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物业管理与创新


>>> 王卫星 [华润物业]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奉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只要拿来主义用得好,也是创新。


前两天与华润另一公司的一个朋友聊天,天马行空地从各自理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聊到“国泰航空万张机票赠全城”,又由此聊到企业创新和行业创新。朋友列举了生活中我们得益于创新的许多例子之后,突然看着我,同情地说:“你们物业管理好象就没有多少创新的空间了,即便你绞尽脑汁,有了一个好的创意,你想出来的东西可能那些资深物业公司早就有了,也算不上是什么创新。物业管理行业技术含量低,又没有创新,个人发展空间实在有限,不如考虑换个公司算了”。

先不说这个朋友对物业管理行业的认知如何,我认为他对“创新”的理解实在有些偏颇(但是无论如何,我也要感谢朋友对我的关心),下面是我就物业管理行业谈一下对企业创新的几点认识,愿与华润所有同仁一起探讨。

创新是相对的

所谓创新,是相对于自己本身旧有的制度、方法、技术而言的,不能说人家已存在的东西拿过来就不是创新,借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引申、应用到实际当中,能为本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是创新。众所周知,通用公司凭着“6-西格玛”的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为通用带来了巨大收益---据分析家估计,“6-西格玛”运动为通用在1997-2000年间节约开支总额超过了60亿美元,但实际上“6-西格玛”并不是韦尔奇先生的发明,他直接取自有关的质量教科书,而且,最先运用“6-西格玛”系统的是摩托罗拉公司及联合信号公司,韦尔奇先生不过是活学活用罢了。可是,为公司带来如此巨大的收益,又有谁能不承认通用公司的“6-西格玛”是管理中的一项创举?放眼物业管理行业,远的不说,仅在香港本土,就有一批优秀的物业公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可学的东西太多:学习别人的科学管理方法、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以及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服务理念等等。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奉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想,只要拿来主义用得好,也是创新。

创新是全面的

朋友认为物业管理行业没有创新空间,这一说法表明其对物业管理行业及创新概念的认识不够全面。毋庸置疑,技术创新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有时更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生存的关键因素,但创新之所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还在于他是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可以表现为产品技术的创新、文化创新、营销方法的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等等,从外在形式的变化到内在本质的变革,都是创新。万向集团董事长鲁冠球在鼓励员工创新时候说:“任何岗位,任何工作,都可以创新,也都需要创新。小事也可以创新,比如办公楼鲜花的摆放,从摆放的位置到鲜花的形状与色彩的搭配,不照搬过去的传统,让人每天有新鲜感,这也是创新”。作为一个物业管理公司,我们需要创新的地方太多了:既要像其它公司一样,在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方面寻求更新,更上一层楼,更要在物业管理公司所特有的物业管理理念方面、为客户提供维修保养、清洁、保安服务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力求创新。大到公司的发展战略,小到抽水马桶的清洁方法与次数,都可以创新。

创新,不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了做得更好。

创新需要一定的氛围与机制

正如以上所讲,创新是多方位的。对创新而言,重要的不是你所处在什么行业,而是企业内部是否有鼓励创新的氛围与机制。什么样的领导,带什么样的兵,企业倡导什么,员工就会响应什么。一个企业如果能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创造力的训练,有预见性地为员工创造新的机遇,并在企业内部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就为创新培育了合适的土壤。另外,创新氛围的建立还需要有相应地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对确实有创意、能为公司带来效益的举措进行表彰奖励,以制度来鼓励员工创新。只有企业上下形成了创新的氛围,才能为更多地创新提供可能。

“创新”不是口号,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我们寻求发展的途径。从集团将隆地企业有限公司更名为华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清楚地知道,我们肩负着将物业管理作为一个行业发展的重任。“华润物业”这块牌子,凝聚着集团对我们的厚望。公司宋晓明总经理在今年初的一次部门领导会议上已经提出要求,希望每个部门在年内能有十项公司认可的创新,公司上上下下,每个员工都不敢懈怠,都力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突破自我并实现岗位创新。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公司这种氛围,同时也看到了各个部门所做出的努力: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因为物业管理行业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可复制性,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就成为物业管理的汗谟拉比法典,是我们所有行为的前提和基础。尽管公司已经于2000年获得了ISO9002认证,已经建立了系统的物业管理操作手册,但是各部门仍在继续努力,不断加以改进,进一步完善这套管理操作手册,同时,进一步细化操作规程,使其操作性更强。

积极开展节能环保运动。由工程部牵头,通过向本公司员工及租户宣传环保知识,进一步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同时采取各种办法,在不降低服务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能源,减少浪费。光在用电方面,通过采用节能光管及电子火牛、光暗掣开关电源、增加清洗风机隔尘网次数、结合人流量合理安排各种用电设备的开关时间等等,一年可为公司节省可观的电费开支。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各界广泛的配合。基于全体同仁的通力合作以及租户的大力支持,公司于2002年3月获得了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的ISO14001的环保认证。

加强对车场的管理。当初在设计华润大厦时对车场车位数量的考虑主要是配合香港展览中心的用途,所以大厦停车场共有524个车位,比新鸿基大厦多了一倍。近年来随着展览业务向会展中心的倾斜及整个香港经济的低迷,华润大厦停车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租情况。管理部同事为扭转这种局面,做了认真的市场调查后了解到在靠告士打道有好几家车行,车行本身有不少新车,并且基本上每个销售代理自己都有私家车的情况,认为有一定市场空间,于是主动跟他们接触,通过协商最后有两家车行租用了一百多个车位,仅这一项每个月可为公司增加相当的收入。

大大小小的例子举不胜举。租户的反应是物业管理水平的一面镜子,香港华润大厦2001年底的租户调查满意率比2000年增加了14%。我想,这该是对我们一年辛苦的最好回报吧。

时代需要创新,我们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物业管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前景。我相信,趁着集团在内地再造华润的宏伟规划,凭着物业人的创新精神与韧劲,“华润物业”的品牌一定会越来越响。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