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香港香水的比较经济学 ---------  □ 端木义和【苏果超市】  

 

多锤炼定力,多一点自信,或许就顺其自然铸就了自己的特色,也就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差异化。


有机会参加苏果考察香港超市的团队,作为行政部,虽然行前忙机票,回来写报告,忙前忙后,不亦累乎。但去一趟香港,总得捎带点什么,也好对太太有个交代。而香港的东西太贵,且很多商品是大陆过去的,也没什么地方土特产。香港朋友侃了一句:买一点香水带回去吧,洒在太太身上,还是你闻,合算!有道理,就去专卖店买了一瓶。回家报销时,太太嘴上说花这些钱干吗!不过比南京同品牌的便宜一点。随即爽快地全额付款了。

的确,香港的物价南京不能比,比如猪肉28元一斤,韭菜9元一斤,小包菜6.8元一个约一斤多,萝卜5元一斤。有的高档超市里牛排卖到76 元一斤,主要是外国人和富豪们消费的,一般市民也不会买,只有少数商品低于内地,比如纯金首饰,香港每克116港币,南京142人民币;数码相机同规格比南京便宜20%,那是关税的差额,如果进深圳海关很顺利就算真便宜了,查出来补交了税款等于白搭。

香港的整体物价水平是南京的七到八倍,从比较经济学角度,不能简单地看物价还要看收入。南京超市行业员工月收入七八百元,香港超市员工七八千元,现在人民币与港币只相差几分钱,差不多10倍差距,但你可别认为香港市民就有钱。在那里,一对年轻人租一套30平米居室,月租就要一万多港币,如果在家开伙做饭,生活费起码六千到八千港币,因为最便宜的盒饭要31元一份,还有其它消费呢?所以,香港普通市民结余也是很有限的。

如果在香港挣钱能在内地花,算有点钱;在内地余得一点工资到香港花,快餐都吃不起。据说苏州、昆山一带居住了许多台湾人,有些只是小老板,在台湾也是一般般,但回到大陆,买上一套公寓,消费起来,还是可以充大的。因为地区之间收入水平不是一个起点,充分利用了地区之间收入与物价的落差,就显现了财富的效应。而且,物价也关系到经济总量的指标。在香港一间店铺一天销售20万元,剔除物价相比,就商品数量而言,只相当于南京同样店面的3万多元销售。

在香港做一百亿,只能当作南京的20亿左右。同样,那些动辄拿沃尔玛为例的学者们,说沃尔玛二千多亿美元销售相当于某个国家的GDP,相当于中国某大超市的多少倍等等,实际是错误的。同样的商品在美国售价是多少?在世界各地的售价是多少?能简单地加减乘除吗?由此简单地推算经济规模与水平,是不科学的。如果再不加分析地用来研究市场容量,指导企业进入市场、开设店铺,一定会误了大事。

从事零售业,一定要多研究地区之间在收入、价格、消费习惯、商品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不能照搬书本上的条条。有些书上和一些专家用什么GDP达到多少美元,就能开什么店等等,这些东西根本就说不清。因为区域之间、习惯之间、经济发展、再加上用美元来衡量,变数太多,究竟有多少科学成份,天晓得。许多区域性连锁企业倒闭,包括精明的上海人开设的便利店不赚钱,可能都是这些理论的误导。要知道,任何理论和专家都是不承担任何经济责任的。所以企业经营与发展还是要多注重实践,多锤炼定力,多一点自信,或许就顺其自然铸就了自己的特色,也就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差异化。

 

[作者系苏果超市有限公司行政部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