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轻轨众生相 ---------  □ 宋 辉【中国华润】  

 

只要一进地铁站,人们就像被注射了兴奋剂一样,卯足了劲向前冲,跟参加比赛似的。


北京太大,上班途中花掉一个小时有余恐怕都算快的,如果采用地面交通,每天把正常堵车的富余算进去,需要的时间恐怕又得增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若再遇上修路、会议等突发事件,那所花的时间就更是绵绵无期、难以预测了。

故地铁成了许多人生活的“必备品”,上下班用,周末出行用,年年用月月用天天用。地铁的最大好处在于任地面上堵得水泄不通,我自畅通无阻、风驰电掣。北京地铁的受益者本来只有二环沿线和长安街附近的居住者,后来开通的城市轻轨把便宜带给了偏远的郊区人民,也满足了某些城市上班族的美好愿望——既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又觉得繁华地段的房价高得咋舌,只有在稍远的轻轨沿线购房。

于是上下班时,地铁里人流汹涌、众生百相。为了使“长途”旅程不太难过,大家各想各的高招,有人随手一只马扎,搁哪儿坐哪儿,永远不怕没座儿,有人这趟车没座儿等下趟,下趟车没座儿再等一趟,忒有耐心。不过自从站台画上了候车线,对首都公民还是挺有约束力的,只要有耐心,就能排在等待队伍的前方,就能坐上座位。不至于像轻轨刚开通的时候,每次车来人都是一窝蜂地涌上去,像是逃荒或是哄抢,有损首都人民在全国人民心中的光辉形象。最郁闷的是如果你是一位谦谦君子,那么在轻轨等上一天恐怕也等不到一个座位,因为那时座位不是等来的,而是要靠抢的。

坐轻轨的人通常要接受“铁人三项”的考验,因为轻轨站大都偏远,而且间隔较长,很少有小区建在轻轨边上(当然恰在轻轨边上的为数不多的小区也由于交通改善,房价涨得像轻轨的车速一样快),于是怎么去轻轨站也是个让人忧心的问题,稍近点儿的徒步前进,稍远点儿的可以选择一辆破自行车,因为好的自行车肯定会很快“送”给窃车之人。现在比较流行的是折叠自行车,骑到车站后拆拆装装,一辆自行车就可以缩小一半,虽然带上轻轨有些麻烦,但是既可以避免为车子的安全担忧,又可以随时使用,所以此方式备受推崇。

再远的只能坐机动车了。本来机动车也就是公共交通,可是为了避免堵车、绕道等不利因素,其他产业也应运而生,有人力车、摩托、“摩的”、轿车、面包车等,它们的公共之处在于都是“黑”车,却带来一定的便利,让人又爱又恨。

起点站上车的窍门就是一个耐心加守秩序,可是若是中途上车呢,再遇见上下班高峰,这觅座儿就颇有点学问了,讲究一个观察法,再假以必要的判断,大多数情况都能达成所愿。比如假设上班时在立水桥上车,至少得站到望京,因为北苑全是小区,基本上只上不下,如果你站在戴有金丝眼镜颇有斯文相且肩背手提电脑的中青年男士旁边,有望在望京坐到座位,因为望京现在已集中了不少高科技公司,貌似技术人员的通常在此下车。如果望京没坐到座位,就应该随机应变及时挪到怀抱大书包的学生旁边,因为望京的下一站芍药居学校集中,学生通常在此下车,光熙门坐到座位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三环上工作或换车的人很多,像朝九晚五的机关干部或需要坐班工作者很多在此下车,但是如果站在衣着另类或眩目的人旁边,就别指着坐座儿了,他们可基本都在二环以内或长安街沿线的写字楼内工作,非到东直门是不会下车的,不过这类人上下班高峰时并不多见,因为多为自由职业者。

可是也有失误的时候,有一次站在一个按照上述理论判断疑似光熙门下车的人旁边,当时她在闭目养神,窃以为只是小睡,一忽就醒,可谁知睡得越来越沉,东倒西歪,这下才知道座位是没指望了,可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发现地铁抑有提神的功效哎,无论在街上显得多么百无聊赖,只要一进地铁站,人们就像被注射了兴奋剂一样,卯足了劲向前冲,跟参加比赛似的。上车前也是目光炯炯,四处搜寻,待到各归其位,才个个气定神闲,恢复了慵懒神态。


[作者系中国华润总公司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