存在着。人类的文明不过是宇宙时空荒漠中一颗微小的沙子,百年不过是几个一笔带过的瞬间。在这些考验勇气、智慧、人性甚至运气的瞬间中,折射出人类在宇宙中命运的真实处境:我们并非宇宙的幸运儿,也不是什么万物之灵,只是永远挣扎求生存的生命,在这些挣扎中,却有一些东西不愿失去。无论科技如何进步,不变的依然是人性。20年前的阿西莫夫也好,如今的刘慈欣也罢,笔下照见的其实都是这样的现实。在电影中给我们的回答是,当理性已经意味着绝望的时候,选择心中的爱,也许就意味着希望。

 

 

刘慈欣的小说一贯如此,在一方面他继承了科幻本质的核心,以简单的叙事撑起巨大的框架和厚重的主题,建构起一座巨大的科幻建筑奇观。另一方面则常常贴近中国人的思维,以普通中国人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想办法在这个沉重但总有希望的世界上活下去,为此不惜展开最大胆的想象。

 

刘慈欣曾经在多篇小说中提到,人类文明的起点,是我们还是原始人时对星空的第一次凝望。我想,这也正是科幻小说的真正意义所在:呼唤人类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抬起头来,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深深地敬畏,同时激发出人类对宇宙奥秘无穷的好奇。只有不断对星空的探索,我们才能脱离地球的桎梏,这样,人类才终能挥洒文明之光,照亮宇宙的黑暗森林。

 

思绪浩瀚,不离人心方寸。

 

跬步常积,终至天地无垠。

 

希望我们某一刹那的流泪,不全因为世俗的情感,偶尔也会因为头顶浩瀚的星空。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