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 ---------   蓝 屹【集团人事部】  

 

华润能不能成为这座城市气质的一部分,能不能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

每年总有一段时间要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穿梭,走马观花似的。有些城市随着时间的流逝,愈走愈近,而有些却愈走愈远,以至于彻底忘却了。那些愈走愈近的城市,之所以使你忘不掉,是因为她有故事、有传奇、有气质。而制造传奇故事、赋予城市气质的,是这城中有境界的人。

譬如南通。年初轻纺集团收购了张謇在1914年创办的大生三厂,更名为华润大生,使华润与张謇实现了跨越时空的握手,也给了我们来南通培训以及认识南通的机会。这是我第一次去南通,虽说知道张謇,但不知他是南通人。到了南通,短短三日,耳濡目染,才知张謇简直就是这座城市本身了。

大生三厂位于南通海门市的三厂镇,"先有三厂,后有三厂镇"这句当地的俗语,足以证明大生三厂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默默伫立在厂里的老钟楼、老房子和老树记录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与厂门外那日渐现代和嘈杂的小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点的时候钟楼依然会传出钟声,清脆悠远如初。

南通是幸运的,因为有了张謇。这位慈禧亲点的清末最后一位状元,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激于义愤,毅然脱离官场而投身于兴实业、办教育,以报效乡梓,挽救危亡的中国。他说"人之生于天地也,与草木无异,若做二、三件有用之事业,即与草木同生,而不与草木同腐"。正因为有此抱负和境界,他倾心力于实业、教育、文化、水利、交通、城市建设以及慈善等事业上,开一代风气之先,创造了无数个中国第一:第一家近代农业企业--通海垦牧公司、第一所纺织专门学校--南通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第一所水产学校--江苏省立水产学校、第一所戏剧学校--南通伶工学校、第一所刺绣学校--女工传习所、第一座气象台--军山气象台、第一所博物馆......南通遂成为"中国近代第一城",被誉为是"中国一个理想的文化城市"。张謇本人之经营南通,作为开拓人付出了二十多年的努力,不但为这座城市引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更重要的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现代观念、科学和人文精神。正如胡适所说" "他独立地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地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全国"。一个人改变了一个城市,使城市声名远扬,有了历史厚度和文化积淀。张謇个人的生命也在城市中得以延续,他便是南通这座城市的灵魂。

在距离南通很近的无锡,竟也有一位与张謇境界相同的人,他叫荣德生。无锡有座梅园,一座很美、非常有气势的园子,过去是荣先生的家,现在是无锡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家中一幅中堂上写"为天地布芳馨,与众人同游乐"。自称乐农居士,"择高处立,享下等福" 这是他的境界。他说"一人进厂,全家无冻馁;一镇设厂,百业共兴旺",处心积虑经营实业,报效家国的拳拳之情溢于言表。他将自己六十大寿的寿财捐建了一座太湖上的长桥。这座长桥现在依然象一条彩虹静卧在水面,在它的近处,比肩而立的是荣先生之子荣毅仁捐建的第二座桥。这座桥宽了许多,非常忙碌。荣德生已与无锡割舍不开了,谈起无锡,人们自然会谈起荣德生,不仅仅是他的梅园、长桥和面粉厂,还有他"使有粟帛盈天下,常与湖山作主人"品味和境界。这种品味和境界渗透在城市中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气质。

城市越来越相似了,像个多胞胎。一个模样的高楼,一个模样的城市中心广场,一个模样的街道两旁。尽管看上去也很美,但你很快会忘了它。常常可以想起南通和无锡,是因为这城市里曾有张謇、荣德生这样有境界的人,他们的精神气息吸引着人们注视这座城市,也推动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这些年华润进入了许多内地的城市,这些城市可能因为华润的到来,感受到了一些变化和新鲜的东西。如果时光流逝,几十年后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人们回首往事的时候,会不会象谈论张謇、荣德生那样,谈论华润,华润能不能成为这座城市传奇故事的一部分,能不能成为这座城市气质的一部分,能不能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企业如人,只要你是有境界、有作为的,相信你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