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柿子树

文/孙小燕【华润化学材料】

 

秋风过处,瓜果飘香。秋天是金黄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漫步在乡间的街道上,各种树木目接不暇,我瞬间想起了老家院子里那两棵老柿子树。

  

 

依稀记得我刚上初中那会儿,有一天爸爸乐呵呵地从车上抱下来两颗小树苗对我们说:“这是北方的柿子品种——盆柿,我们这里可没有,所以特意捎两棵回来栽咱院子里。”当时被妈妈一通嫌弃:“院子里种点菜才更实惠,种树把阳光都给挡掉了,再说了,能不能结出柿子还不知道呢?”

 

后来大约过了三年多,我去了外地上学,有一次恰逢国庆假期,我刚踏进院子便发现柿子树上挂了好多个小圆球,居然真的结果子了。妈妈感觉很意外,爸爸那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却仍故作淡定地邀请我分享他成功的果实。那时柿子树才2米多高,细细的枝干,我触手可及,轻轻地那么一揪一扭就拽下来一个。

 

以后的每个国庆节,摘柿子就成了我们全家的节日“仪式”。而那两棵树也在爸爸的照料下一年比一年蹿得高,而且更壮实了,想摘柿子还得扛梯子才够得着。爸爸往上爬的时候,我和妈妈一个扶梯子,一个接住他摘下来的柿子。每当柿子熟了还会有鸟儿来“搞破坏”,所以我们会一次性都采光。

 

也许是爸爸的精心栽培,也许是它们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三米多高的院墙早已挡不住当初那娇小的身躯,树上的“小灯笼”也越挂越多。终于当它们毅然将头伸出了墙外时,想摘光它们就吃力了。这也难不住年富力强的爸爸,他可以先翻上院墙,然后再沿着墙慢慢走到柿子树旁,就像走平衡木一样,然后一个个地将柿子采下来。每次我们也会劝他:“实在摘不到的就算了,太危险了。”但那时的爸爸仗着自己年轻,不以为然。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已经成家立业。有一次,父亲突然对我说:“今年这柿子我是摘不了了,前两天往院墙上爬,不敢站起来,一起来腿就哆嗦,以后这些事情就让女婿来吧。”原来父亲虽然已不再年轻,但他对这两棵树的牵挂倒是有增无减。我现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也能够明白他的感受:一直看着长大的东西是有感情的,那就是陪伴。

 

近几年,父亲母亲都搬去了城里,有些忽略了这两棵树。去年国庆假期,我们一家三口又回了老家,发现柿子树已高达五六米,粗壮的主干上分出四五个大枝干,然后再层层分出更小的枝丫,繁密得很。中间的枝是努力指向天空,而侧枝则向四周散开,茂盛而有序,如同一个世代同堂的大家庭。这时想摘柿子真的并非易事,除了树冠太大,枝枝叶叶里还庇护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虫,叮咬是免不了的。我先生一定要全副武装才能动手,尽管这样,每次还是会收到很多“红包”,但他每年仍旧会认真完成爸爸转交给他的这个任务。他慢慢地边爬墙边嘀咕“再过几年,也就该轮到我儿子上来摘咯!”这时树下的爸爸必然会侃侃而谈这两棵柿子树的历史,言语中带着自豪。我仔细打量着爸爸,他的脸早已变成古铜色,两鬓斑白……

 

风乍起,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音乐。见证我们三代人成长的柿子树,装载着我们无数的回忆,令人思绪万千。它时刻提醒着我,时间不会为谁停留,在有限的人生里要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次互相陪伴的时光。

 

浏览 点赞
本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