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从一则新闻所想到的 --------- 任荣  

 

翻开办公室新到的《基点》杂志("Basis Point")五月二十四日的第 五百三十二期,迎面看到的大字标题上写着"红筹公司将融资总成本降到了蓝筹以下"。这本是一个通常会令银行家们感到头痛的老话题,但是中资企业的总融资成本开始低于蓝筹了,则是一个崭新的现象,是在最近大半年中出现的,值得我们仔细探讨。

《基点》杂志是亚洲地区的银行从业员每周必看的专业期刊。这次以头版二页半的篇幅来讨论一项融资业务,在笔者记忆中是第二次。上一次出现是几年前,盈科数码以亚洲地区最大手笔的银团贷款收购了香港电讯,以其金额和重要性而论,值得《基点》杂志大挥笔墨。而这次讨论的主角则是华润集团这家国际资本市场的常客,事由为其一笔再普通不过的三十五亿港币的五年期银团贷款,为什么又值得大书特书呢?

《基点》杂志惊呼的是红筹公司银团贷款的总成本第一次实现了低于香港最优质的几家蓝筹公司,并且在过去的三年中率领其它中资公司一次次创下新低的纪录 (请见附图)。以华润集团此次三十五亿港币银团为例:

* 其总成本已经等同于长江实业集团最近的二十四亿港币五年期银团贷款的成本。
* 低于新鸿基地产公司最近投入市场的七十亿港币的循环贷款总成本。
* 低于香港恒隆地产的五十亿港币银团贷款的加权平均成本。
* 事实上,华润集团的银团贷款成本是目前为止所有中资公司中最低廉的。

《基点》杂志的这篇报告肯定了华润集团在香港及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成就,值得所有华润人感到骄傲和庆贺的。让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来讨论一下这成功背后的原因。

笔者有幸在过去的九年中见证了红筹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兴起、繁荣和变化。起初,任何一家代表国内某一行业或地区的窗口公司都受到了投资者近乎狂热的追捧,其情其景盛极一时,历历在目!

在经历了几次起伏以后,投资者开始冷静下来了,银行家们也坐下来思考这样一系列问题:是否依据红筹公司的背景就可以断定其未来具有上升潜力?红筹公司的风险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究竟如何?广信集团﹑粤海集团(特别是广南行)等国投公司暴露出来的问题,促使市场醒悟过来,开始学会如何评判中资公司的优与劣。如果现在还认为仅仅靠相信下面这样美丽的"故事"就在复杂、敏感的国际金融市场上长期长袖善舞的话,那恐怕就大大低估市场的作用和力量了!

事实上时至今日,我还很少在中资公司中见到管理层对科学管理的探讨和把握,已经站在国际研究动态的最前沿,并在内部积极推广实践关系企业前途和发展的三大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和现金流量。而华润集团却做到了,也最终成就了今日华润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和成就。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在银行存款时,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去问银行会把我们的钱用到何处。这本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一般没有人去关心它。原因是银行和储户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感,储户相信银行会管好、用好储户的钱,到期连本带息偿还。同样,当一家公司向银行进行融资时,这家公司同样需要向银行证明其具有管好、用好资金的能力,从而获得银行的信任和资金支持,实现资本增值、扩大规模,进一步获得银行更多的融资。尽管未来有许多风险因素是不确定的,外界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管理者也能够展现出面对挑战、驾驭风险的信心和能力。所以,笔者坚信,与其说是银行把钱贷给了企业,在某种程度上,不如说是贷给了管理者本身。管理者的素质、前瞻性和管理能力为银行提供了信任的基石以及风险保障的可能性,这是评估一家企业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华润集团的管理理念和素质已经开始嬴得了市场的尊重和信赖。当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来思考如何提高管理水平时,花费在筹措资金上的时间就相对就越来越少,融资成本也越来越低,资本或资金也就不再成为发展的瓶颈了。
事实上,收购行为在更高层面上并不再仅仅注重于向目标企业输出资金,更为重要的是输出收购公司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率的管理体系。笔者逐渐看到输出管理成份在华润集团的收购行为中所占的比重和促进目标公司未来发展的力度。
对于在香港的国际银行而言,中国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和商机,进入中国市场是长期的愿望和梦想。华润集团是少数基本具备西方管理素质的中国企业(尽管在上市信息披露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有资格、有能力作为通道,将中国和这些国际银行连接起来,善用国际资源,加速培养核心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

再次恭喜华润集团在此次国际银团贷款中所取得的成绩,这条畅通的资金渠道实际上也是绝大多数公司所梦寐以求的。作为你们长期的朋友,我期待着可以再次见证华润人实现下一个里程碑!

(任荣先生系德国裕宝联合银行(HVB Group)北亚地区董事副总经理,HVB Group系德国第二大银行,雇员66500人,在全球拥有2100间offices,客户数超过85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