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首页 | 华润集团 | 昔日杂志 |
拉警报与执行力 ---------  □ 郝聚民【集团人事部】  

 

其实同大师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和长篇累牍的研究相比,拉警报的故事似乎更接近执行力的本质。


我出生在山东沂蒙山区,这里是著名科学家李四光预言的四大震区之一,因此,我的童年岁月一多半是在院子中间的简易防震棚中度过的。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我在话还没有说成句的时候,就学会了拉地震警报。

据母亲回忆,我小时候倔强木讷,言语极少,不会整天“叔叔阿姨”地讨别人喜欢(这个毛病现在也没有改善多少)。好在还有一个拉警报的绝活,因此,遇到熟人,母亲总是让我展示一下:“来,给婶婶拉个警报吧”。

没有想到这无意中学会的绝活还赢得了不少赞扬。听过我拉警报的人莫不瞪大眼睛,用粗糙的大手摸着我的脑门说,这孩子真乖,有些人还在高兴之余,送一些好吃的东西,如一个糖块、半只红薯面包子或者是几粒爆米花等等。

现在看来,这些吃的东西实在没有什么稀罕,但在我的幼年岁月,大人们都是忙时吃干,闲时吃稀。几粒爆米花,确实是够我唇齿留香,回味半天的了。

或许是因为喜欢听表扬,也可能是食物的诱惑吧,我拉警报的水平竟是日益提高,热情也空前高涨。有时候母亲背着外出,遇到熟人,大人还没来得及开口寒暄,我的警报就已经拉响了,逗得大人开心不止。

这几年工作生活在大都市,见不到简陋的防震棚,没有了原汁原味的爆米花,也少见到粗厚的手掌,听不到质朴爽朗的笑声,这拉警报的记忆早已尘封多年不见日月了。倒是最近企业界风起云涌的对执行力的关注,又让我想起了拉警报的故事。

说执行力是当今中国企业界的热点,恐怕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先是《把信送给加西亚》风靡一时,罗文的忠诚和执行能力引起国人的极大兴趣,差点就有好事者要考证罗文是否是罗成将军的后代了。 后来就是拉里·博西迪的《执行》一书导致一时洛阳纸贵,接下来就有中国人起了个“保罗·托马斯”的洋名写了一本《执行力》。最近出差在机场逛书店,发现书店卖的中国培训大师们的DVD培训光盘,也全部在喋喋不休地讲《赢在执行》。

如此看来,中国人在推进执行这个问题上,还真是显示了非凡的执行力。但我总怀疑这么多的书籍和大师们长篇累牍的演讲,是否有将执行力复杂化的嫌疑。

记得米兰·昆德拉的名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想,上帝发笑的原因,一定是因为看到了人类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并不断在自虐和虐人中痛并快乐着的窘态。

拉里·博西迪作为GE的前副总裁,其观点应该是有说服力的,但我感觉他将战略、运营和人力资源全部纳入执行力的体系,反倒掩盖了执行力的真正本质。至于这个假保罗·托马斯,且不说其模仿着洋人的语气说中国话的别扭,单是想想这些人的恶劣动机,就让我血和饭都不能按照正常的顺序流动。至于培训大师们洋洋洒洒的长篇演讲,我是从来没有从头听到尾,不是因为讲的没趣,而是总有些隔靴搔痒的感觉,没有那种一剑封喉的痛快淋漓。

其实同大师们慷慨激昂的演讲和长篇累牍的研究相比,拉警报的故事似乎更接近执行力的本质。

所谓执行力,其实就是做好事情的能力。对一个连话还不能说成句的孩童而言,拉好警报当然就体现了做好事情的能力。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如何拉好警报的问题。

拉警报的过程如下:拉警报——给大人带来乐趣,得到大人的表扬或食物——更好地拉警报——给大人带来更多的乐趣,得到更多的表扬或食物……

如此看来,这么简单的一个拉警报,其实包含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正向反馈。这个反馈,就是执行力的本质,我们把它描述成一个一般化的模型:

工作——好的业绩,合适的激励——更努力的工作——更好的业绩,更好的激励……

有些人可能会怀疑这样一个简单的正反馈的威力。那么大家一定知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事实吧,一定可以知道雨天里一块滑落的山石,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灾难性的泥石流吧,这些,就是由这样一个简单的正反馈造成的。

如果对这些还没有感觉,那么就想一想广岛和长崎那两颗彻底改变二战格局的威力无比的原子弹吧。原子弹的核裂变反应其实就是原子核在几个热中子轰击下产生了一个正反馈的链式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力。

其实这样一个简单的反馈,是系统中最重要的进化模式,任何一个系统,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正反馈,就不可能快速进化。

根据这个简单的执行力的反馈系统,我们可以推论,只要做好以下三件事情,就可以显著提高执行力:

  • 清楚描述工作
  • 创造有利于工作的环境
  • 制定科学的评价和激励系统

前两项保证工作能够做好,后一项保证下一个循环中工作更加出色。

提高执行力就这么简单,想想拉警报吧。

 

[作者系集团人事部培训中心员工]