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点评2000年房地产界风 云 人 物(1):潘石屹——最具争议人物


□北京华润大厦 刘 钰

作为房地产界的一份子,我们关心它的一举一动,关注它的一言一行,因为我们深知“以人为镜”的重要。


其人其事:身高五尺,信奉禅学,性情中人;以“八戒”自居,喜欢盖房子,又爱爬格子,勇于尝试各种新鲜事物;擅长制造各种新闻,擅于炒作自己。

职业生涯:1993年在北京注册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开发的万通新世界广场和万通发展大厦等项目,被誉为京城房地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95年创立北京红石实业有限公司,1996年成立项目公司北京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位于国贸桥东侧、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的现代城。

今年7月,老潘注册北京红石网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辟猪八戒服务网和潘石屹网站。
经典事例:成功开发现代城,创下北京销售楼盘最高记录,并率先提出SOHO(在家办公)概念;

第一个提供精装修内销公寓的发展商;
第一个提出无理由退房的发展商;
第一个出版个人著作的圈内人;
第一个与其他项目建立共享平台,共享客户、人才资源、品牌、共建材料的社区;
第一个接入宽带卫星通讯系统的社区……

焦点事件:销售集体被挖,被控无故拖欠工资和佣金;
现代城氨气指数过高,被两位小业主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60万人民币;
对SOHO城设计理念以及存在价值的批判;

独家理论:房子要个性化,功能要模糊化;

本人拙见:

之所以将老潘排在风云人物之首,我承认有我个人的好恶和情感在里面,因为我欣赏勇于表白,勇于表现自己的人。老潘的确是个争议颇多的人物,有人欣赏、崇拜,有人厌恶、唾弃。我对其私人生活、品行习惯不感兴趣,仅仅对其工作上、事业上的所作所为表示认同。其实对老潘的反面意见主要有三种,1、大部分是对其炒作自己表示烦感。但我想,张扬个性的时代到了,没有人为你争取什么,没有人有耐心来发现你,只有自己来争取一切。可能是中国人谦虚惯了、中庸惯了的缘故,即便认为自己有能力也不轻易表现自己。其实从某种方面来讲,谦虚压抑了人的个性和表现力。而那些有勇气表现自己的人却被认为自大妄为,不知天高地厚。2、先行者的种种先导行为所带来的争议。比如现代城提出的无理由退房就是其中之一,争议在于小业主的权利是被无限扩大。中国的消费者一直扮演着一种逆来顺受的角色,从不奢望能够得到什么。拿买房者来说,只要房子情况属实就可以,至于能提供什么特色服务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就造就了供应商、业主的大脾气和主人翁意识。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感受,越来越以自己为中心,因而给一直高高在上的业主带来了相当的压力。正如老潘所说的:“……在普遍没有服务意识的情况下,我们要做的多一点,培养发展商和客户双方的服务意识。有时候,我们会服务到牺牲我们自己应有的公平待遇的程度。”不论如何,“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终将要从口号变为现实的。是否真正会触及、甚至危及到业主的利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相信生产者与消费者并非是对立的,只要找到平衡点,双赢是可以实现的。3、认为潘石屹炒作概念。老潘借鉴外国所提出的SOHO概念是最大的争议点。SOHO即是在家办公,这是只有在互联网时代才可能存在,并被接受的新鲜事物,它为自由职业者(记者、作家、画家、IT从业者……)提供了方便。诚然,一切新事物必有他的问题、弊端,有人指出SOHO是“对家居生活条件的否定”,是“非男非女的怪胎”,因为住宅不能作为公司注册场所;住宅电话禁止做商业用途;住宅房屋不符合商用消防规定等等。但从这些质疑中不难发现,之所以否定SOHO,是因为从前没有出现过在家办公这种情况,也没有住户有此需求,因此政策上有很强的限定。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前瞻的时代,需要企业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需要引导潮流,培养消费者的需求意识。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第一个做的是事业,第二个就是行业了。潘石屹也不止一次说过,他们是为21世纪的人们建房子,可见他是个真正把盖房子当作事业的人。令老潘欣慰的是,SOHO理论已被大部分人所接受和理解,从现代城一天成交18套住宅的骄人业绩就足以证明。当然,无论什么事情都会有许多人去评说的,但问题是衡量一件事情好与不好的标准和界限是什么?我们面对一个新事物是一棒打死,还是鼓励扶持呢?就像影视界的冯小刚,拍了三年贺岁片,三度创下了最高票房,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但许多人说他拍的片子低级趣味,艺术价值不高。低级趣味也好、艺术价值不高也罢,只要观众需要、喜欢,不违背道德不犯法,我看就是好。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