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滨州华润接受阳光洗礼


>>> 轻纺滨州纺织

在滨州华润,我们体验着工作的快乐,更体验着快乐工作的感觉。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初冬早晨,走在整洁的厂区里,阳光坦荡地照在身上,我手心向阳光打开,让阳光的温度一点点成为我的温度,沉浸在对阳光的记忆里…九月初,也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我们前往山东各公司实习的轻纺集团新员工走进了沐浴在清新晨光中的滨州华润,迈上从校园走上社会的第一步。在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似乎经历了一次阳光的洗礼,原本驿动不安的心变得沉稳平和了许多,点点滴滴的味道我们在品味。

栾晓艳:

几日前,一位就职于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大学好友打电话过来,向我抱怨工作的机械与枯燥。每天简单的重复,毫无进步的感觉使她又在寻觅新的开始。我再次倍感自己的幸福。回首来滨州华润的三个多月时间,我们时刻沐浴在关怀里:工作上、生活中……

这里的每一天,我们都享受着学习的乐趣。车间里所到之处,师傅们无一例外的给我们耐心讲解。面对他们的真情,我们无法容忍自己不全身心地投入。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纺织工艺、纺织原理,还有做事的勤劳、严谨,待人的热情、真诚。为了我们实习的高成效,人力资源部三次修改实习安排;为了我们更快的理论联系实际,财务部安排我们轮岗工作;就连集团专门为财务经理们搞的税务筹划培训也要叫上我们……一切是源于华润轻纺集团制度的完备,滨州华润的有力实行。在滨州华润,我们体验着工作的快乐,更体验着快乐工作的感觉。

我知道:这就是华润家族的温暖,是华润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而在滨州华润它又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众所周知,华润内地的产业在以并购等方式下快速的增长,新成员的融合将是未来日子里的主题之一。凭着华润文化的强烈感染力,凭着华润人骨子里的热诚,这种温暖将迅速的蔓延至新成员的每个角落。作为华润人我们将持续感受着这种温暖,而不管我们身在华润的何方。

八个月的实习期说来不长,我们该如何回报来自方方面面的礼遇?除了把握每一个今天、珍惜现在,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实习期结束后我们再回首,依旧能清晰的感受:在滨州华润我们曾脚踏实地地走过。

盛燕红:

注重个人才能,不是说突显个人英雄主义。华润人才战略“不一定是最优秀人才,但一定是一流人才。”要求的是优秀的团队建设。融入滨州华润,我们从中真切体会到了滨州华润团队建设的成功处。

团队建设重在思想意识的高度统一。只有在大家认同的、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才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才能产生协调一致、强而有力的行动。从厂办到车间,从生产到销售,公司全体员工围绕集团下达2002年1500万人民币的利润目标,钻研市场、协调生产、勇于创新,凭着华润人的那份自信,多产多销,力攻目标。

竞争是产生动力的源泉,没有竞争的地方一片死寂。公司组织一系列活动、竞赛,给大家创造互相竞争、互相学习的机会;《滨州华润报》更是建立了一个集思广益的平台,让全体员工都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建议,创新的思维火花四处迸射。

团队建设讲究效率,要以建成一个高效团队为目标。但高效不等于机械,不等于淡漠,它同时应该强调一种和谐。滨州华润从上到下都是充满人情味的,公事上的理性并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我们真切体会了车间工人师傅在互帮互助的工作氛围中流露出的真情意;体会了因工作调动,即将离去时“没有上下级关系,大家都是好兄弟、好姊妹”时流露出的真感情。

滨州华润展现给我们的是积极向上、开放活跃、充满人情味的企业氛围和那股万事不服输,遇事都说“行”,勇于挑战的劲儿;教会我们的是踏实心、责任心和向上心。

王启:

我们的实习从车间开始,这也是我们同滨州华润零距离的开始。刚进车间,眼睛被一片白色搞的缭乱,耳朵被轰鸣的机器震得嗡嗡响,浸着汗水的衣服,脸颊上沾满了痒痒的棉絮。这一切与安静、舒适的办公室,笔挺整洁的套装相去甚远。有时会不由自主地将两种情形重叠在一起,扪心自问将做何取舍。当看到大家在机器前挥汗如雨,成品成批地运出厂门,想象着它们与生活相连,想象着它们转化为华润的利润时,我们发现不知何时自己已经爱上了这里。工作的本身是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是个人价值的提升。这种价值无法用金钱去衡量,重要的是我们能够真正沉静下来,细细体会卸去所有包装后的纯粹生产劳动的那份真实感,体会一种返朴归真的快乐。

在轰鸣运转的机器前,在充满了棉花气味的湿热空气里,我们思考了许多:对纺织行业的陌生督促我们不断的学习;产品的来之不易教会我们如何去珍惜;一个车间、一个企业的领导者,需要有勇气承担一切在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阵痛,同时保存核心,刺激进步。我还注意到,车间里的任何人只要发现一段掉落的棉条、纱线,他们便会小心地收集起来放回可用的地方。这一细节让我感慨不已:作为早已进入成熟期的纺织行业,其价值链的关键环节在于成本控制,利润空间确实已被压缩到很小,那么我们的利润从何而来?就是从这一条一段中“抠”出来的!

企业的凝聚力、人文关怀意识,我以前仅在书本中读到过,在华润集团的培训中讨论过,但只有在滨州华润我才切实触摸到它的存在:在厂区随处可见的催人振奋的标语上,在员工亲如一家的融洽气氛里,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中,在每位寿星接到的生日祝福内。当一个企业的文化被作为一种制度确立并沿用下来的时候,也许会因为制度本身的恪板而使人情味打上折扣,但唯有了制度的可操作,可传承性,企业才有支撑其持续发展的“立足点”与动力源,而后做到基业长青。

 


©CRC Mag@zine 本刊文章版权受法律保护,如欲转载,敬请致电编辑部联系,否则,本刊保留依法追诉之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